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乱世枭雄的狠辣绝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国人物里,说起刘备就避免不了提起曹操,世人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也有负面评论为主的时期,例如在戏曲里曹操的脸谱为代表奸诈的白脸。
说他奸诈也好,说他毒辣也好,不可否认的是他是刘备最具竞争力的对手。
世人虽反感曹操的作风,但大多都认可曹操的能力,可集野心与能力于一体的曹操最后还是败了,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大志。
而对于曹操为何会失败,毛主席从客观角度指出了他两大缺点。
治世能臣,乱世枭雄封建社会时期的华夏土地总处于被统一、被分裂的状态,文明各异的政权相互争夺领土,兵不血刃的战役少,战火总是殃及无辜百姓。
乱世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灾难,连基本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过着流离失所的难民生活。
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乱世是他们可遇不可求的绝好机遇。
时局动荡不仅意味着平和的生活被搅乱,也意味着现有的阶级更容易被打破,是实现阶级跨越的好时机。
古人从军,平民出身的人想要升职就需要拿命去换军功,而自己拼死拼活得来的军功还有被上级冒领的风险。
如果选择从文,光是读书的花费就限制一大批人,何况还有考试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平民入朝为官也难以出头。
可这些限制到了乱世就被削弱许多,只要有才华与实力,就算不走这些流程也有功成名就的机会。三国乱世不仅成就了许多正派人物,也平等地给了野心家机会。
曹操虽然是官僚世家出身,但他们最初是靠宫里的大宦官起家,宦官的风评一向不好,尤其是宦官干政,陷害忠良。
所以朝中官员忌惮曹家,同时也瞧不上曹家,曹操的仕途并没有因为他官僚世家的背景而变成康庄大道,在官场里他是“寒族”。
也因为曹操知道自己出身的不足,所以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尤其对军事感兴趣。
长大后的曹操懂得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他广交名士,年轻且锐气十足,迫不及待地想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才能。
在三国时代开启前,在朝为官的曹操就已经表现出了他的魄力,看不得朝中一片腐败的景象。
凡是他管辖处立下的规矩,违令者都要受到处罚,“京师敛迹,无敢犯者”就是他治下的写照。
那时的曹操就像典型的良臣,也曾直言进谏希望皇帝整顿朝风,对贪官污吏一向不留情面。
但在官场待得久了,不同流合污就会被排挤,曹操渐渐也不对朝廷能肃清腐败抱有希望了。如果没有遇上起义,曹操或许留给后人就会是一个普通的清廉形象。
曹操形象的转变正是以三国时代的开始为节点,乱世出英雄,也成就枭雄。
在黄巾军起义以前,曹操就算对军事感兴趣,也没有余地给他发挥军事才能,他在其他人眼里并没有多少过人之处。
而起义爆发后,曹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参加战争,虽然不是主将,但也立下了显赫战功。战场上出色的表现让人记住了曹操这个后起之秀,为他的争霸之路早早做下铺垫。
董卓叛乱则是打开曹操野心的钥匙,也给了曹操明目张胆集结军队的理由,在动荡乱世建立自己的政权。
战场上的曹操与之前给人的感觉又大不相同,经历了战火洗礼,野心日益膨胀后,曹操既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称王的潜质,也露出了冷血狠辣的一面。
种种事迹中,他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徐州屠城”。
两军交战有死伤是正常现象,想统一天下也不能过于仁慈,但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的行为无法令人认同,这是人们对曹操负面印象为主的原因之一。
因此,人们评论曹操大多是“枭雄”、“奸雄”,正面评价很少。
可评价负面不影响人们认可曹操的能力,都认为他是刘备最强的对手,所以不少人都疑惑为什么实力强劲的曹操终其一生也没能统一天下。
而认真研究过曹操的毛主席避免了先入为主,以局外人的身份,客观分析了曹操的优缺点,指出耽误曹操成事的两大缺点,都与他的性格有关。
遇事不决,错失良机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该果断的时候就要果断,犹犹豫豫想太多只会错过最佳时机。
曹操的缺点之一就是疑虑过多,总是想得太多。
不是说心思细密点不好,行军打仗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制定战略也必须要谨慎。曹操在领兵打仗这块确实勇猛,但夺天下不是光靠勇猛就能成功的,谋略也必不可少。
曹操从小的生长环境教会他凡事都要留心,加上他天生机敏,造成了他多疑的个性。
多疑有时能让人避开陷阱,同样也能让人走进陷阱。过于多疑百害而无一利,自己精神负担重,身边的人也会受不了日日被猜忌而反目。
身居高位,手下众多,但不是人人都忠心,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曹操多疑一些属实正常。
可他过于多疑了,处理一件事思前想后许久才做出决定,就算这个决定不是最好的,曹操也更愿意相信自己。
从杀吕布就可以看出他遇事不决。吕布的反复无常让他没有什么好名声,通俗点说是墙头草,这种人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不太受欢迎。
且吕布的所作所为比起墙头草严重多了,古人看重的忠、孝他一个都没达标。
弑父杀主,吕布在世人眼里就是一个不忠不孝的形象,他想另寻新主也要看有没有人敢重用他。
曹操捉了吕布后在杀与不杀间纠结,杀是因为有前车之鉴,不杀是因为吕布确实是一员猛将。
换成其他人,在吕布的才能和带来的隐患中选择,应该不会多迟疑地选择消除隐患。
曹操却犹豫不决,迟迟做不了决定,在听了刘备的提醒后才下了杀手,而他遇事不决的作风一直到晚年也未变。
年过半百的曹操依旧活跃在战场,这时的刘备刚占据益州,处于关键位置的汉中对双方同样重要,于是曹操为了占据优势果断领兵征战汉中。
汉中之战花费的时间比曹操预想的要久,过程有些坎坷,但好在取胜了。汉中落入曹操手里,刘备不甘心也只能放弃,转而征战别处。
这时司马懿建议曹操趁其不备进攻益州,打乱刘备的计划。
但曹操此时刚占据汉中,出于稳妥考虑,怕刘备来同一招,明知这是个突袭的好时机却还是放弃了。
他已经不年轻了,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他现在背负的太多,比起冒险求高收益,他更愿意保守些。
他放弃的这次机会给了刘备发展的时间,眼看着刘备的势力日益壮大,曹操只能后悔自己当初的犹豫。
宽以待己虽然曹操性格里有犹豫不决的一面,但在制定和执行规矩这块却是直接果断。
年轻气盛时的曹操靠着家庭背景能硬气地对抗贪官污吏,以强硬的手段维护自己立下的规矩,成长为统治者的曹操就更加有管理手下的底气。
自古以来,军令如山,想管好军队就必须有硬性规定,对待违反军令的人不能轻易放过,“违令者斩”往往起着杀一儆百的效果,就算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也能轻易明白遵守军令的重要性。
曹操的军队自然也有必须要守的规矩,对待违令者他一向是果断下判决,所以他的手下再蛮横也会乖乖遵守规矩。
而想要上下同心,让手下忠心,统治者在定下规矩后需要以身作则,带动手下人自觉遵守规矩。
曹操的确有注意这一方面,他立下的军规并不过于严苛,目的只是整顿军中风气,同时树立军队正面形象。
其中有一条军规就是不得踩踏麦田,哪怕只踩坏一根麦子也要按违令处理。
因此,在军队途径麦田时,所有士兵都是下马步行,小心翼翼地拨开挡路的麦子,生怕自己一不留神踩坏麦子。
可有一次曹操的马受惊踩踏了麦田,众目睽睽下他不可能当做这件事没发生过,但他也不可能真的按军规自刎。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不适用的,在曹操这里同样不适用。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对一个人来说意义重大,于是曹操就想出了割发代首这一招,用头发给手下一个交代。
这个处理方式有人赞同,也有人不满,毕竟头发再重要也比不上一条人命的价值。
士兵们心里多少明白统治者有特权,没有和他们一样受军规处罚的可能,但明白是一回事,心里不满也是真的。
其实曹操如果愿意受些皮肉之苦来表现军规不可违抗,而不是不痛不痒地只割个头发,相信对他不满的人会大大减少,还能起到凝聚军心的作用。
可曹操待人待己的标准并不同,他能因为自己的疑心处死对他忠心耿耿的手下,能对他人做严格要求,到了自己却宽容以待。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任是相互的,统治者与手下虽然是上下级的关系,但这从属关系也需要以信任为基础来维系。
没有人能忍受自己的上司每天猜忌自己,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言行会惹来杀身之祸。
所以在曹操长期的多疑猜忌下,他的手下里有了一些产生异心的人,尽管表面上服从他,但不再心甘情愿地为他冲锋陷阵。
军心不稳,加上错失良机,曹操的争霸之路的巅峰最终停留在他统一北方的那一刻。
他一生追求的天下统一直至他病逝也没能实现,他寄予厚望的继承人没能守住他留下的基业,他生前打下的江山,建立的政权都在他死后被生前的得力手下司马懿所侵占。
到最后曹操留在世间的,除了遗憾就是骂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乱世枭雄是在毛主席对他做出正面评价后。
毛主席在指出曹操缺点的同时,同样也列举了曹操的功劳,而不是只看见了曹操的不足之处。
尽管曹操有着奸诈、狠辣的一面,但他的功绩也不该被缺点被掩盖。正如硬币有着正反面,评价曹操当然不能忽略他好的一面。
虽然他没有统一三国,但之前将重心放在北方的曹操结束了北方地区的混乱,使北方地区得到了统一。且有了霸主之心的曹操对自己占领的地区很是上心,而不是占领后就抛之脑后。
亲身经历了官场腐败的黑暗后,曹操心中的理想国家绝不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因此,他肃清腐败的心愿不变,少了许多限制,掌握实权的曹操借汉天子名义颁布种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腐败。
而曹操明白想要得天下,必须要有百姓的认同,失去民心的政权得不到存续,黄巾军起义就是一个例子。所以他在整顿腐败之风之余,也不忘关注民生,知道民以食为天,才那样强调保护农田。
在曹操掌权期间,为了解决饥荒,恢复经济生产,他不但颁布法令扶植农耕,还修建水坝改善农耕条件。
并且他以身作则不穿华裳,吃穿用行都以廉洁为主,纠正东汉形成的好奢华铺张的不良风气。
以上种种,说曹操是为了得天下作秀也好,说他虚伪伪善也罢,无论他的出发点怎样,他做的这些事都实实在在起到了造福百姓、打击腐败的积极作用,因为他颁布的政策而受益的百姓不在少数。
毛主席欣赏曹操的诗词,也认可曹操的能力,所以他这样评价曹操:“他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军事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
没人能要求所有人的想法一致,但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毛主席脱离了当时对曹操的主流看法,他不要求所有人改变对曹操的评价,只是将自己看到的有功有过的曹操展现给大众,让大众不再那样片面地看待这个“治世能臣,乱世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