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一种智慧就是,看谁都顺眼。
显然,不管对方的层次比自己高,还是比自己低,一个人的心境只有足够淡定和平和。
这样,一方面不会因为对方层次比自己高,自己就羡慕嫉妒。
另外一方面,也不会因为对方层次比自己低,自己就贬低和小瞧对方。
这样的人,活在现实生活当中,看谁都顺眼,谁都不责备,谁也不得罪。
就像作家亦舒曾说: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
理由很简单,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你,不一定懂他们的生活。
如此,对谁都一视同仁,任何时候都能够平心静气,自在随性地做好工作,淡定从容地走好余生。
尽可能将心比心
人生最大的清醒,就是懂得尊重别人,放过自己。
然后,就会在人情世故当中,尽可能做到将心比心。
显然,没有谁能够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一个人倘若懂得逆着人性做人。
那么,他就懂得在现实生活当中,怎么样做,怎么样表现自己,才能够避免一些麻烦和摩擦。
因为每个人都无法完全隔离其他人,因为人活着总需要跟这个世界,跟这个社会产生一点交集。
所以,一个人懂得将心比心,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找一条更稳妥,也更少摩擦的道路。
毕竟,一个人越是喜欢计较,越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人做事的话。
那么,找上门来的麻烦和困扰就会越多,最终自己也一定会深受影响。
最后,对这个社会越来越多抱怨,对人性有着越来越多的怀疑,甚至整个人都可能变得极端起来。
托尔斯泰说过:
“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看似简单,也挺复杂。
当然,当你觉得复杂的时候,其实现实恰恰跟自己的想法相反。
所以,只有尽可能做到感同身受,将心比心,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打开新的视角。
最终,对自己越来越了解,对人心越来越清楚,自然会更愿意通过将心比心,避免纠纷,远离打扰。
如此,你会自然而然做到看谁都顺眼,谁都能够放在眼里。
这样的话,自然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提升你的层次
人的层次太低,就不会愿意听见他人的声音,也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想法。
人的层次一旦低了,他的视角也就窄了,整个人也可能变得傲慢起来。
甚至,越来越觉得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看谁都不顺眼。
其实,一个人看不顺眼的东西和人越来越多,只能说明自己的眼界越来越狭窄,心胸越来越狭隘。
鲁迅说: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很显然,有眼界的人,有格局的人,真的不会小瞧身边任何人。
甚至可以这么说,越是有能力,有能耐的人,越不会小看别人。
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山还比一山高,人活着,到最后都是赤条条地走。
所以,根本没有谁是终极的赢家,也没有真正的成功者。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真的不大。
那些真正活出了生活的智慧,人生的眼界的人,自然懂得放低自己的姿态。
然后,尽可能去靠近那些高能量、高认知的人,从而为自己也积攒能量,积攒智慧,积攒实力。
最后,也就可以拿出好的心态,松弛的状态,不断去提升自己,真正可以大开眼界,活出耀眼的光芒人生。
而且当一个人活得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时候,他就越来越能够做到向下兼容,看谁都顺眼。
余生,看谁都顺眼
其实,越是有智慧,有水平的人,越不会贬低他人,看不起他人。
而且大多数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都会活得更加快乐,更加顺利,也更加的幸福。
说白了,让一棵树,成为一棵树,让一朵花,成为一朵花,不要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最正确,自己的做法才是最有价值的。
所谓存在即合理,一个人真的没有必要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然后自以为是地指指点点别人,或是动不动就教育别人。
周国平说:
“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
做好你自己就够了,人生很短,其实很多时候,你要明白的唯一道理就是,人是无法做到完美的。
但是,人却可以靠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以及自律,不断地靠近完美。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一个人穷尽自己的所有力量和时间,也无法把自己打造成完美的个体。
于是,如果一个人还傻傻地想要去干涉别人的因果关系人生,插足别人的生活的话。
就算是热心肠,其实也只是在多管闲事,在浪费自己的人生,也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公平。
只有努力修炼好自己,尽可能靠自己,活得越来越漂亮,活得越来越独立。
这样,我们才会越来越愿意独处,也越来越习惯把自己的人生塑造好,同时放下了更多,看淡了更多。
最终,看谁都顺眼,也的确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