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余秋里回乡探亲,亲弟弟怒问:你官那么大却不给家乡办事

思天阅览过去 2024-11-07 17:48:38

1983年,余秋里高高兴兴回乡探亲。可谁知他刚到家,弟弟就一脸愤怒地看着哥哥。余秋里不明白,自己弟弟这是怎么了。

谁知当他问出这句话后,弟弟更愤怒了,他质问余秋里:“你已经当这么大官了,为什么不给家乡办点好事?”

弟弟为什么这样说?余秋里是怎么回答的?

独臂将军从军路

作为农民的孩子,余秋里从小就知道了生活的艰难。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念了两年私塾就不念了。

不过余秋里从小就是个孝顺的孩子,他小小年纪就开始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种地除草、放牛喂猪,余秋里基本上什么都干。

1929年,余秋里参加了当地的农民起义后,加入了赤卫队。余秋里参加赤卫队的目的很简单,赤卫队是为了穷人作斗争的。

余秋里家里新分的土地,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自己能吃饱饭了,就想为同样是穷人的其他人也尽一份心意。

加入赤卫队之后,余秋里很快就成了队长。因为念过两年书的原因,余秋里善用谋略,带领赤卫队和地主武装四处周旋。

很快,他就成了赤卫队的大队长,周边的几个赤卫队都听他的指挥。后来赤卫队被改编成红军,余秋里又顺利入了党。

在正式成为红军之后,余秋里就展现出了不凡的作战能力。每逢战斗的时候,他都会勇猛在前面冲锋,因此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在红军的时候,余秋里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他因为表现优异,被选入红军学校学习马克思主义。

从红军学校毕业之后,他担任学生连的指导员一职。不过没多久,他就被调到了团政委的职位上。

当时国民党对我军步步紧逼,就连红二方面军也不得不放弃根据地,被迫进行长征。这时候,余秋里担任18团的政委一职。

18团的团长是贺炳炎,两人都是红军学校毕业,贺炳炎曾经担任过区队长。余秋里对贺炳炎比较熟悉,知道他的性子比较烈。

为了能和贺炳炎好好相处,余秋里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不过贺炳炎虽然性情刚烈,但两人相处起来倒还算好。

余秋里有包容心,而且有很高的军事素养。两人合作打仗的时候,贺炳炎轻松很多。1935年,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二方面军创建了湘鄂川根据地。

然而这个举动,很明显触动了老蒋的利益。于是老蒋调大军前往湘鄂,就为了清剿我军刚建立的根据地。

为了消灭大量敌人,打击敌人嚣张的气焰,我军决定主动出击,在忠堡设伏歼灭敌人。这个任务,被交给了18团。

余秋里和贺炳炎研究后,决定占领制高点,将敌人左右分割。就这样,他们成功包围了敌人,并且将敌人的司令员张振汉活捉。

这场战斗大大激励了我军的士气。然而就在不久之后的一场战斗中,余秋雨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却被子弹击中左臂。

那一瞬间,鲜血喷涌而出,余秋里感到一阵剧痛。最后,他不得不做截肢手术,截掉了自己的左臂。

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余秋里不想截掉自己的左臂,因为在革命路上,一只手注定会影响他的工作。

在中弹之后,余秋里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看医生。他想坚持到战斗结束,还是廖汉生出马将他从战场上带了下来。

廖汉生把他带到医生跟前,医生只简单查看了一下,就说他的手臂要截肢。一听这话,两人其实都很紧张。

余秋里立马和医生说,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的手臂。医生看着余秋里和廖汉生,不得不告诉他们一个残忍的事实。

那就是以他们当时的医疗水平,根本保不住他的手臂。尤其是他们还在长征路上,甚至连截肢的麻药都拿不出来。

余秋里倒是不怕疼,他只是想尽力保住自己的手臂。当知道医生没办法保住自己的手臂时,余秋里就做出决定:拒绝截肢手术。

然而拒绝了截肢手术,余秋里的伤根本没办法得到有效的救治。这也导致他的伤一直好不了,伤情反反复复。

而且那时环境艰苦,余秋里的伤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爬雪山的时候,余秋里有好几次都差点摔下去。

痛到忍不住的时候,余秋里就让警卫员往自己的手臂上泼凉水。虽然这种镇痛的方法只能起效一小会儿,但这也是余秋里唯一的方法。

然而尽管余秋里想尽办法想保住自己的左臂,但意外还是来得猝不及防。在渡金沙江的时候,余秋里的船翻了。

金沙江的江水湍急,水中还有很多暗流。余秋里的反应很快,他在船翻了的第一时间,就想办法调整好了自己的姿势。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他靠着自己游到了岸上。可也正是因此,他的左臂伤口被感染了。然而以当时的情况,连手术都做不了。

医务人员给余秋里换了绷带,大部队就继续出发了。后面的一段路,余秋里都是躺在担架上,让人抬着走的。

等到了甘南的时候,余秋里的手臂已经不能再继续恶化下去了。任由伤口继续恶化,恐怕他的性命难保。

在贺老总的指示下,卫生部长给余秋里做了截肢手术。当时贺炳炎做手术的时候没麻药,但余秋里比贺炳炎幸运。

因为在当时,我军缴获了一批医疗设备,里面有不少镇静剂和麻醉剂。然而截肢手术需要的手术锯,卫生部长怎么都找不到。

最后还是战士们找到了一个锯弓,自己动手改造成手术锯,才给余秋里做了手术。等余秋里从昏迷中醒来时,他已经没有了左臂。

不过没有左臂,倒并没有对余秋里产生很大影响。他在战场上依旧勇猛,依旧对革命工作负责。

被弟弟怒斥的余秋里

在多年革命生涯中,余秋里受过伤,也有过生命垂危的时候。一条手臂对他来说,那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代价。

在无数人前赴后继,无数人付出生命之后,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国际上处处受阻。

尤其是资源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处处卡我国的脖子。当时我国石油的产量很低,完全依赖进口,这是个很大的缺陷。

一旦其他国家不卖给我国石油,那我国的工业发展就会陷入停滞。为了能改变没有石油的现状,我国成立了石油工业部。

当时外国人嘲讽我们,说我们永远也挖不出石油来。中央十分愤怒,迫切想要改变这个现状。然而即便成立了石油工业部,情况还是没有好转。

这时候,彭老总向毛主席推荐了余秋里,希望他能担任石油工业部的部长。毛主席和周总理讨论后,都表示同意。

本来余秋里心里没底,但毛主席对他的信任,还是让他义无反顾上任了。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余秋里就是拜访李四光。

之后制定寻找石油的思路,并亲自带人寻找油田。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大庆油田并成功出油。

前半生为革命戎马战场,后半生为国家鞠躬尽瘁。离家几十年,余秋里基本上没有回家探亲的时候。

等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终于找到了时间回家。然而他刚到家不久,就发现弟弟得意洋洋地通知了很多人,说自己的将军哥哥回来了。

弟弟的这个举动,让余秋里蹙了蹙眉。他将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虽然我在中央任职,但你们别想从我身上沾什么光。”

听了这句话,弟弟非常生气。他不理解,为什么哥哥如今有了这么大的权利,却不能回馈给家里,帮家里一把呢?

不过弟弟知道余秋里是什么脾气,他没有直接说自己,而是问哥哥为什么不能帮家乡一把,让家乡摘掉贫困的帽子。

余秋里告诉他,中央是在有规划地发展国家。现在没有发展到他们家乡,也只是暂时的,他不能因为自己,破坏中央发展的计划。

那份计划凝聚了很多专家的心血,不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听了余秋里的话,弟弟也不再继续说什么了。

勤俭克己、奉公廉洁、无私奉献,这就是余秋里身上最美好的品质,也是他一生践行的信念。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