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的那些事儿!

砚田文化人 2024-06-09 15:18:5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自古以来,考试都是检验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考试,有才能的人得以展现抱负、施展才华。众多学子勤勉读书,求功名、求富贵。在我国的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诗文及实物资料。那么,古代的“高考”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

古代“高考”的那些事儿吧~

古代的“高考”——科举

说到古代的“高考”,我们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科举。科举 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一直持续了1300年的时间。

▲古代科举考生试卷

和之前选拔人才的方式相比,科举制度相对比较公开、公平,打破了之前的门阀限制;而科举制度允许普通读书人自由投考,也 有利于国家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使全社会的人才得以顺畅地流动起来,为社会的中下层人士提供了入仕的途径。

▲古代科举考试图

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科举考试放榜日到端门观察,见新科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不自禁地对身旁侍臣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观榜图卷 清·梁亯绘

而看看他们或焦虑、或兴奋的表情

像不像蹲在电脑前面等着查分的你

▲考生查看发榜情况

说起放榜

在陕西的大雁塔

还有“雁塔题名”的佳话

话说在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没想到,这一举动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他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些人中如果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这感觉大概就像是说,“看我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尔等都是望尘莫及”吧!

▲宋拓《慈恩雁塔唐贤题名帖》,唐代士人科举及第后都会在慈恩寺大雁塔内题名,“雁塔题名”就指进士及第。

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名句,也是唐代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多年寒窗苦读,终于一朝得中,满心欣喜之情写下的。

努力了大半生,终于考取功名,怎么能不快马加鞭肆意抒怀,将繁华的长安城玩个遍呢!

(像不像拿到通知书后到处旅游的你)

古代的“高考”也讲“卷面分。相信每个考生在高考前,都被老师提醒过,“卷面要整洁干净”、“字要写得清晰整齐”、“阅卷老师一目十行,卷面整洁都能给你加两分”。其实,古时候的考生跟咱有一样的要求

明朝的时候盛行一种书法叫 馆阁体

又称“院体”或“台阁体”

起源于宋代,兴于明清

明代永乐年间,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的书法正雅圆融、温润俊秀,明成祖朱棣对之极为赏识并大力推崇,因此引起仕宦、读书人争相仿效学习,逐渐成为明代官方书体,后又发展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标准书体。

馆阁体在明清占据极其主要的地位,原因是有三个:一是字体端庄典雅,笔画细腻,线条光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二是融合楷书的特性,规范、美观、整洁、大方,便于推广学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三是受到历代皇帝的赏识推崇,便应用到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中。

而在山东潍坊青州博物馆中,收藏着一份“镇馆之宝”——

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卷

“状元卷”共包含23折册页,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作者及其上三代的简历,首折上方有礼部四字方印,后一部分是正文,全文共2460个字,用馆阁体小楷写成,字迹工整,无一笔误。在卷首有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为明万历皇帝亲笔御批

它是明代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的殿试卷,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咱就是说,您看这字体这整洁程度,别说放到古代,放到现代,那也是阅卷老师的“梦中情卷”了。

中国最早的“高考教材”

越到高考前,老师是不是就越会说,“不要再刷题了,现在该回归课本了”。古时候的考生,其实也有他们专属的“高考教材”。

最早的“高考教材”,就要数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的《开成石经》了

▲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的《开成石经》

由于唐朝当时的印刷技术不发达,与考试有关的儒家经典专著供不应求,很多人只能用传抄的方式来记录这些名著,很容易造成各种混乱和大量笔误,也影响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公元830年,唐文宗接受国子监郑覃的建议,由艾居晦、陈介等用楷书分写,花费大约七年时间,到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成《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局部

《开成石经》由114块巨大的青石组成,每块石碑有2米多高,它们比肩连接,绵延百米,两端有石柱夹护。碑上共镌刻了650252个字。内容包括了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当时的朝廷之所以兴师动众地做了刊刻石经这么浩大的一个“文化工程”,其目的也是为了保证经典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开成石经》刻成后,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同时也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文化学者苗雨说:在《开成石经》刻成的第二年,唐国考遂以《太学创置石经诗》作为入贡院面试的题目。 也就是说,《开成石经》是唐代科举考试必备“教材”,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高考教材”。留下了一段国家文化史上的千古佳话。

差生文具多? 不!都是美好寄托

每年的高考季,校园门口总会有穿着旗袍的妈妈,寓意孩子“旗开得胜”,或者还有家长举着葵花,意味着祝孩子“一举夺魁”。

在古时候,这样的“谐音梗”考生们也没少玩,很多日常物品,都被赋予了“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

考篮子、笔墨纸砚

考试少不了书写,古人科举考试带的考篮子、笔墨纸砚,就长下面这样:

另有油布缝制的卷袋,考生领到考卷后,平放其中,高高搁起,防止折叠和油墨茶水污坏卷面。其中,用于书写的毛笔多为墨斗笔。

考篮,为当时考生应科举入场时所携带的专门用来盛放各种考具和食物等的篮子。它虽不属文房用具,但在明清科举时代,却几乎是士人们家家必备,人人必用的重要用品。

考篮一般用竹篾、藤条、柳条等材料编织而成,考篮的设计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考生是用长绳子系在考篮的两端,携带时悬挂在脖子上就可以了。有的考篮里面设计了用木头做的格子,便于分类放置物品,比如食品和笔墨纸砚等分开放置;更精细一点的还有在考篮上面装饰镂花铜饰等等。

除了必备物件,古人科举考试时穿戴,也充满了对金榜题名的期盼

清·“平步青云”鞋

▲现藏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代表“金榜题名”的铜镜

唐宋元明清时期有不少与科举有关的铜镜,铭文有“状元及第”“五子登科”“状元拜相”“连中三元”等,有的还在铭文周围加饰传统的吉祥图案,丰富了吉祥的内容。这些题材的铜镜表达了人们渴望借助于科举考试达到改变人生命运的愿望,成为承载科举历史等信息的重要文物。

辽鱼化龙纹桃形执镜

▲宿州市博物馆藏

通高21厘米、镜面通宽12.5厘米、缘厚0.6厘米。整个镜纹表现了鱼化龙的过程,纹饰流畅,简洁生动。民间常把科举及第称为“跃龙门”“登龙门”。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

明五子登科镜

▲宿州市博物馆藏

直径18.2厘米、缘厚0.8厘米。圆形,圆钮。钮上下左右各有一凸起的方框,框内各铸一楷书字铭,合读为“五子登科”。其外环饰有一周凸弦纹,窄缘。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五子登科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状元及第铜镜

▲清 状元及第铜镜 蚌埠市博物馆藏

铜镜背面为明清常见的吉语“状元及第”。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殿试为科举考试的最高一段,由皇帝主持。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因榜上题名有甲、乙等次,故称“状元及第”。

▲明画中的殿试场景 古代殿试图,殿试产生状元,由皇上钦点

在科举取士的古代社会,高中状元意味着身份的改变、阶级的跃迁和入仕理想的实现,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高中状元连着家族、乡里都能获得荣光。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盛时期,祈愿高中状元一类吉祥纹样也在此时盛行,体现的是当时社会文化中人们对功名的渴望。

五彩鱼纹笔筒

▲清 五彩鱼纹笔筒 蚌埠市博物馆藏

笔筒上部绘山石树木,下为澎波怒涛的河面,数只鲜红的鲤鱼在波涛间蓄力奋尾,似正用全身力气冲出翻腾的水面和高耸的山崖。画面内容与家喻户晓的“鲤鱼跃龙门”传说相关,指代科举高中或举业成功、地位高升的重要意象。

青花海马纹香炉

▲清 青花海马纹香炉 蚌埠市博物馆藏

香炉下部海浪起伏,浪花跳跃,上有马儿数只,相向扬蹄奔腾,周围布满火焰和流云,使得马儿似飞疾在空中。这也恰好显示图中马非凡马,而是具有神异色彩的“海马”。此海马非彼海马,常见于明代的瓷器、石刻等纹饰上,与海水共同出现,身上伴随着带状火焰。概言之,海马即被逐渐神化的良马,能在海面疾驰,如履平地。相信这也是考生们希望自己作为“千里马”,能遇到伯乐的向往吧。

预祝各位考生:考的全会,蒙的全对,加油!加油!加油!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公益传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所使用的非本平台原创的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自:和你读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