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辑、缉”的右半边——咠,读什么?什么意思?

雪儿浏览文化 2024-11-14 05:44:10

咠,读作qì(读音:气)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咠,聶语也。从口、从耳。《诗》曰:咠咠幡幡”。意思是说:咠,小声耳语。字形采用“口、耳”会义。《诗经》有诗句唱道:“不时亲昵耳语,又不时动摇” 。

《说文解字》截图

南北朝时期南梁黄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编撰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楷书字典《玉篇》中解释说“咠咠,口舌声也”。意思是说“咠咠”指说话的声音。

北宋陈彭年、丘雍创作的语言学著作《广韵》中解释说“咠咠,谮言也”。意思是说“咠咠” 指毁谤、污蔑别人的话。

“咠”字的从篆文字形开始,一直到正楷都保持由代表说话的“口”字和代表听觉器官的“耳”字组成。整体字形表示嘴巴凑近耳朵说悄悄话。

《广韵》截图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 附耳私语声。因为附耳私语通常是说一些坏话,所以又引申为谗言之义,这也是《广韵》中“咠咠,谮言也”解释的由来。晚清文学家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诗曰“ 敖以刚折,群奸咠咠”。便是此意。

现代汉语中“咠”字基本不再使用,仅用于辑、揖、缉等字的声旁。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