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联合作战中的空中战役与轰炸机

枯坐的高月 2024-11-05 09:50:27

开篇先说两句题外话。

其一是去年底和今年初,在下曾在这里多次预言俄乌冲突大概率将在今年11月结束,在下的理论依据是高技术现代战争的特点,如果不能在战争初期决出胜负,那么在战略相持阶段,考验的就是双方的战争潜力。继承了全面对抗北约的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国,相较于在西方蛊惑下,以“自毁长城”的方式全面“北约化”而尚未完成接轨的乌克兰而言,具有相当的战略优势——尽管俄军在战场上依然暴露出许多问题,但俄乌冲突既然被普京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那么,我们就不能用全面战争的角度去看问题。

现在看,冲突虽然并未如之前预料的在11月结束,但是从实际趋势看,乌克兰要挺过这个冬季,已经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而且乌克兰及美西等支持者的内部,也已经出现瓦解分化松动等矛盾重重的迹象,因而可以说,总体上,并未出乎预料的范围之内。对此,在下比较欣慰,因为至少没有虚耗之前诸位的阅读本号文字的时间,每次写公众号之初如履薄冰的忐忑,总算找回了少许自信吧。

其二,是这次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在加沙清剿哈马斯武装的地面行动中,这支在历次中东战争中都着力强调步坦协同战术的地面部队,在加沙这种复杂的城市环境下,这一经典战术的表现,出乎意料地让大多数军事爱好者大跌眼镜,号称“中东猛兽”的“梅卡瓦”主战坦克,屡屡被哈马斯游击队员打得落花流水,呜呼哀哉。由此可见,现代城市这种新型的地理环境,对战术行动的影响,实际上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已然成为现代战术研究中,不可回避也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无比残酷的巷战中,坦克面临四面八方的立体威胁,而谈装甲车的态势感知能力,使他们变成了一个个缩头乌龟,没有巧妙地步坦协同,坦克装甲车的处境堪忧。

现在言归正传。话说前一阵子,外媒发布了美军B-21“突袭者”新型轰炸机成功试飞的图片,在新闻中称其为“第六代”战斗机。由此,一众军迷们更加热切期待我们空军“轰-20”的消息。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后发制人”,从我们当下的技术储备和制造能力判断,还养在闺中人不知而羞答答的“轰-20”,会不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已在下看来,“轰-20”多多少少在技术上比之这位“豆腐西施”B-21,会有所超越。

如果说B-21是“第六代”战斗机,那么,“轰-20”一出世,说不定就站在了“六代半”的起跑线了。而在下在这里要说的是,所谓的“第六代”战斗机,这次以轰炸机的面目出现,或许并不是巧合——在导弹、无人机满天飞的时代,轰炸机以引领最新技术的姿态出现,颇耐人回味。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现代联合作战所谓现代联合作战,只是沿袭常用概念的说法,最新的概念,总体上应该概括为“网络中心战”。眼下西方媒体眼花缭乱地冠以“多域战”“马赛克战”“全域战”等等名号,也都不过是表述基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唯同的就是基于数字化电子技术而构建的、数据化联合的网络化战场及战争。其主要特征或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协同交战能力(CEC系统)”和C4ISR(指挥控制)系统,当然,未来还要包括人工智能(AI)技术的嵌入式应用——更多具备自主化攻击能力的武器装备参与到网络化战场中,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的战场规则,而大显神威。

▲动态通信组网使技术分散的作战单元聚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现代联合作战较之于早期联合作战,最主要的或革命性区别,在于指挥通信和控制技术上,过去应用的最先进的技术是无线电模拟信号技术,而现代及未来,应用的则是数字化电子信号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嵌入式人工智能技术。这就像我们过去最先进的联络方式是电报和电话,如今,我们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哪怕远隔重洋,都可以实现实时的情景共享,而且还包括电报、电话时代无法想象的诸多电子服务。试看俄乌冲突,只需要应用一个民用的手机定位,几分钟后,就会有长了眼睛似的炮弹、导弹、无人机乃至航空炸弹,将定位的这个圆点,夷为寸草不留的平地。——这就是以网络中心战或电磁频谱战为特征的现代联合作战概念。制空权仍然是现代联合作战的主动权所以,以数字化电子通信技术为中心的现代联合作战,制电磁权就是制动权,失去了电磁频谱优势,就会变得“半身不遂”,进而被降维打击。然而,无论是未来四维的电磁频谱空间(或更高维的智能空间)争夺,还是之前三维的空间争夺作战,主战兵器的性能,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到完全超出我们可以想象范围的迹象,但是,因为数字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则将使得一些主战兵器的能力及应用范围,提供给我们超出惯性思维范围的新战法,颠覆惯性思维中的战场规则,因而,一场新的军事或战场革命又将拉开更深的帷幕——多维立体的军事行动,已然开始全面深入地浸入战场的方方面面。

▲B-21主要部件性能(图片来源:Air & Space Forces Association)以现在军事技术发展而言,或者以军事技术的发展规律而言,现代联合作战的主动权,依然取决于制空权。无论是机动能力,还是投送能力,空中打击依旧是最佳选择。只不过相较于以往,现代联合作战中空中优势的获得,需要更复杂的技术和战术罢了。

然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空中优势并不完全等同于制空权。例如,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尽管美国空军始终都拥有不对称的空中优势,但是,中朝军队和北越军队,依靠地面防空火力,也曾取得过局部的制空权,因而对美军不对称的空中优势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做到了有效的抵抗。而在最近的这场俄乌冲突中,整体军事实力处在弱势的乌军,因为在美系的支援下,拥有局部的信息和防空优势,也曾大大限制了俄军特别军事行动空天军的行动,进而达成了迟滞俄军完成特别行动的战略目的。再看这次巴以冲突,以军在加沙地带拥有绝对的空中和地面优势,但对以地道战应对的哈马斯武装力量,打击能力也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造成的大量品茗的附带伤亡,使得这次军事行动,在道义上变成了大屠杀。

以上战例均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充分体现现代联合作战特征特性的空中战役本身,在联合作战中具有关键作用,但是,制空权或空中战役的复杂性,也是显而易见,容不得狂妄自大,更不能肆意妄为。

矛与盾:穿透性轰炸如果说空中打击是矛,那么防空系统就是盾(美国海军“伯克”级驱逐舰上以防空为主的作战系统叫“宙斯盾”系统,并非心血来潮毫无所指),而这对矛与盾的较量,也就成为始终贯穿于现代联合作战中空中战役的一条主线——当然,这里所说的现代联合作战中的空中打击(空袭),实际上就是联合火力打击的主要部分,而防空战役当然也是指空天一体化联合作战——美国不断强调并加强的战区及国家一体化防御系统,说明他们对此深解其义。

现代空中战役,首先就是穿透作战,无论是近距离战术协同的火力支援,还是战役战略级的大轰炸,如果无法破坏乃至摧毁对手的防空系统,要达成目的,以现代防空技术(尤其是雷达技术)的先进水平而言,所谓的空中优势并不具备绝对优势,其代价或是难以承受的——最近的这场俄乌冲突中,因顾忌对手的防控系统,俄罗斯战术空军的使用大大受限,就是很说明问题的战例。

其实,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口碑炸裂的美国空军,之所以能够以牛刀杀鸡之势吊打伊拉克和南联盟空军,凭的也是混合型战术(情报、电子压制及反辐射弹药等)优势,而不是单凭航空技术优势。F117隐形飞机初露锋芒,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但是,开启了隐形技术运用于战术穿透的时代,让现代空军看到了隐形技术在空中战役中的先发优势。所以,现代空中战役,空中力量至少具备烧穿对方防空系统的三大任务或能力——即:精准的情报及实时共享;电子软杀伤;火力硬摧毁——空中火力投送才能顺利地达成战术、战役、战略目的。

如何穿透在现代联合作战的战争初期,能否“烧穿”对手的防空网,对空中战役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除了前边所说的运用三大任务来实施穿透任务的实施、保障空中火力投送外,辅以隐形技术,才能够在与对手防空网的较量中,略胜一筹。因为,在当前的形势下,隐形技术的复杂性及先进性,赋予了隐形武器对大多数国家的“降维打击”优势,尤其是铺天盖地而来的隐形无人机(“协同作战飞机”或“无人僚机”),那简直就是只能有招架的功夫,没有还手之力了。

观察现代航空技术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紧锣密鼓地鼓捣隐形运输机,如果与美国现阶段实验的“迅龙计划”联系在一起,结论不得不细思极恐——未来的空中打击力量,将远远出乎一般人的想象力。现代空中战役,将是全面的稿技术战争!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开发的ALE原型—小鹰(Eaglet)无人机的首次飞行于2022年12月8日从美国陆军MQ-1C灰鹰无人机上发射

以B-52“同温层轰炸机”为例,当其与B-21和隐形战略运输机协同,经过远程机动后,在某一预定区域先由隐形运输机释放隐形无人机蜂群及防区外隐形巡航导弹,实施第一轮打击,紧跟其后的B-21,进行重点清除,最后B-52轰炸机在隐形歼击机的掩护下,释放重磅钻地弹和精确制导炸弹补枪,像伊朗这样的中等军事强国,有招架之力吗?以此为例,第二岛链以内的海域,也不过就是我们“六爷(轰六)”闲庭信步的天下了。这是因为,我们不仅有歼-20、歼-35,我们还有空警-500和空警-600,在他们面前,美国的隐形技术也不过是些“皇帝的新衣”罢了。

▲隐形轰炸机参与的一系列系统运行可以提高空军远程穿透打击的生存能力和杀伤力(图片来源:米切尔研究所)也许有看官要问,难道弹道导弹是吃素的吗?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例如,当现代步兵拥有了长枪短炮之后,为什么已然要配备匕首和刺刀呢?因为人是活的,各种战场各种情况瞬息万变,在这样的复杂条件下,作为远距离投掷火力的各种导弹,在战术上存在不少局限性。在这种时候,没有什么比空中战役实施的火力打击更灵活恐怖的战术了。所以,空袭,穿透性轰炸,依然是最灵活的威慑力和破坏力,制空权与制电磁权的协同,还是主宰战场的王者。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