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同时发动大规模空袭,关键时刻中国出手反制裁,北约弹尽粮绝

商业小聪明 2024-08-28 01:44:36

俄乌冲突已进入到瓶颈期,原本乌军攻陷库尔斯克,并对俄本土发动空袭已经能明显察觉到反攻消息,但很快一则消息从大后方传来,或意味着北约的后勤补给出现严重问题。

对于北约而言,当前俄乌冲突事关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也关系到欧洲国家的地缘威胁,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怎么会出现军援后继无力的情况?这事儿又跟中国有什么关系?

中欧贸易战外溢

这事儿还要从中欧贸易战说起,自从欧盟决定从对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施加大幅度关税后,双方的贸易战或避无可避。只是欧盟似乎忽略了中欧商贸的影响层面有多么广泛,不仅仅是各行各业销往中国市场的产品被反倾销调查,就连军工这样的国之根本也受贸易战影响。

近日,外媒表示中国停止对欧洲出口硝化棉,将会影响欧洲2024年生产炮弹的实际数量,从而导致在援乌问题进入卡顿。

此举可以说令美欧与乌克兰措手不及,人们预想的贸易战多是在什么猪肉及其副产品、白兰地、乳制品等领域开打,没想到中方上来就卡喉咙,直接扼住命脉。

根据欧盟数据显示,目前生产所需的七成硝化棉皆是从中国进口,若被摁下暂停键,短期内根本无法找到替代厂商。

硝化棉是制造炮弹的必需品,虽说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但保存、运输的要求极高,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意外,还没等运到欧洲就炸个干干净净。

中欧原本已经形成了非常纯熟的交易流程,但受政治因素影响,欧洲只能另寻他法。

中美贸易战也好,中欧贸易战也罢,美西方本质上是想在技术上封死中国,在经济上困住中国。

让中国的技术产业得不到升级,就缺乏核心竞争力,只能在中低端产业里不断的“卷”。让中国品牌走不出国门,卖不了高价,就只能自己去消费过剩的产品。

可他们忽略了前些年,自己本着“环保”的目标,将一些化工产业链废除,直接从中国购买,久而久之在最基础的原料领域中被中国狠狠卡住了脖子。

虽说美欧只要下狠心就能重新捡回这些产业,但这个狠心真能下得了吗?

与其花个好几年时间重新建厂,招募工人,倒不如现在跟中国说说软话来的轻松痛快。这就是资本国家的逐利性,缺乏对长远利益和基本战略的追求。

只是美欧能等得起,乌克兰能等得起吗?

中俄发力,欧洲难受

当地时间的8月26日,俄乌同时对对方发动大规模空袭,双方的发电水利等基础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这意味着,俄乌冲突或将进入到长期消耗战的状态,原本乌克兰是不惧俄罗斯的,毕竟自己有整个西方国家作为支撑,自己只管装填发射就行。

可现在,形势发生了巨大改变。普京更换防长别洛乌索夫之后,俄罗斯彻底进入“以战养战”状态,短期内前线打得越是火热,后方经济就越是有利可图。

反观乌克兰,一方面在政治上不确定性巨大,美国总统大选将影响对乌援助的持续性,一旦美国人放弃,欧洲也不会有太大兴趣继续做亏本买卖。

另一方面,因中欧贸易战而可能陷入停滞的北约军援,将深度影响乌军的反攻速度。

先前,受美西方大规模制裁的俄罗斯导弹因缺乏先进制程的电子元件,而不得不暂缓空袭。现在这口气被喘过来了,就该轮到乌克兰难受了。

2023年初,美国与欧洲同时对高能消耗炮弹的乌克兰发出预警,声称当前产量已经无法满足所需。一年多的时间,双方也曾默契降低了前方交火的猛烈程度,但乌军的反攻行动惹怒了俄高层,现在是时候到了再次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对于欧洲而言,要是冲突再次升级,而中欧贸易战又这会儿开打,说骑虎难下也不为过。

尤其是中方对一些军工原材料或其他的化工制品下令禁止出口,那欧洲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等于间接促进了冲突实现停火。

中俄同时发力,倒不是什么提前商量好的策略,完全是美西方与乌克兰误打误撞实现的结果。

要是冲突长期存在,欧盟或许只能暂缓对华贸易战的脚步,毕竟两者相“害”取其轻,对中国低头,总好过在战场上向普京妥协要轻松些。

欧洲要算什么账?

从硝化棉这件事上,欧洲逐渐明白了两件事,其一是中国影响力的广泛与深入,决定了任何与中国开打的贸易战都是两败俱伤,不会有真正的赢家,拼下去只会是零和博弈。

其二是美欧实体产业空心化已经蔓延至军工产业,已经到了需亡羊补牢的程度。

大部分欧洲国家应该很清楚,中欧之间没有直接的巨大的利益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的矛盾,合作空间永远是大于竞争的,即便有竞争,双方也应该促进良性竞争下的产业发展。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北约逐渐有了“亚太化”迹象,而“中国威胁论”也在欧洲甚嚣尘上。究竟是谁操控了欧洲的命运轨迹,又是谁离间了中欧这对曾经最大的贸易伙伴关系?欧洲人心中该有个定论。

总而言之,硝化棉或许只是贸易战发起一个小小警告,随着中国国内大循环、国外小循环的政策落实以及中国与白俄罗斯、中亚五国、东盟以及中东地区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推进,欧洲或丧失自身在技术、消费、金融等市场上的优势。

若欧洲沦为美国为守护单极世界霸权的牺牲品,那损失可比眼下俄乌冲突造成的危机要难受许多。

-1 阅读: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