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全职妈妈:全部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为什么还教育不好他?

有为奶爸育儿 2024-03-26 07:38:06

当传统的教育理念无法在孩子身上奏效时,有的父母开始犯难了,到底怎么教育孩子?我全职带娃,所有时间都给了孩子,难道还做错了?其实,可能是家长用错了回应方式。

“全部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为什么还教育不好?”

雅芳是一名80后宝妈,在没生孩子前,她是某公司的中层管理,但为了更好地教养孩子,事业心很重的她,最后还是执意回家做起了全职妈妈。

“把孩子教育好,就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业!”一开始的雅芳对管教儿子十分有自信。

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儿子宁宁眼中,她却是一个“失败的妈妈”。如今宁宁已经上初中了,虽然吃穿住行都由雅芳一手来安排,但宁宁与妈妈的关系却并不亲近,也很少说话。

有次跟儿子聊天才知道,宁宁非常反感妈妈的控制欲,急切地希望能拥有自我成长的空间。

但是这一切,在雅芳看来却是无稽之谈,“十几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成熟的想法?说得再多也不过是一时的幼稚之言!”

显然,母子俩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而雅芳也已经记不清,儿子有多长时间没和自己促膝长谈了。

有次因为成绩的问题,雅芳厉声地教训了宁宁一通,随后儿子便离家出走了。雅芳打了好多电话,也没有找到。甚至都报警了,所幸最终还是找回了儿子。

雅芳对此很是不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这么叛逆呢?父母教育我的时候,要比我教育孩子的时候严厉更多,为什么我能承受得住,而宁宁却这么玻璃心呢?”

雅芳希望能够把孩子培养成才,但无可奈何的是,宁宁却并没有按照她的期待成长,成绩在班上垫底,经常被老师打电话询问,到底有没有督促孩子学习?

雅芳觉得自己挫败极了,她不明白:“我已经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了,为什么还教育不好呢?”

看着儿子没有如自己预想的那样成为学霸,反而和自己关系紧张,随时有可能成为问题少年,雅芳觉得自己焦虑极了。

父母的回应方式影响孩子的成长状态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王普华在自己的著作《回应》一书中,解答了为什么父母用心,但是却教不好孩子的困惑。她认为,父母教育出了问题,完全是因为回应孩子的方式不正确,尤其是下面3种教养类型的父母,很难养出优秀的孩子!

1.溺爱型教养

在家庭中,父母给予孩子的要求,非常高的回应度,只要是孩子提出的,父母们就会一味地给予满足。虽然乍看之下,孩子得到了回应,但这种回应是没有任何底线,也失了分寸的。

所以,溺爱型教养模式虽然有较高回应度,但却很容易养出没有担当,喜欢推卸责任的孩子。

2.严厉型教养

严厉的教养模式下父母对孩子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要求,但对于孩子的真实需求,却保持极低的回应度,甚至根本关注不到。

这使得父母只看到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却看不到孩子的真实诉求。在这种教养模式下,孩子被压制被拒绝,更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3.冷漠型教养

生活中有这么一类父母,他们对孩子的需求很少关注,也很少提出要求。父母忙着经营自己的生活,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

比如,为了谋生,让孩子跟着老人生活,一年也见不到一次,很少打电话联系。即使见面了,也只会问成绩如何,却很少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成长困惑。

这样的教养模式下,孩子的成长环境宽松,但却也缺少陪伴。很容易变得自卑,并且自制力极差。有些初中还没上完,就辍学了,跟着社会上的人混日子,根本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更少跟父母交流。

上面的三种教养方式,其实都是错误的,如果你中了其中一种,就别怪孩子不听话了。还有一种方式堪称经典,那就是和谐型教养。

这种教养模式下,父母和孩子,体验感都非常好。简单来说,父母会对孩子提一些合理的要求,同时,对于其诉求,也会及时给予恰当的回应,两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良性的沟通和反馈。

因此,在这种教养模式下,孩子更能形成正面的自我评价,以及一些正向的性格特质,比如说自信。

那么,父母们如何给予孩子恰当的回应,建立起和谐型教养模式呢?

首先,花时间了解孩子的真实内心。

当孩子无法表达或者是不想表达时,父母们更应该想办法走进孩子内心,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时,才能明白他的不解和困惑,并给出建议和指导。

其次,正确看待孩子的成长节奏。

在教育焦虑普遍存在的当下,家长们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自身的焦虑情绪所裹挟,进而打乱对孩子的教养节奏。

希望各位父母,摒弃掉自身在教育上的攀比心,正确地看待孩子的成长节奏,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最后,建立起高效的沟通模式。

不管是多么叛逆的孩子,内心都是渴望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当他们不愿表达自己时,可能是对父母感到失望,或者因为一些其他事情,导致自己不敢跟父母袒露心声。

此时,父母们更应该反思自己教育上的欠缺,努力与孩子建立起高效的沟通模式,进而了解其内心的想法。

结语:

父母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不是多花时间就能够实现优质教养目的的。更需要在该陪伴时,给予陪伴;该理解时,给予理解。并且,抓住教育的最佳契机给予恰当的回应!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