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55万大军驻防华北,为啥轻易献出北平城,事实证明太高明

博惠评历史 2024-07-18 07:37:05

傅作义是一位很优秀的军人。

但他却又不是纯粹的军人,他有拳拳爱民之心,解放战争时期,他的部下有人闯入街市,仅因拿了日军遗留下来物品,便被傅作义下令枪毙。

在他治下的百姓,日子过得也相当不错。至少,不会出现官军欺民的现象。

傅作义在国共双方,都有着不菲的评价。甚至在战史中,有着大量喜欢他的粉丝,说的更加直白一点,这人自带魅力。

我们评价一位军事家也好,或者评价一位政策,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十字架”识人法,最为精准。横向我们可以评价他的忠孝礼义廉耻,纵向我们可以评价他的为国、为民、为己之自我理想。

他显然是一名合格的军事家,或是一名合格的政客。

阎锡山时代,傅作义所部是晋军麾下的模范部队,涿州守城,他一战成名,张学良为之惊叹!

日军侵华时代,阎锡山眼看傅作义势大,有脱离晋军序列的迹象,便在日军大举进攻山西的时候,命令傅作义孤军守护太原,想要借助日军之手废掉傅作义。

奈何,傅作义在周恩来的力劝下,并没有像以前那般死守太原,为傅作义日后的崛起埋下了最大的伏笔。后来,傅作义因饱受阎锡山排挤,引兵出家,来到了绥西河套地区,竟然发展出了五万大军。

傅作义也从此脱离晋军序列,成为塞北独树一帜的劲旅。当然他还有个更为响亮的名号:晋绥军。

这支拥有晋军血液,又拥有绥远子弟血液的新造劲旅,在傅作义的调教下,无论是日本人,还是阎锡山,都拿他无可奈何。随着傅作义在塞北地区的诸多传奇战役,如百灵庙大捷,蒋介石似乎也看到了压制阎锡山的希望,在中央报社上面大力称赞傅作义,什么诸如“为国干城、气壮山河、战史流放、史迹昭垂、万世不磨”等绝顶赞美词纷纷见报。

傅作义这位出身晋军,而又脱离晋军自创晋绥军的非嫡系杂牌将领,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

那时候,蒋介石其实将他视为制衡阎锡山的绝佳法宝。当然,傅作义的脱离晋军,自成一脉的事情,也的的确确伤害到了阎锡山,阎锡山可谓是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他早早被日军吞了去。

只是,阎锡山的这种念想一直到日本人投降也始终没有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傅作义以非嫡系身份入主北平,成为封疆大帅,这没有盖世神功,他一个杂牌军将军,蒋介石断然不会把他扶上如此高位。

1946年,他先是以围魏救赵之法,解决大同危机。随即又奇袭张家口,占据晋察冀首府,一跃成为全国战场最风光的军事主帅。

晋察冀根据地从此被一分为二,并彻底断了和东北的联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晋察冀野战军都是被傅作义压着打,基本没有还手余地。这显然和当时中央所制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大战略背道而驰。

但没办法,傅作义就是如此刚猛。整个华北战场,几乎没有哪支军队敢轻易对傅作义下手,甚至要专门绕过他去打河北的孙连仲。直到孙连仲麾下兵团被啃干。

毫不夸张的说,华北战场之所以最后倒了。东野入关当然是致命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就是蒋介石在河北、北平地区的嫡系部队打得太窝囊,傅作义在自己防区之外的救援也是爱救不救的状态,直接到了华北局势开始恶化。

到了辽沈战役进行时,外围孙连仲所部可控制的石家庄核心要地丢失,傅作义的部队仍旧牢牢控制着西至归绥,东到天津,南至保定,北至承德的广大地盘。

这种状态一直维系到了东野大军入关。他一直不想看到的城下之盟,终于还是要真正的开始面对了。

城下之盟。

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略带侮辱性的成语,我想,没有任何一位名将愿意在他煌煌一生中,搞一件这种事情。

遥想几十年前,傅作义所经历的每一次城下之盟,都会成为他辉煌的军功。他的军旅生涯,也离不开她的每一次守城之功。

而今,位处紫禁皇城下,他的抉择,事关忠诚和良知,他不忍背叛蒋介石,更不忍六百余年的紫禁城毁在炮火之下。

他很纠结,也很无奈。

在傅冬菊的回忆录中,她说父亲和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是冒着三个死来做这件事的。第一,几年来我不断向部属讲‘敌军’的话,而今我秘密地来个180度的转变,他们如果想不通,会打死我;第二,这件事如果做不好,泄露出去,蒋介石会以叛变罪处死我;第三,也可以按战犯处死我。

但深明大义的傅作义也说了一句关键的话:“只要民族能独立,国家能和平统一,咱们还希望什么?”

六百年的皇城北平,在他一言九鼎之下,得以完整保存。

毛主席、周恩来敬重他,阎锡山惧怕他,蒋介石信赖他。

甚至就连当年被他折磨的窝窝囊囊的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俩,都不由得对他伸出大拇指。其实,傅作义对女儿说的那番话,本质上就是他心里面最想说的话,应该也算得上是他对自己此生的一个总结性评价。

解放战争期间,他是蒋介石足以信赖的北线名将,不仅作战北部战场,还经常抽兵增援东北战事,他献出北京城,心里面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觉得对不起蒋介石的。

其二,他觉得对自己麾下的兄弟,有那么一点对不起。这些曾经陪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未来的前途命运如何,他当时恐怕也无从知晓。

其三,他自己的命运如何,他自己也无任何底气觉得自己能够全身而退。毕竟身处那个时代的洪流之中,又位处不同的敌我阵营,单凭献出一座城市,就想着全身而退,那未必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他最想不到的事,我们党、我们军给了他无上的大度,生生将他从时代旋涡中脱身而出。

这应该也是傅作义幸运的地方。

11 阅读: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