宝宝边吃边玩,竟会破坏这种关键能力

宛爸育儿日记 2024-09-28 05:00:57

说到宝宝吃饭时玩玩具,不少家长对此非常头疼。尽管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生活中都在强调让孩子边吃边玩的危害,家长似乎总是没有太多改变的动力。窒息的风险、破坏孩子的专注力这些问题在家长没有切身体会之前都非常虚幻。

所以今天我们再换个角度来聊一聊让孩子边吃边玩,会有哪些影响。

想了解原因,就得知道为什么家长会允许孩子边吃边玩。

一、为什么家长会让孩子边玩边吃

家长允许孩子边玩边吃的原因只有一个——方便喂饭。

吃饭时边玩边吃的孩子基本上没什么主动进餐的意识,添加辅食或者孩子吃饭到了这种程度的话,绝大多数家长都已经陷入孩子爱吃什么做什么,能吃进去什么做什么,食物只能选择能方便用勺子舀取,易成团、易吞咽的。比如蒜薹炒肉就不太可能喂给孩子吃,一次喂一根蒜薹,然后等孩子嚼完咽下再喂一根,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么做允许孩子边玩边吃的家长得疯。

实际上家长让孩子边玩边吃并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玩”的需求,而是方便自己喂饭,实现自己对孩子“吃饱”的要求。我知道这句话戳痛了很多家长的心,但这就是事实,是根源,把锅甩到孩子身上只会让孩子的吃饭问题变得更糟。

二、边玩边吃破坏了孩子对身体变化的感知力

人体是非常精妙的,感受到饥饿和血糖的快速变化、肠道中的胆囊收缩素、瘦体素和饥饿素等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对食物的专注力和感受力更强,所以孩子吃饱了,很满足,会觉得是肚子或者胃塞满了。当食物进入胃部时,迷走神经就会向大脑报告说“你开始感觉饱了”。胃部有“膨胀”感是饱足感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种感知能力在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时最强烈。吃饭时给孩子提供玩具,让他的双手玩玩具,注意力集中在玩具上,家长喂饭,孩子就会忽视身体发出的“没吃饱,继续吃”或者“吃饱了,停止进食”的信号。这也是为什么家长明知道边吃边玩不好也依然这样做的原因,因为这样孩子能吃得又多又好,而且很快就吃完了。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很多实验证明,即使曾经吃过的食物能量密度改变,我们也无法觉察并自动弥补能量的损失。比如习惯了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白开水,如果把这杯白开水换成能量更高的可乐,我们也有可能会按照习惯把这杯可乐喝完,而不是考虑到可乐的能量更高就少喝点儿。

科学家斯顿卡德提出满足感是一种条件反射,它是一种学习功能,并不依赖生理满足提供的线索。我们吃东西是为了获取能量和营养,可是大部分时间我们每一顿能吃下的食物的量总是在一个比较固定的范围内。比如早饭要喝一碗粥加一个韭菜鸡蛋馅的包子,很可能每天都要吃这么多食物,哪怕吃的是热量更高的食物,只要没吃够这么多的量,就总感觉“差了一口”没吃饱。再举个例子,我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瘦的时候,用低热量食物吃饱代替少吃、甚至不吃这种节食方法更健康,更容易坚持,其实也能说明“吃饱”带来的满足感是一种条件反射。

这种条件反射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也就是孩子在添加辅食阶段,家长让孩子自己吃,孩子自己掌握进食节奏和食量,每一餐能吃多少食物,比家长喂饭更准确。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家长喂饭孩子能吃得更多,而习惯了被喂饭的孩子如果自己吃,食量就变少了。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动手吃,进食技巧不多、不熟练容易吃一会儿就累了,一方面是自己吃的时候手眼脑都集中在食物上,对身体的变化感受更敏感,吃饱了就停止,不会吃到“撑”的程度再停止。

三、边吃边玩不利于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模式

“吃饱”带来的满足感是一种条件反射,饥饿感也是一种条件反射。一方面长时间不进食生理上会有变化,胰岛素和饥饿素的水平上升,血糖含量开始下降,我们会感觉到饥饿。另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该吃饭了”不再是美味可口的食物,变成了玩具。

为什么有时我们明明刚吃完饭不久,看了一会儿“吃播”视频或美食节目又感觉到饿了于是打开手机点了一份外卖?原因就是我们在曾经体验过美味的食物带来的愉悦感觉,看到相关的图片、视频,大脑中与渴望与动机相关的奖赏回路区域就会被激活,这种强烈的感受会驱动我们获取并吃下这些食物,哪怕我们刚刚吃完饭,也依然有“另一个胃”吃得下额外的食物。

这种条件反射反过来又影响孩子的食欲。餐桌上没有玩具,孩子身上“该吃饭了”这个开关就仿佛没打开,于是孩子可能出现哭闹、拒绝进食等行为,这种状况加重了家长的焦虑,更有可能会采取给孩子吃零食、喝奶或其他味道重,孩子更喜欢吃的不健康食物。

当玩具更容易让孩子感觉到饥饿的时候,那么进食行为就不仅仅发生在餐桌上,有可能是任何玩具出现的场合,游乐场、玩具店、孩子的游戏时间,都可能刺激孩子感觉到饥饿。不是吃饭时间孩子却感觉到饥饿,显然不能马上开饭让孩子吃正餐,家长只能给零食或奶,或则其他孩子喜欢吃的食物。这种加餐又继续影响下一餐正餐时的食欲,于是恶性循环就出现了。

四、为了方便喂饭,家长提供的食物不利于孩子从吞咽到咀嚼的过渡

开头我就提到了家长让孩子边玩边吃的根源在于方便自己快速喂饭。

关键词:方便、快速

这就决定了像上图这种用筷子夹菜喂宝宝的不是常态。家长一勺一勺往宝宝嘴里大口塞饭才是最常见的。

这就决定了能快速喂进去的食物必须是软烂容易吞,带汤水或容易成团的食物。

那些太大、需要费劲嚼的食物,家长是没有耐心一口一口喂的。

而且家长会把锅甩给孩子,因为孩子不好好吃,吃得慢,吃得少,吃得太脏乱,所以自己“被迫”喂饭。

孩子长期吃这种性状单一的食物,只会越来越强化吸吮和吞咽功能,咀嚼能力越来越弱,孩子更加排斥需要充分咀嚼才能咽下的食物。

坚持喂饭的家长多数是陷入孩子的“食量”焦虑,只要孩子少吃了几口就觉得孩子没吃饱,饿坏了。所以孩子自己吃的时候因为不熟练,进食技巧没掌握,动作看起来比较笨拙,吃得少或者吃得慢,不符合家长心理预期,家长就非常着急,更不会有耐心让孩子慢慢练习。

让孩子边玩边吃,是家长剥夺了孩子学习“如何进食”的机会。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关键是家长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仿佛错都在孩子。

只有家长意识到是自己错误的喂养行为造成孩子的吃饭问题,孩子才有变好的可能。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