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两年,《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的背景

风车说历史 2024-06-29 20:10:43

原中俄分界线外兴安岭

背景:

十七世纪,清康熙年间,与侵入边境的沙皇俄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北方东段的边境线。

时间进入到十九世纪,沙皇俄国政府早已不满足于尼布楚条约所限定的国界范围,他们对外兴安岭以南的中国黑龙江地区图谋已久。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中国与英法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力衰弱,俄国更是加紧了侵略的步伐。

1853年(清咸丰三年)开始,俄国派出海军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下游地区,建立军事据点。不久,俄国调遣大批军队侵入黑龙江中游和上游地区,在黑龙江沿线实施军事占领。

1856年(清咸丰六年),英、法又在俄、美等国的支持下,为了在中国获得更多的侵华利益,发动了新一轮的侵华战争。

两份条约割地

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沙皇俄国看到中国已经深陷战争无法自拔,即刻派出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以黑龙江区域的军力相威胁,逼近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割走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地区共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区。

《中俄瑗珲条约》开始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不予承认。到了1860年(清咸丰十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彻底失败。失去保护国家利益的资本。被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将外兴安岭以南至黑龙江,乌苏里江以东,共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全部划给俄国所有。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