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必要增加核武?计算19年国庆阅兵上的核导弹,够威胁美国吗?

解析冷知识 2023-12-13 12:16:23

1945年,广岛与长崎上空先后升起的2朵蘑菇云加速了二战的终结,同时也打开了名为“核子时代”的潘多拉魔盒。

镜花水月,核战略与核数量双成迷

而随着1964年,罗布泊试验基地中,梳好辫子的“邱小姐”出嫁后,戈壁滩中升起的蘑菇云代表着我国也迈入了世界上科技门槛最高的领域之一——“核俱乐部”,在其后至今长达60年的时间中,我国的核武器持有数量与可使用量一直是个谜。

2023年,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上映,其中关于核武器的桥段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奥本海默》中,对核战略的迷思也有所表达

而这部电影也再度勾起了人们对我国核力量建设的兴趣,让这些爱好者们开始试图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寻找与计算,我国的核弹数量“是否够用”。

要搞清楚“是否够用”这个问题,得先搞清“什么是够用”——这是一个答案不确定的主观问题,因为“够用”本身就会随着“核战略”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然而,由于我国的核战略本身也是“保密”状态,很难为外人所侦知,这就带来了一个相当微妙的状况——外界无从得知核武器的具体数量,也无从得知我国的核战略。

根据国际和平研究所提供数据整理的图表,仅供参考

要想解开这一困局,只能从外围的其他信息旁敲侧击地进行推测才能做到了。

拨云见雾,呼吁中的隐藏信息

从公开的信息中看,核战略往往被分为威慑(deterrence)与强权(compellence)两类,它们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但目的完全一致——都是想要利用手中的核力量,让自己的潜在对手让步并完全或部分按照己方目的行事。

按照这样的大类分类,我国在长期以来的外交呼吁中,大量存在的“呼吁克制”、“保持地区稳定”、“不干涉他国内政”都可以被归类为相对温和的前者。

最为决定性的证据则是我国自“‘邱小姐’嫁人”后,在1964年周恩来对日本总理发函的声明中提出,并在日后被多次强调的声明:

“我国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绝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在核力量建设方面坚持精干高效、有效反击的原则”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成功爆炸,被戏称为“邱小姐出嫁了”

参考其他“核俱乐部”成员?

那么在推测出了我国的核战略基于的是美国统计口径下的“威慑”核战略,是否就能基于其他持“威慑”核战略的“核俱乐部”成员手中的核武器数量,确定我国核武器的持有量了呢?

答案是仍然不行,原因有许多,但最主要的有2点:

1.核战略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战略,会随着敌人的实力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就是“核战略具有极强互动性”的鲜活证明

2.传统“核俱乐部”成员中,“威慑”核战略的国家数量寥寥,且除我国外,核力量都或多或少承担着“核力量”应用外的用途。

这2点只是形而上学地阐述,可能并不会有很好的理解,但具体分析“核俱乐部”中除美苏(俄)外的成员的核武器储量就能较好地理解,如英国的核弹头库存量的变化分析入手。

英国核力量的变化经常被作为分析冷战两极外核力量的重要依据

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英国拥有超过350枚核弹头的峰值库存,而在随后的30年中,由于假想敌苏联的解体与国际形势的缓和,部署的弹头数量在不断缩减。

按照公开资料的说法,核弹头已经缩减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60%(200枚左右)。

在此期间,英国并未改变其既定核战略,但由于其传统假想敌的衰落,国防压力骤减,所以其能够缩减近40%的核弹头储量。

英国媒体在新闻媒体中摆出的其核弹头数量,数量基本在200枚左右

与前文对应的是,英国缩减核弹储量的速度并不快。

这也是因为英国本身的核战略中,还需要借由其手中的核力量,在执行其“强权外交”战略,威逼小国执政层屈服于“上位武力”。

换言之,以英国为代表的“核俱乐部”成员,其核战略更接近于威慑(deterrence)与强权(compellence)的“混合核战略”——既要威慑假想敌的干涉,也会基于核力量对他国进行“强权外交”。

英国的国防策略中,“威慑”他国与“强权”干涉二者路线并存

这种外交策略与地缘形式,与我国的核战略、外交策略、地缘形势完全不同,核弹储备量自然也完全不具备参考价值。

那能够参考的是?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也会好奇“那什么才是能够参考的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趋势。

21世纪初,国际局势有所缓和,因而大趋势则是基于各自国情,除我国外的“核俱乐部”成员各自心怀鬼胎地呼吁“核裁军”,希望尽一切力量削弱他国的“威慑能力”。

基于这样的背景趋势,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90年代中期开始,不论是“核不扩散”还是“核裁军”,都是一种隐藏有“政治正确”要素的“大势所趋”。

但在近些年,这一“政治正确”的“大势所趋”已被直接打破:

由于世界不安定因素的升级与许多“军事神话”的破灭,包括大多数传统“核俱乐部”成员,都因为自身常规军事力量部分的缺失,选择了扩充“核力量”,以达成明面上的“省钱并扩充国防力量”的报表游戏。

所以在2020年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以英国为代表的“核俱乐部”成员,几乎同期地开始选择扩充“核军备”。

而在这一时期,也“恰好”在各大国际媒体与智库中,疯传“我国准备扩充核力量”、“西北戈壁在建大量核发射井”、“中国正在开启新的军备竞赛”这些真假难辨的讯息被大量传播,意图“谣言倒逼真相”。

甘肃玉门风力发电场曾一度被谣传为“大量的核弹井”

这也导致了有更多的听信了这类讯息的人,开始热衷于计算“2019年阅兵式上的核导弹数量”,判断“能否威胁美国”。

东风-5B弹道导弹,曾几何时是我国对外战略威慑的国之重器

总结:

从这些趋势来讲,“我国需不需要增加核武器数量”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根本不取决于我国自身——

在大趋势的裹挟下,持有强权(compellence)战略的“核俱乐部”成员已经开始蠢蠢欲动甚至直接扩核,对于持最低限度核威慑的我国而言,现有的“最低限度”对于国际“大趋势”而言恐怕已经是逆水行舟。

这也无怪于自21世纪20年代开始后,我国开始更积极地在联合国等平台更多地重申:

“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切实履行特殊、优先责任,进一步大幅和实质削减各自核武库。”

以此尽力控制各国已出现的新“核军备竞赛”趋势。

参考资料:

【1】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年鉴 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

【2】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文库《防范与合作 苏联解体后的俄美核安全关系(1991-2005)》

【3】澎湃新闻《核观察|核弹头数量将激增40%,英国为何突然扩充核武库?》

【4】环球网《英媒:英国考虑增加核弹头数量,自冷战结束以来头一回》

【5】新华社《2021全球核态势不容乐观:核对抗升级 核竞赛加剧》

【6】解放军报《美俄签署的岌岌可危》

【7】中国政府网《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拥有最大核武库国家应切实履行责任》

【8】澎湃新闻《相比数量技术才是王道:理解中国核思维对战略稳定的追求》

【9】中国政府网《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