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对母亲不敬,宰相直接休妻,后来被逼娶张易之的母亲阿臧

尚宫说女史 2024-07-23 08:14:34

武则天登基后,女儿太平公主曾将张昌宗进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很是喜欢,将张昌宗留在了身边。

紧接着,张昌宗将才干超过自己,善于炼制药石的哥哥张易之也推荐给了武则天,于是兄弟俩都留在了武则天身边。

二张兄弟还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至少武则天很是喜欢两人,为此,张家也跟着水涨船高。

二张兄弟的父亲张希臧被追赠为襄州刺史,母亲臧氏被封为太夫人,武则天还命宫中的女官每天都去看望臧氏。

有意思的是,《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诏尚书李迥秀私侍臧。”

李炯秀何许人也?他是唐初开国功臣李大亮的族孙,出自陇西李氏武阳房。

李炯秀年轻那会绝对是京城万千女子的梦中情人,他出身名门,姿容俊秀,天资聪颖,进士及第,又中英才杰出科,才华横溢,喜好交友,千杯不醉。

那叫一个风流潇洒,总之,就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郎。

他以相州参军入仕,后转为考功员外郎,武则天爱惜他的才能,升任其为中书舍人,后期更是步步高升,长安初年就升任宰相。

李炯秀做宰相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可谓官运亨通,成为宰相后的李炯秀更有魅力,据说上官婉儿就曾对李炯秀一见钟情。

当时武则天召宰相议事,跟在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看到李炯秀后直接看呆了,气的武则天一刀子插在了上官婉儿的额头上,还不准把刀子拔下来。

直到上官婉儿作了一首《乞拔刀子诗》,武则天才允许上官婉儿将刀子拔出来。

为了遮掩受伤的地方,上官婉儿发明了红梅妆,一时引领时尚,京中贵女纷纷效仿。

能让上官婉儿一见钟情,可见李炯秀的魅力,而且李炯秀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品质,即孝顺,孝顺是好事,但李炯秀似乎有点孝顺过了头。

有多孝顺呢?这里就讲一个李炯秀孝顺的故事。

李炯秀的母亲出身不太好,应该说在那个时代算是地位低贱,因为容貌过人,靠姿色成为了李炯秀父亲的妻子。

等到李炯秀结婚后,妻子出身比较好,看不起出身不好的婆母,她曾经呵斥婆母身边的陪嫁奴婢,也有说是骂婆母为滕婢,总之就是对婆母不敬。

婆母听到后很不高兴,自然就告诉了自己的儿子李炯秀,李炯秀很孝顺,根本不惯着妻子,直接将妻子给休了。

有人劝李炯秀,说:“贤室虽不避嫌疑,然过非出状,何遽如此?”(出自《旧唐书·李炯秀传》)

尽管她对婆母不敬,但到底也没到被休的程度,然而李炯秀却说:

“娶妇要欲事姑,苟违颜色,何可留?”(出自《新唐书·李炯秀传》)

啥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娶妻就是要她侍奉婆母,如果给脸色看,怎能留她?”

孝顺到这个程度怕也只有李炯秀能做到了。

武则天知道这件事后,就让宫人经常去探望李炯秀的母亲,有时候还将她接到宫中去生活一段时间,由此可见,武则天对李炯秀的看重。

据《新唐书》记载,后来李炯秀居住的堂屋里长出了灵芝草,家中的狗居然给邻居的猫喂奶,唐中宗认为这是李炯秀孝行引起的感应,还特意表彰他的家族。

不管怎么说,李炯秀休妻在当时还是为他自己争得了一个好名声,那么,休妻以后的李炯秀有没有再娶呢?

李炯秀进入官场后名声并不好,《旧唐书》记载:“然颇托附权幸,倾心以事张易之、昌宗兄弟,由是深为谠正之士所讥。”

李炯秀见武则天宠爱二张兄弟,于是就曲意逢迎,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所以在士人中评价不高。

也因为和二张兄弟走得近,人到中年依旧俊美如斯的李炯秀被张易之的母亲阿臧看上了。

二张兄弟的父亲张希臧早已经去世,阿臧是一个寡妇,在唐朝二嫁、三嫁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阿臧委实年纪很大了,却看上了小很多岁的朝廷命官,这就有点那啥了。

但阿臧是谁?她是二张兄弟的母亲,而二张兄弟是武则天这个皇帝放在心尖尖上的人,阿臧自然就有了别人所没有的底气。

《朝野佥载》中记载,张易之为母亲阿臧专门打造了一座七宝帐,说是七宝帐,但其中的珍宝不计其数。

床是象牙制作的,床上铺的是犀角簟席,褥子是鼲貂皮做的,毡褥是蛩蟁毛和蚊毫所制做的,床席是汾晋的龙须和临河的凤翮编织的,等等。

奢华程度靠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那可真的是全靠金银堆积出来的。

阿臧很喜欢儿子给她打造的这个七宝帐,在这个七宝帐里,阿臧逼迫李炯秀和她结婚,当然,他们两人之间的结婚可能就是私下里的一种约定,具不具备法律效力我们不得而知。

两人还用一对鸳鸯酒杯喝酒,有常相伴之意,当然,这都是阿臧的一厢情愿,李炯秀自然并不喜欢年老色衰的阿臧,只不过畏惧二张兄弟的权势,不得不屈服。

所以每每和阿臧在一起,李炯秀这个曾经千杯不醉的人也经常喝的酩酊大醉,经常是阿臧怎么招呼喝醉的李炯秀也叫不醒,至于是真醉还是假醉,或许只有李炯秀知道。

但经常这样终究不是办法,次数多了,二张兄弟就对李炯秀很是不满,寻了个机会就将李炯秀弄到了衡州去当刺史。

此前他就曾坐赃,被贬为庐州刺史。

不管怎么说,李炯秀为攀上二张兄弟而被阿臧逼迫的这段历史或许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段经历,他自己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好在后来的神龙政变中,二张兄弟被杀,张家垮了,李炯秀又迎来了他新的人生。

神龙政变后,唐中宗李显复位,李炯秀被召回,成为将作少监,后来又迁任鸿胪卿、修文馆学士。后出任朔方道行军总管,又拜兵部尚书。

先天元年(712年),李炯秀去世,时年五十岁,赠侍中。

其实到这里,李炯秀的结局还是不错的,但很可惜的是,十年后,也就是开元十年(722年),李炯秀的儿子李齐损和权梁山搞事情,不仅自个被处死,还“籍没其家”。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