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最大的捡漏事件(4)

友爱叶子画 2024-10-11 01:08:10

1925 年 4 月 9 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签订已逾五年。彼时,由段祺瑞掌控的中国北洋政府外交部,意外从法国驻华公使玛德处收到一份极为蹊跷的照会。

1920 年 2 月 9 日,美、英等九国在巴黎签订关于 Spitzberg 地方的条约。末款末条规定,本约正式批准后,法国政府将邀请第三国加入,以通知法国政府为实行加入之法,并由法国政府告知其他签字之国。

此条约经签字的九国正式批准后,我国遵照政府训令,特送贵国政府一份与原文无异的抄本,诚邀贵国参加该约,盼贵国见复,不胜感激!

附件为照会后的内容,其中包含《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法文版本,此版本共计 11 页。

这份照会经由外交部进行翻译后,由外交总长沈瑞麟郑重地呈递给了段棋瑞。老段阅毕后顿时慌了神,直言你们外交部的翻译根本没起到作用,仿佛是做了无用功。

能否首先进行一番翻译呢?具体而言,就是将特定的内容或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以实现准确的理解和沟通。

那九国所签订的条约,与我们中国又有何种关联呢?难道会对我们中国产生影响吗?这其中的缘由究竟何在?

Spitzberg 究竟处于何地呢?它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存在,隐匿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让人不禁想要探寻它的踪迹。

如今的法国人究竟意欲让我们去做何事呢?他们的意图究竟何在?这一直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需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动机与目的。

沈瑞麟经过 11 天的深思熟虑,郑重地表明,仿佛他们是要给我们赠予一块土地呢?

老段言道:“别做那美事啦!所谓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若非是骗人的圈套,便是暗藏的陷阱。”

他们若不侵占我们的土地就已十分难得,又怎会主动送上一块地呢?我从未敢在这方面存有幻想。

也别去怪段祺瑞那副仿佛患了迫害妄想症的模样啦,毕竟就在前不久,法国政府刚刚狠狠地坑了他一次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后,法国虽为战胜国,却实则是惨胜之局,人口锐减 500 多万,近乎消逝了一代人。战后的法国国内一片破败,物价疯狂上涨,货币大幅贬值,法郎的实际价值曾一度仅为纸面含金量的三分之一。

当绅士陷入极度贫困之时,其原本的优雅形象便会逐渐消散,不经意间便流露出了如同流氓般的丑恶嘴脸。

1921 年初,法国精心策划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外交圈套。它先是果断决定,要把《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庚子赔款未付部分退还给中国。退还款在代偿中法实业银行相关款项后,将全部用于推动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

中国政府未曾料到,竟会遇上吃斋的土匪。得知此情况后,政府十分欣喜,未仔细审视法方要求,便急忙应允下来。

当法国着手结算中法实业银行股本之际,中国政府大惊失色,原来法国宛如患了精神分裂症,竟自行玩起货币双轨制:计算庚子赔款余额用法郎,而计算中法实业银行应缴股本时却以在法国国内从未流通过的所谓“金法郎”为货币单位进行计算。

依据法国所设定的货币汇率,中国白银(海关银)的 1 元能兑换 14 元法郎,然而仅能兑换 4 元“金法郎”。经仔细计算,法国应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不足 4 亿法郎,而中国政府需缴纳的中法实业银行股本却达 7 亿多法郎。

别再提及余款用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之事了,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中国政府反而欠着法国政府白银 2000 多万两,这与所传情况大相径庭。

由于法国政府对《辛丑条约》进行了刻意的歪曲解读,在让中国政府支付差额时,规定必须为庚子赔款中“金法郎”与法郎的币值差支付贴息,这一番汇率操作,使中方的支付额竟增大了三倍还多。

原本承诺的退钱事宜,最终却出现反转,竟变成债权人欠债务人白银 6500 万元。法国人谋划的“金佛朗案”,堪称国际金融诈骗行业的崭新高峰。

中国人或许不善言辞,难以确切指出问题所在,但这结果即便愚钝之人也能察觉是遭了算计。所以,历届北洋政府在面对法国的威逼利诱时,始终坚守底线,不曾回应对方。

直至 1922 年,借中国国内直奉战争之混乱局势,法国果断直接扣押了本应交付给北洋政府的部分“关余”及“盐余”税款,总计达白银 2360 余万元。

此招釜底抽薪,若换他人掌管北洋政府,或许只需勒紧裤腰带忍耐便能度过,然而对于段祺瑞来说,却简直如同要了他的性命一般。

段祺瑞身为皖系领袖,其嫡系武装于 1920 年直皖战争中损耗殆尽,他也因此下台,随后在天津度过了四年时光。

在 24 年北京政变后,段祺瑞得以重新掌控北洋政府,实则是奉系张作霖、直系冯玉祥与广东革命政府这三方相互达成妥协的产物。

对于那如同光杆司令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执政”来说,关税收入乃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倘若没了这一大笔钱,别说重新组建武装、夺取实权,自己随时都可能遭手下军人“武装讨薪”,能否保住性命都难以预料。

处于这般巨大的压力情境之中,即便心中清楚那是毒药,却也不得不采取饮鸩止渴的方式来应对。 这种压力让人心生无奈,明知后果却不得不为之。 在巨大压力的逼迫下,即便知晓是毒药,也只得饮鸩止渴以解燃眉之急。 巨大的压力之下,即便明白是毒药,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饮鸩止渴,以暂渡难关。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即便清楚那是毒药,也不得不做出饮鸩止渴的举动来应对。

段祺瑞在 1924 年再度上台后,即刻与法方开启“金佛朗案”的秘密谈判。历经近一年的协商,双方于 1925 年 4 月 20 日达成秘密协议,法方一次性拨付之前扣押的 2360 万元税款,中方则以逐年垫借的形式,从 1925 年至 1947 年向法方支付 6200 万元“补偿款”。

在“金佛朗案”协议签订前仅 10 天之际,法方向中方抛出邀请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照会。此时间极为敏感,段祺瑞自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仙人跳”与“连环计”之类。

中国有句俗语,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如今法国扣押着段祺瑞的 2000 多万救命钱,他们主动送来照会,若不予以答复,显然是不妥的。

即便再次遭遇欺骗,也必须弄明白“究竟是谁杀害了我,而我又曾杀害过谁呢?”

段祺瑞首先迅速向当时的中国驻法公使陈箓发送急电,要求其即刻前往各国公使馆展开探查行动。

其一,需明晰在国际范畴内,究竟是否真实存在着这样一个所谓的九国公约呢?

二是要弄明白,除了最初签订条约的那九个国家之外,在近期是否还有其他国家被邀请来参与该条约呢?

4 月 27 日,陈箓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英文副本寄给段祺瑞,且已与法文副本作对比,二者完全相符,这足以证明国际上确有此条约。

与此同时,当下已有比利时、西班牙(即日斯巴尼亚)、罗马尼亚、利索尼亚等十余个国家向法国回复函件,表明愿意加入该条约,且正在办理入约的相关手续。

收到陈箓的复电后,段祺瑞的心安了许多,这表明法国的邀请不太可能是“仙人跳”。若要拉十几个国家当“群众演员”演戏给中国看,那成本可太高了。

然而段祺瑞仍旧有些迷惑,这个 Spitzberg 究竟是怎样一个极为寒酸的地方呢?竟让向来贪得无厌、占便宜没够的法国都不愿接手,反而选择了全球范围内的“众人集资”?

若自己同意加入约章,是否会出现法国随后又向自己索要“建设费”之类的情况,且将扣押的 2360 万元税款直接予以冲抵呢?

段祺瑞愈发感到害怕,连忙派人赶赴青岛,向曾完成环球旅行的康有为寻求意见。他深知康有为的见识与智慧,希望能从其处获得应对之策。

康有为堪称“民国之奇人”,一直潜心钻研亚非拉的小国与厉害人物。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在海外漂泊十五年,曾在瑞典购岛,还制定让 800 万中国人殖民巴西的宏大计划。他听闻 Spitzberg 后,向段祺瑞表态此地极佳,岛上资源丰富无需建设,地理位置优越可作移民中转站。

总之,此约承认了荒岛的主权,已成为国际上的一种事实。我国侨民若前往该岛经营各种事业,加入之后便能获得条约保障,进而享有均等权利。

段祺瑞存有“法方若以后以杂项费目来烦扰”的担忧,康有为以政坛老油条般的坦然与狡黠回应道:“税则现今归法人所有,既然是法国依约邀请加入,我方似应与之相同。日后形势转变,情况便会不同。”

简言之,欠钱者即为爷,我们这些一无所有的人还会怕那些拥有财富的人吗?

如今那 2360 万元税款已在法国人的掌控之中,他们言出必行,让我们签署什么,我们便签署什么,毫无异议。

当法国人将钱款归还给我们之后,我们便欠了他们的钱,此时我们便成了“爷”,占据了主动地位。

倘若法国真的以给咱们的岛为契机,企图薅取咱们的利益,那我们大可以将岛归还给他们,以维护自身的权益。

我们绝不会主动给予钱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若有胆量,尽管再来尝试抢夺吧!

段祺瑞听闻此番表态后恍然大悟,即刻命令外交总长沈瑞麟在 4 月 30 日把参加条约的议案提交国务会进行讨论并通过。5 月 7 日,中国政府正式回复法国驻华公使馆,表明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内容极为赞同,且乐意加入该条约。

5 月 14 日,经法国政府许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委派陈箓担任驻法公使,由他代表中国政府接洽并办理入约的相关手续。

1925 年 7 月 1 日这一天,陈箓向中国外交部郑重报告:本公使于今日亲自前往法国外交部进行签押、署名,并加盖图章,正式完成加入事宜。随后进行相应咨复备案,恳请查照。

按理说,事情进展至当前这一阶段,只需段祺瑞在陈箓寄回的条约文本上进行签字并押印,如此一来,此事便可算作办理妥当。

然而,曾被坑得够呛的段祺瑞始终犹豫不决,不愿在条约上签字画押,而是让陈箓持续进行多方探查,务必弄清楚法国邀请中国参与条约的真实缘由。

8 月 26 日,一心盼着促成入约的陈箓费尽心思,给段祺瑞提供了这样一个解释:法国人正在千方百计地“掺沙子”,此解释完全契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你细想,在最初对斯匹次卑尔根问题展开谈判之时,仅有俄国、瑞典、挪威这三个国家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挪威为抗衡俄国,积极“添乱”,从而将原本的三国会议转变为了九国会议。

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签署之际,英法意美四国为抗衡挪威的“事实主权”而主动介入,原本的九国参与变为十八国签约,这可谓是一番精心安排。

在此次修约之际,法国广泛发出邀请,巧妙地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签约国从 18 国扩充至 43 国。只因看到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关系日益紧密,法国为抗衡斯匹次卑尔根问题上可能形成的英美同盟乃至英美日同盟,依旧选择“掺沙子”之策。

之所以选择中国,是因为在亚洲范畴内,除日本外,唯有中国颇具规模。法国为抗衡英美日同盟,拉拢另一个亚洲国家加入,这既合理又符合逻辑。

13 阅读: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