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西医不敢收的癌症病人,我这里全收!”
40 年前,一位老中医公开叫板所有西医。不仅震动了整个医学界,还挑起了中医和西医的较量。
很多人认为他就是一个为了博眼球不择手段的庸医。
这位老中医究竟是谁?为何如此嚣张地挑衅西医?
他真的能治好这些癌症患者吗?
亲眼见证中医的神奇潘敏求的爷爷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老中医,他自幼便在爷爷的诊所里长大。
与其他孩子不同,潘敏求的童谣不是那些流行的儿歌,而是爷爷口中的中医顺口溜。
这些顺口溜,爷爷常常在闲暇时念给他听,潘敏求虽然当时并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他却把这些顺口溜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真正让他对中医产生兴趣是因为观摩了爷爷的治病过程。
有一天,一位喉咙生病的病人来到诊所求医,潘敏求好奇地跟在爷爷身边,看着他如何为病人诊治。
爷爷先是仔细询问了病人的症状,然后从药柜中取出一种名为“蚜泥婆”的药材。
潘敏求惊讶地发现,这种药材竟然是他平时在水缸边经常逗弄的小虫子(学名“蛞蝓”),非常常见。
爷爷将“蚜泥婆”焙干碾成粉末,再加入几味简单的药材,调制成药粉,让病人服用。
几天后,病人的喉咙病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潘敏求。
他从未想过,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小虫子,竟然有着如此神奇的药用价值。
这次经历让潘敏求对中医的兴趣更加浓厚,他开始主动向爷爷请教各种药材的用途和功效。
爷爷见他如此好学,便耐心地为他讲解,潘敏求也因此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潘敏求对中医的热爱愈发强烈。
196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中医学院。
在学院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医典籍,钻研各种医术,毕业后,潘敏求继承了爷爷的衣钵,成为了一名中医师。
他们不收的病人我收在我国,长期以来,肿瘤治疗主要依赖于西医的化疗手段。
尽管化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其过程极为痛苦,且患者的生存期往往有限。
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如恶心、脱发、免疫力下降等,使得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饱受折磨。
尽管如此,化疗仍然是主流的治疗方式,直到国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医,寻求更为温和且有效的治疗途径。
在这个背景下,已经从业十几年的潘敏求被委以重任,开始筹建了湖南省第一个中医肿瘤科,誓要填补中医在肿瘤上的空白。
面对癌症晚期患者,他们开始探索中医治疗肿瘤的道路。
潘敏求深知,中医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现代医学中尚未得到充分认可,尤其是在肿瘤治疗领域。
他坚信中医的独特优势,决心用实际行动证明其价值。
1984年,潘敏求公开挑战西医治疗癌症的传统模式,接收其他医院不收的癌症病人。
这一举动震动了整个医学界,引发了中西医的激烈较量。
潘敏求和他的团队对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组的一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放化疗组。
这一结果不仅震惊了医学界,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
潘敏求的成功并非偶然。
他深入研究中医典籍,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开发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类型癌症的中药方剂。
这些方剂不仅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还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这些患者的康复,不仅证明了中医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也打破了西医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垄断地位。
潘敏求的实践,为中医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无数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而且中医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价格亲民。
10元古方救治濒死病人在医疗界,高昂的医疗费用一直是普通百姓的心头之痛。
一旦遇到重大疾病,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疗费用往往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而潘敏求仅用10块钱就拯救了一位濒临死亡病人的生命。
十几年前,长沙市的一家医院里,一位中年男子因亚急性肝坏死陷入了生死边缘。
他的病情迅速恶化,呕血不止,生命垂危,面对这一罕见且危急的病例,长沙市紧急召集了专家进行会诊。
然而,尽管专家们竭尽全力,却始终无法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病人的情况每况愈下。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一位资深中医潘敏求的名字被提了出来。
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医是出了名的见效慢,像是这种紧急的情况,往往还是西医的作用更大。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还是联系了潘敏求,潘敏求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火速赶往医院。
他仔细观察了病人的症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决定采用中医古方进行治疗。
潘敏求根据中医理论,开具了一副“温中补气止血”的药方,这副药方的成本竟然不到10元钱,让在场的西医专家们感到不可思议。
更令人震惊的是,病人服用这副药方后,仅仅一剂,严重的出血症状便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一神奇的治疗效果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不仅是普通病人,就连其他的专家也对潘敏求的医术赞叹不已。
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医的神奇力量,一副成本仅10元的中药,竟然能够挽救一个濒死病人的生命。
潘敏求的这种独特能力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
早在1978年,他就开始了一场横跨全国的医学探索之旅。
他跑遍了80多个县区,不辞辛劳地收集了上千个治疗肿瘤的秘方偏方。
这次经历不仅丰富了潘敏求的医学知识,也让他深刻理解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他将这些民间智慧与自己的临床经验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
正是这种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潘敏求能够在面对棘手病例时,总能找到出人意料而且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80多岁仍坚持坐诊除了临床实践,潘敏求还致力于中医知识的传播和系统化。
他主编的《中华肿瘤治疗大成》填补了中医治癌系统书籍的空白,为后来的中医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这本著作不仅集合了潘敏求多年的临床经验,也融入了他广泛收集的民间秘方,是中医治癌领域的一座里程碑。
潘敏求在中医治癌这条路上的成就有目共睹。
2022年,他获得了“国医大师”的最高荣誉,这是对他一生贡献的最好褒奖。
这个荣誉含金量很高,整个湖南也仅有四位。
然而,荣誉并没有让这位83岁的老人停下脚步。
尽管早已过了退休年龄,潘敏求仍然坚持工作在医疗第一线,每周都会安排时间坐诊。
医院原本考虑到他的年龄,只为他安排每周半天的坐诊时间。
但是,惦记着患者的潘敏求总是主动要求增加坐诊时间,在他看来,只要还有一分力气,就要继续为患者服务。
潘敏求的诊室永远是人满为患,作为知名专家,他的号总是一号难求。
但是,潘敏求从不因此而怠慢病人,在他这里,永远是最急需帮助的病人优先,谁也不能搞特殊。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情况紧急的病人,考虑到对方后续还需要复诊,潘敏求主动告诉病人,即使挂不上号,也可以直接来找他。
这种医者仁心,让许多患者感动不已。
即使在83岁高龄,潘敏求仍然没有停止学习和传承的脚步,就在今年3月,他又收了一位新徒弟。
潘敏求深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他希望在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将毕生所学尽可能多地传授给下一代中医人才。
潘敏求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医者的传奇,更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缩影。
他用一生的实践证明了中医的价值,也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医者应有的品格——精进不休,仁心仁术。
在当代医疗体系中,潘敏求的事迹无疑是一盏明灯,指引着中医药事业的未来方向。
参考资料:
【1】大众卫生报 湖南在线:《中医治肿瘤 湖湘第一人——访中医肿瘤专家潘敏求教授》
【2】红网:《我的师父是国医|潘敏求》
【3】湖南文明网:《潘敏求:八旬教授五十年如一日坚守临床一线》
【4】华声在线:《国医大师潘敏求:书写中医药对抗肿瘤的传奇》
【5】湖南日报:《赓续中医薪火,拜师志在传承》
【6】人民咨询:《国医大师潘敏求:医乃仁术,德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