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孩子皮肤过敏,至今让我心有余悸。孩子的皮肤过敏不是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在一岁多时的2001年6月份,我们夫妻带着孩子去了我的二姐家,乡下地域辽阔,房舍也宽敞,仅仅是屋里的地面都是些高低不平的土地面,灰尘多一些。因为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并没有觉得卫生条件会有什么影响。
本打算在二姐家住一段时间。记得我们是6月13号去的,15号上午,我们正在村庄外面的小树林里玩,儿子突然嚷着:“我身上真改(方言,意思是一直或持续的)痒。”
我一看,儿子正在不停地挠。挠过的地方,一岭一岭的,一摞一摞的起疙瘩,眼看着像暴风雨来临之前天边的乌云一样迅速蔓延至全身。
二姐家也找不到止痒类的药物。
“不行,俺得赶紧回去。”我跟二姐说着,妻子就去收拾孩子的衣物、餐具等用品。
回城以后直接去了一家皮肤科诊所,注射一支小针,包了两天的西药。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万万没有想到,这才是噩梦的开始,往后的日子,时不时会出现一阵瘙痒,每年的五到十月间尤为严重。直到2004年9月份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成了县城多家皮肤科诊所的常客。无极膏、息斯敏、皮康王、地塞米松软膏等止痒类药物成了我们家触手可及的常备药物。
每一次发病期间,轻者打一支小针,包两天内服药,买一支外用药膏。有一次严重到挂吊瓶。每一次复发不仅仅是奇痒难耐,我还发现,在服药期间,孩子的身体是停止生长的。
从我女儿出生以后,我就在门口廊檐下的水泥棱柱上定期不定期地用粉笔标出她的身高(赤脚测量厘米数)。女儿六岁那年,我家搬到现在的住处,我就把那边水泥柱上的数据抄过来,在这边廊檐下的水泥棱柱上继续记。儿子出生时,房子已经翻修了,我就在外面的白墙上用铅笔做标记。我给孩子测量身高是每月一次,脱掉鞋袜,踩在一张白纸上,头顶一把直尺,一端抵着墙面,保持直尺水平状态,再用铅笔沿着直尺下边缘在墙上画出一道横线。但平时只是用笔划个印迹,不做详细记录。然而,每年必有一次划有横线,写有日期和厘米数的墙上记录。
孩子的生长记录
如图,我们门口的墙壁上清晰地显示:
2023 05 13 177cm
2017 04 28 175cm;
2016 05 04 174cm;
2014 10 01 172cm;
2014 05 26 170.5cm;
2013 05 03 166cm;
2012 04 30 156cm;
2011 05 01 148cm;
2010 05 05 144cm;
2009 05 02 139cm;
2008 05 02 133cm;
2007 05 02 128cm;
2006 05 02 122cm;
2005 10 29 118.5cm;
2005 05 02 113cm;
2004 05 02 108cm;
2003 05 02 98cm;
2002 05 02 89cm;
2001 05 02 75cm;
2000 03 29 49cm;
中间还有没有标记日期和尺寸的铅笔印迹,这就是儿子每年的身高记录。除了2015年和2018年以后五一前后我不在家没有给儿子测量身高外,其余年份,多在五一前后标注有儿子的身高。所以我知道,凡是儿子生病吃药的时候,当月是不长个子的。
县城里几个皮肤科诊所的医生们无一例外,都说儿子得的是“荨麻疹”,可也都是暂时止痒,就是避免不了反反复复。因为首次出现大量起疙瘩是在村边的小树林里,所以我一直怀疑是对植物的花粉或者枝叶上的刺毛过敏引起的,几年里没有敢带孩子再去过田野。后来我在网上搜索一下关于皮肤瘙痒的病例,逐渐意识到孩子的皮肤极有可能是对什么东西过敏引起的。究竟是对什么东西过敏呢?咨询医生时,医生说,需要检测过敏源。
据医生介绍:“平时比较常见的过敏源有花粉、粉尘、螨虫、油漆,以及一些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等等。但我们县没有检测过敏源的设备,要检查过敏源,至少要去驻马店。”
2004年9月23日,我们夫妻带着孩子去了驻马店中心人民医院,花了170元检查了一次过敏源。结果显示孩子对化纤、螨虫、海鲜鱼虾类、动物毛等多种物质过敏。对花粉等并不那么敏感。
知道过敏源以后,我们回家首先把孩子的衣物、被褥、床单全部换成纯棉的,远离化纤布料;吃饭时尽可能不吃或少吃鱼虾类;注意卫生,谨防尘螨;远离小狗小猫等动物。渐渐地身上常起疙瘩的现象就不多了。
《百家作文指导》杂志版出的六篇文稿后面,附有一段编者的话是这样写的:
老师经常讲,为了写好作文,要注意观察生活,应该留心看,留心听,留心体验,这是不错的。但这种说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似乎“生活”本身离我们有一段距离,观察就是“向外”的,只是去听别人的话,去看别处的事情。其实,自身的阅历、体验,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一部分。这里推出的“闫津溥专版”,除第一篇属于“向外”的观察外,其余都是“向内”的自己的生活。其中《门后没有埋小坛》、《记一位老师》、《奶奶糊涂了》三篇,或转述悲惨的往事,或记录不愉快的经历,或写真比较残酷的人生,在以明亮底色的小学生习作中,在以颂扬为基调的大环境下,显得颇为“另类”。其实,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它们总是被有意或无意地遮蔽起来,所以这样的习作便难得一见,也就更加可贵。
后续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