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毛主席问周保中:抗联不撤到苏联会怎样?周的回答令人心疼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08-01 23:39:37

抗日战争时期,哪一支队伍的战斗历程最长最艰苦?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说是东北抗联。

从1931年开始,一直坚持到1945年全面大反攻,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了十四年的抗联,受尽了我们无法想象的苦。

零下三四十度的天寒地冻、缺棉衣少粮食,最困难时靠着草根、树皮、鞋底充饥,这些都是抗联常年需要面对的恶劣条件。

正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抗联创下了歼灭十七万余日军、五万余伪军的辉煌战绩,但在1942年之后,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抗联不得不无奈分批撤往苏联。

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敌我力量悬殊,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军在中国的主要兵力分布,是大部在东北,少量在平津一带,这些日军绝大部分都是“关东军”。

到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一边把关东军的数量增加到了几十万,一边从国内征调新的生力军加入中国战场,这些从日本国内征调而来的生力军,便是“派遣军”。

这两股不同的日军里,关东军不管是在装备和战斗力上,都要强于派遣军,而把他们大部放在东北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对付苏联。

而华北、华东等战场上的日军,则大部分都是派遣军。

到了1937年年底时,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总兵力,差不多达到了108万人左右,这其中,关东军比例略高于派遣军。

而随着1941年太平洋战场爆发,日军进一步增加兵力,其中关东军就达到了73万人之多,究其原因,就是日军太忌惮苏联红军了,所以不得不在我国东北地区囤积重兵。

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日军,并且还是日军中的精锐关东军,东北抗联的力量就薄弱的多。

东北抗联的前身有很多,既有抗日义勇军,也有反日游击队,另外还有抗日救国军、东北人民革命军以及东北自卫军等,出身也各种各样,有些是原东北军的官兵,有些则是啸聚山林的好汉,但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大敌当前,东北抗联是团结了一切能团结的力量。

但即使如此,东北抗联的兵力也是少的可怜。

最巅峰时期,应该是在抗日义勇军时期,即1932年前后,这个时期各种抗日武装极多,加在一起,大约人数在30万人左右。

但这个时期人数虽多,却在战斗力上较差,且没有统一的领导,因此与关东军相差太多,最终导致了昙花一现的结局。

在此之后,东北抗联又经历了红军时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时期,经过两个时期的不断磨合,队伍也得到充分的历练,战斗力随之增长,而人数也发展到了5个军的规模。

不过,说是五个军,但每个军的人数不一,跨度从三四百到三四千,这么算下来,整体兵力并不多。

一直到1936年,随着东北抗联的正式成立,抗联也进入到了大发展时期,在这期间,队伍从5个军发展到了11个军的规模,而人数也达到了3万人上下。

三万人听起来不少,但和当时日军的兵力一对比,就知道差距太大了,从1937年到1942年,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兵力,少则20多万,多则70多万,两者对比,就知道抗联有多难。

并且,这还没有计算伪军、伪警察的数量,以及东北恶劣天气的影响和远不如日军的武器装备,所以可想而知抗联在东北的生存难度有多高。

当然,在抗战期间也不是没有依靠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并最终坚持到抗战胜利的队伍。

比如最著名的就是海南的琼崖纵队,曾经的琼崖纵队,在1927年建立时有700多人,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在被国民党部队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后,损失极其惨重。

到了1932年,国民党部队再次“围剿”,导致琼崖纵队又蒙受了不少损失,人数减员至100余人。

为了躲避敌人,琼崖纵队在冯白驹的带领下,转战母瑞山深处,当时可谓是“大地为床、星月为灯、树叶为被、野菜充饥”,最终,只剩下不到三十人返回琼文地区。

也是在这个时候,琼崖纵队与正在进行艰苦长征的中央红军失去了联系。

但最终,琼崖纵队依靠灵活的游击战术坚持到了抗战胜利,队伍也发展到了7000余人的规模,而解放区也达到了全岛的五分之三。

无独有偶,抗战期间的华北敌后八路军,在聂荣臻元帅的带领下,硬是从敌人的不间断“扫荡”和“铁壁合围”之下不断地发展壮大。

从1937年的不到三千人,到1940年的10万余人,华北敌后八路军不仅扩大了部队规模,同时还建立了被毛主席盛赞为“模范根据地”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同样是在敌后,也同样面临恶劣的条件,为什么琼崖纵队和华北八路军能发展起来,而东北抗联却形势越来越严峻呢?

实际上,不管是海南的琼崖纵队,还是华北的敌后八路军,都有几个东北抗联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首先是较为适宜的生存条件,华北也好,海南也罢,至少在日常生存环境上要比东北强了太多,比如华北的四季分明,再比如海南的温暖湿润。

这些条件,起码不至于人会因为恶劣环境出问题,再者就是一年四季大部分时候能找到吃的,不至于一连多日没吃没喝。

而东北有什么?在东北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一年365天,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不宜外出进行户外活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更是家常便饭。

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就让在野外生存的抗联处境极为艰难,加上日军为了彻底消灭抗联,先后实行了包括“归屯并户”、“出荷纳粮”等残酷政策,导致抗联根本无法获得包括粮食、衣物等物资。

试想一下,在零下几十度的大山里,只穿着单衣,且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的抗联战士是个怎样的处境?

哪怕是搁到现代,大冬天去东北转一圈,即便是穿的厚厚实实的,照样还会觉得冻得受不了,而抗联战士也是血肉之躯,他们同样也受不了。

有人会说,不是说东北物产丰富吗?守着大山干嘛不打猎?说这话那可真是“何不食肉糜”了。

要知道,抗联什么都缺,子弹更是缺乏到了极点,一颗子弹都十分宝贵,哪里舍得去打猎?况且,抗联随时都要面对敌人的“围剿”,所以才不得不在深山里活动,这个时候你开枪去打猎,不明摆着是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给敌人吗?

也正是因为环境的恶劣,导致抗联做不到像琼崖纵队和华北敌后八路军那样发展壮大。

这是其一,其二是缺乏通讯手段,抗联没有电台,无法和中央取得联系,很多时候关于中央的动态还是在敌人的报纸上看到的。

比如在1936年的抗联西征,便是杨靖宇通过分析中央红军的东进计划得出来的结果,然后派出部队向辽西热河一带西征,准备打通与中央红军联系的通道,但可惜,先后组织的两次西征,均在敌人的重兵纬度下,以失败而告终。

最后就是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东北抗联的群众基础底子太过薄弱,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老百姓不支持抗联,而是日军的政策太过残酷。

当时日军为封死抗联,制定了残忍的“集团部落”计划,其中就包括“归屯并户”,即把分散居住的老百姓,统一迁徙到大屯子、大村落居住,这样的话,就避免了抗联与百姓之间有联系,同时也便于看管百姓。

而为了防止百姓暗中资助抗联,日军要求极其严格,出入要有出入证,粮食要统一上交,一旦发现谁有与抗联暗中联系的嫌疑,那么包括被怀疑的那个人以及他的左邻右舍,都会受到极为严厉的惩戒,甚至直接被枪毙。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即使想帮助抗联也没办法做到,再加上日伪军在各地、各村安插有大量的眼线,这些人时时刻刻的监视着百姓,同时也监视着抗联,更是让抗联寸步难行。

正所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在这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于是,就有人因为实在坚持不住,意志上产生了动摇,继而悄悄的离开了队伍,当了一个“逃兵”。

当然,这些悄悄离开队伍的人也不能说他们就全错了,毕竟在生与死的考验下,能承受得住的通常都没几个,所以他们离开队伍也正常。

但最令人可恨的,是比这些当“逃兵”的人危害更大的“叛徒”。

抗联里的叛徒有很多,也正是这些叛徒给抗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比如曾任抗联第8军军长的谢文东,以及第9军军长李华堂等人,就先后投敌叛变。

而他们的叛变,造成了不少抗联中坚力量的损失,比如杨靖宇将军,还有赵尚志将军,以及陈荣久、汪雅臣两位将军,他们的死,都是因为叛徒造成的。

正是在敌强我弱以及极为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导致抗联的处境愈发艰难,到了1942年时,原本有11个军、兵力达三万余人的东北抗联,就只剩下700多人了。

不得已之下,幸存的抗联第5军军长周保中,带着余部主力北渡黑龙江,最终进入远东地区。

除了周保中带走的一部分主力外,还有少部分抗联战士留在了东北,继续在原始丛林中坚持与敌人战斗。

进入苏联后,周保中始终没有忘记自身肩负的使命,一直带领着抗联队伍进行各种训练,时刻准备返回祖国投入到赶走侵略者的战斗中,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周保中以及抗联队伍始终未能返回祖国。

最终,在1945年全面大反攻时期,周保中得以带领部队返回东北。

十四年的艰苦抗战,让抗联牺牲了一百多位师级以上的干部以及无数的抗联战士,而当初十一个军的军长,也只剩下周保中和李延禄(第4军军长)两人。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有一次问周保中将军,如果当时抗联不撤入苏联的话,那会怎么样?

而周保中将军则回答说,“可能一个都不剩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东北抗联所经受的艰苦是无法想象,而能坚持下下来,不仅需要有钢铁一般的意志,还要有极为坚定的信仰,他们的付出和牺牲,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