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驳斥教材扫码收费,是谁扰乱了书本的宁静?

凡尔赛百态 2024-10-17 22:52:39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童之伟在朋友圈提出,应关注法学教材设置知识点扫码收费现象。

他指出,高等教育出版社《宪法学》教材中设有46个二维码收费点,每个3元共138元,只有扫码支付才能解锁新知识。

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呢?看书时还要带手机,一段一段地扫码吗?

教材编辑表示,“拓展阅读”部分的资源对新购书用户完全免费,只需输入图书封底的防伪码即可。设置二维码的初衷是防盗版。

人民出版社总编室的工作人员表示,系统中并未查询到该书。

真实情况难以探查,但最关键的是,这开了一个先河:书中有隐藏内容,需扫码才能查看。

即使能免费浏览,内容也只是挂在网页上。

这意味着,看个书还必须有手机才能看到隐藏内容,这难道不是扯淡吗?更别提网页上的内容如何收费、收不收费,谁说了算呢?

一旦这种设置流行起来,你信不信以后书里面全是这些玩意?新书都要收费才能看隐藏内容。

想想现在电视上看正版剧的德行还不明白吗?充值一个VIP,有的剧还需要更高级VIP才能看;充值了最高级的VIP,还有的剧要单独花钱买!

如果这种设置成为常态,二手书将不复存在,因为成本比买新书还高。

开学时也不用发书了,直接把整本书做成电子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二维码就行了!

这不过是一本披着实体书外衣的收费电子书,为何会出现在大学课堂上?学校上课用的教材是由教育部指定,学校无法选择,内容应完整且不应包含任何增值服务。

教育成了一块大蛋糕,来分的人太多,绞尽脑汁也要分一杯羹。

教材不同于普通读物,知识点并非完全原创,只是整理归纳,居然也搞上了VIP。

教材既然已经明码标价,那么以后学杂费就不用再交了,因为书都是自己付费的,何必再收学杂费呢?

现行教材与练习册的界限似乎愈发模糊,多数知识点呈现得并不完整。

若非老师课堂上详细阐述,书中某些内容要么缺失,要么残缺不全。

教育出版社编辑者的思维实在令人费解,教育的核心知识竟如此遮遮掩掩,难觅全貌。

教育部应严格监管此类现象。

一旦放任自流,后果将不堪设想,难以收拾。

可以预见,未来的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都将朝这个方向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本身无可厚非,重视知识的初衷也是正确的。

然而,这种做法存在不足之处,可能阻碍了知识的流通和图书的借阅。

归根结底,这还是利益作祟。

只要有利可图,就会出现这样的收费模式。

不知未来是否会推出扫码观看一次,有效期长达七天,且可多次收费的模式?

教育需回归本真,教材不能商业化!期待出版社能倾听大众的呼声,莫让知识沾染铜臭。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