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那“吃人”的草地,如今过去80多年,现在变得怎么样?

品味红梦史说 2024-10-03 03:48:35

1935年8月,红军长征到了最艰难的时刻。

为了摆脱身后的国军追兵,北上会师。

他们不得不穿过有着“死亡禁区”之称的若尔盖草原。

这片寂寥的草地,被当地藏民称为“死亡之地”。

气候恶劣环境糟糕,里面遍布着“吃人”的沼泽。

稍不留神,一个大活人就会在此地丧命。

可那时候的红军部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战士们毅然踏入了这片神秘的若尔盖草原,经过漫长跋涉,终于成功走了出来。

在路上,红军牺牲了足足一万六千名战士。

这片偏远地带的大草地,是如何“吃人”的?

红军战士们为了穿过这片“死亡禁区”,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若尔盖草原现如今,又是什么情景呢?

1.残酷的沼泽

若尔盖草原,我国西北地带面积最大的草地之一。

地处川北与青海东部之间。

由于地势和气候的影响,这里土质很软,沼泽遍地。

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不易被察觉的“暗沼”。

外来的行人稍不留神,就会被软泥和沼坑“吸住”陷进去,然后丧命于此。

当红军决定从此路北上、完成长征时,不少当地的热心藏民劝阻战士们,不要从这片“吃人的草地”走,否则必死无疑。

可那个时候的红军部队,压根儿没有别的选择。

由于张国焘事件的影响,我军和国军追兵的距离缩短了不少。

只有从最近的若尔盖草原直接北上,才有可能胜利完成会师。

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顺利完成长征。

尽管我军知道此行会万分凶险,却还是毅然上路了。

刚走进这片草地,战士们便察觉到了不同寻常之处。

红军进草地还不到半天,突降大暴雨。

原本就多沼泽、多泥地的道路,变得更加寸步难行。

雨水把沼坑连成了“连环套”,大坑套小坑,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爬不出来。

进入草地的第一天,红军部队减员很快。

到了晚上休息时,活下来的战士们一边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一边交流躲避沼泽和软泥坑的经验。

若尔盖草原昼夜温差极大,战士们穿的又是单衣,冷风一吹就要挨冻。

原本准备的草棍因为湿气太大,根本无法点着火取暖,大家只好借着战友们的体温相互取暖。

经过三四天的磨砺,红军战士们终于逐渐适应了草地行军。

结果到了第五天,突然又下了一场茫茫大雾。

这场雾使得全军上下差点儿陷入“大瘫痪”,不到五米的能见度,让所有人都不敢轻易动。

后来,我军是靠着先头的勇士们一点一点用木棍摸索道路,然后才缓缓继续前进的。

因为这场大雾,红军部队伤亡惨重。

2.食物与疾病

除了“吃人”的沼泽,恶劣的气候,食物匮乏和疾病滋生两大难题,也深深困扰着红军。

原本我军部队是准备了充足的干粮的,可由于草地湿气过重,这些食物几乎全都变质发酸发臭不能入口了。

为了填饱肚子,红军战士们只能“就地取材”。

挖野菜、啃草皮,甚至领导干部们连自己军装上的皮带都煮了吃。

若尔盖草原的野草,不少是有毒的。

为了分辨哪些种类的草能吃,有些战士自告奋勇搞“神农尝百草”。

有一次,一位小战士发现了几枚果子,捡起来试着吃了一口。

结果几分钟之后,他呕吐到根本站不起来,幸好军医及时救治,否则他小命难保。

正是这些敢于“试毒”的勇士们,让红军部队分辨出了哪些东西可以当作食物。

和吃不饱同样可怕的,还有生病。

若尔盖草原蚊虫滋生,卫生条件极差,细菌和病毒也特别多。

几乎每个踏进这片草地的人,都会起湿疹。

还有不少战士身体发热,四肢无力。

面对伤员和病号们,战友们发扬了团结友爱的精神。

有谁走不动了,旁边同班的战友们便会搀扶着他走一程。

可面对疟疾,战士们是彻底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

疟疾不光是重病,还有强感染性。

因此很多发现自己感染了疟疾的战士,都会留下个人物资主动离队,只为不拖累战友。

正是这种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精神,使得红军部队在“死亡禁区”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

我军最终胜利穿过了若尔盖草原,这片土地,埋葬了红军一万六千位战士的英魂。

3.旧貌换新颜

长征路上的“过草地”,一直是红军战士们日后最不愿意回忆的一节。

这片“死亡之地”,给他们带来过太多太多的伤痛。

他们的战友、前辈们在这片草地不断牺牲。

或是陷入沼泽,或是因饥饿和疾病去世。

而现如今,经过新中国的不断建设。

昔日被称为“死亡禁区”的若尔盖草原,已经彻底旧貌换新颜了。

现在此地环境优美,村镇林立,发展潜力极大。

新中国建立之后,当地政府分批次进行若尔盖草原的道路建设工程,如今已经卓有成效。

沼泽坑和软泥地被逐一排水、加固,上面铺好了道路,各式车辆可以肆意奔驰。

不光如此,当地还建设了机场,飞抵北京或江浙沪地区,仅需短短几个钟头。

交通的发达,带来的最直观影响,就是人流的聚集。

原本人迹罕至的若尔盖草原,如今到处都是村庄和镇子。

在当地政府的统筹安排之下,原本世世代代在自然灾害高发地带生活的村民们。

如今都搬进了条件良好、设施齐备的新村。

若尔盖草原的新村和镇子,不光有着完备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也是很好的。

这里的村子,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自来水,电网和网络也确保了铺设到户。

每村一个医疗站点,每镇一个卫生院。

居民们有个大病小痛,都可以得到及时地救治。

家长们最关心的教育问题,当地政府也妥善解决了。

在若尔盖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可以辐射到村。

高中分为普高和职高,满足不同青少年的受教育需求。

除了便捷的交通,良好的生活和教学条件,当地政府还为老百姓指明了致富路。

若尔盖地区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通过弘扬藏地文化风情,此地年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

不少当地村民因为经营旅行社、餐馆和民宿成为了富人。

昔日“低保户”遍地的贫困地区,如今已经变成“小康村”林立的大西北标杆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若尔盖的人民日子过得好了,也不忘当年的革命烈士们作出的贡献。

每到长征纪念日,当地都会有人自发地组织纪念活动。

红军战士们“过草地”的英雄故事,世世代代在当地相传。

曾经的“死亡之地”,现在成为了老百姓们的安居乐业之地。

相信当年的红军战士们如果在天有灵,也会感到无比欣慰吧。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