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王公贵族们死的死、逃的逃、散的散,而有这么一个人,却得到了新生,成为了一代传奇。
1950年,周恩来满怀歉意地握着前清“王爷”——载涛的手说:“对不起,我把您这位几十万满族人民的代表给忘了!请您一定要向政府提案,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啊!”
同年,毛主席看了他的提案,拍案叫绝,亲自任命他为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载涛是谁?他作为一个清朝的没落王爷,他有什么本事?凭什么能得到周总理和毛主席这样的青睐?
从“救国”到不做“亡国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到处割地赔款、国将不国。
为了“救国”,以载沣为首的“少壮派”登上历史舞台。
“少壮派”由一群“少年新贵”组成,他们坚定地维护皇权,同时又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变革。
其中,载涛就是“少壮派”的“中坚力量”。
载涛,全名爱新觉罗•载涛,是醇贤亲王第七子,载沣的七弟,溥仪的七叔。
这样一个自带光环的人,立志要有一番作为。
当哥哥载沣提出要建立“少壮派”时,载涛义无反顾地参加了。
而哥哥也对载涛极其信任,让他担任了很多重要职位:
刚经历过战争,“少壮派”深知军队的重要性,所以载沣摄政之后,为了将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就设置了军谘府,将载涛破格任命为“军谘大臣”。
除此之外,他们希望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军事制度,结合国家实情,建立一支由朝廷直接统领的军队———禁卫军 。
为了建立禁卫军,载涛自告奋勇去往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进行军事考察。
考察回来后,载涛还兼任了禁卫军训练大臣。
虽然载涛踌躇满志,但是当时的清王朝已经成为强弩之末,载涛等人拼尽全力,依然不能阻止它走向灭亡。
辛亥革命后,载涛和其他王爷一样,对清王朝心灰意冷。
他隔绝了一切社会和政治活动,专心在家招猫斗鸟、喝茶看戏,去赛马场跑两圈马,没事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遛弯。
本以为可以这样一直躺平,“了此残生”。但是,历史的车轮不会放过任何人。
各地军阀割据,溥仪被赶出皇宫,相应的“皇族优待条件”也随之废除。
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载涛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
无奈,载涛只能卖掉了自己的涛贝勒府,在宽街的山老胡同买了一处较小的宅子,一家人隐居了起来。
但是,在乱世中,想要保全,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
1932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伪满洲国建立,溥仪成为傀儡皇帝。
前清的很多官员纷纷做起了“复辟”的黄粱美梦,溥仪也不例外。
他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自己有才干的七叔,他又是写信,又是派专人劝说载涛去“满洲国”任职。
但是,清醒的载涛知道,“伪满洲国”只是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走狗”!
所以,载涛多次明确表示:我不去当亡国奴!
从旧时代“王爷”到“人大代表”的蜕变不当亡国奴,拒不去“伪满洲国”任职,就意味着载涛将继续过着清贫的生活。
当时,北平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上涨,载涛一家只能终日以玉米面为食。
大人还能受得了,孩子怎么办?
有一天,载涛听到胡同里有人打拨浪鼓,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收旧衣服的。
脑子活络的载涛,一下子就想到:这倒不失为一条赚钱的门路。
今后,他便隔三差五把打拨浪鼓的人叫到家里,把家里的旧衣卖给他。
这个方法虽然解了载涛家的燃眉之急,但是,打小鼓的人并不经常到胡同里,载家依然不能又稳定的收入。
家里几十口人的口粮,依然是个大问题。
既然山不就我,那么我去就山。
载涛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家里的旧衣拿到集市去卖。
妻子担心“卖破烂”会丢了载涛“王爷”的脸面,但是,早已历经风霜的载涛哪还顾得上这些?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不偷、二不强的,为了生活,一切都不可耻。
就这样,载涛开始了自己长达一年的“卖破烂”生涯。
他从金尊玉贵的王爷,变成了收破烂的“七爷”。
虽然丢了“王爷”头衔,但是,载涛却收获了以往身居高位时不曾有过的“民心”和“烟火气”。
在集市上,每个人都热情洋溢地跟他打招呼,邀请他在自己身边卖东西。
将东西卖完后,载涛最幸福的事就是去鼓楼大街买点杂合面,回家做“疙瘩汤”。
从此,再也没有“王爷”载涛,只剩下一个“普通人”载涛。
完成身份转变后,载涛没有了“王爷”的桎梏,他前所未有的轻松。
心态放平以后,好日子也接踵而至。
新中国成立以后,好友李济深向周总理建议,请载涛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周总理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人物存在,二话不说的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见到载涛后,周总理紧紧握着他的手说:“载涛先生,第一次全国政治会议没请您参加,我把您这位几十万满足人民的代表给忘了!请您一定要请多向政府提案,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啊!”
听了周总理的话,载涛也很激动,回到家,就根据自身特长,拟就了一份“拟请改良马种,以利军用”的议案。
这个议案中,涵盖了丰富的军马知识,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周总理把提案交给毛主席,毛主席当即决定任命载涛为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载涛被一连串“喜讯”砸晕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个“旧时代”的王爷,居然能成为人大代表,还能发挥余热,成为马政局高级干部。
载涛经常跟家人说,“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报答毛主席的知遇之恩。”
当天晚上,载涛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以表感激。
从此,开始了两人长达一生的深厚友谊。
与主席的双向奔赴除了提拔载涛做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在生活上毛主席更是对他表达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虽然,载涛有了“正经”的工作,但是,载涛的日子依然过得不宽裕。
怎么会这样呢?
原来,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正是用钱之际。
于是,央行发行了公债,期望集全国力量进行国家建设。
为了帮国家渡过难关,载涛又卖掉一处房产,换得6000万元(合新制人民币6000元)。
他把这些钱分成几份,一份买了胜利公债,一份捐了飞机大炮,一份用于水灾捐款……
一笔笔捐款像流水一样的流出,留给自己家用的所剩无几。
有一次,载涛正在开会,忽然间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家里的房子塌了,漏了一个大窟窿。
囊中羞涩的载涛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毛主席听说了这件事情,当即决定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00万元,给载涛修葺房屋。
当章士钊受主席所托,将稿费送到载涛手中时,载涛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国家领导人,经常忙得脚不着地,还能看到自己的生活所需,这让载涛非常感动。
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载涛提笔给主席写了第二封感谢信。
其实,对于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主席一直记在心里,时不时就会询问他们的近况。
1952年的一天,主席像往常一样,询问载涛的近况。
工作人员回答,载涛每天会骑着自行车,跑几十公里去马政局上班,风雨无阻。
主席一听,十分担心,便交代要给他行个方便。
于是,在1952年12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部致函载涛,让他可以在家住宿,平日无事可以不到局办公。
虽然,载涛和主席没见过面,但是,主席做的一件件关怀的小事,温暖着载涛的心。
他多想当面跟主席道谢啊!
终于,在1955年7月5日,载涛见到了主席。
当时,载涛又一次以“满族代表”的身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在会议休息时,周总理将载涛引见给毛主席,周总理介绍说:“这是载涛先生,溥仪的叔父。”
本来见到主席,载涛已经很高兴了,没想到,主席又给了载涛一个惊喜。
听了周总理的介绍,主席对载涛说:“听说溥仪学习的不错,你可以去看看他。”
已经多年没见过侄子的载涛,听了主席的话,激动地语无伦次:“好,好,好,我这就去看看他……”
在主席的安排下,1956年3月10日,载涛带着两个侄女,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看到了侄子溥仪。
后来,载家的后人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出了很多大学生。
毛主席对自己的好,载涛没齿难忘。
他决定继续投身“革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6年10月19日,廖涛在家里工工整整的填好了一份申请表,希望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妻子不理解,一把年纪了,载涛折腾个什么劲儿?
只有载涛知道,这是为了报答毛主席的恩情。
结语载涛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托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福”!
即使在弥留之际,载涛依然念叨着毛主席的名字。
1970年9月4日,《人民日报》发布了载涛先生的讣告,载涛的遗体,安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享年84岁。
纵观载涛得 一生,有辉煌,有落寞,在跌宕起伏间,他始终坚持初心,为国、为民,死而无悔。
而他与毛主席之间的感情也经常为人所乐道,这不仅让我想起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作者:月浅编辑:二爻参考资料:[1]启泰.毛主席和载涛[J].中国民族,1993,(12):11.[2]辛芳.“皇叔”载涛的平民生活[J].文史月刊,2010,(11):31-34.[3]冯彩章,李葆定.毛泽东与载涛[J].党史博采,2001,(12):26-28.[4]冯彩章,李葆定.清未王爷载涛新生记[J].炎黄春秋,2001,(08):28-29.[5]尹仑.清末载涛贝勒对法国的军事考察[J].军事史林,2019,(08):52-59.[6]董丛林.皇族亲贵少壮派与清末朝局[J].明清论丛,2018,(01):243-256.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