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频繁炮轰院士:是勇敢发声还是别有用心?

照理 2024-11-07 03:56:07

项立刚,这位自封的“通讯观察专家”网红,近期再次在舆论场上掀起轩然大波。

导火索:“院士在人工智能领域不应误导公众”

在一次算力大赛颁奖典礼上,项立刚借机发表演讲,高呼“人工智能不应受院士误导”,质疑院士们对产业的了解不足,未能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他还通过“演讲时的拍照留念”、“会后的微信交流”等日常商务互动,试图证明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共鸣。

在长达近千字的评论中,项立刚提出了三大核心观点:

简而言之,一是认为人工智能和算力布局并非院士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二是批评院士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有限,并暗示地方政府在利用院士作为背书时存在不作为;三是指责院士出于个人利益,误导地方政府推进项目。

暂且不论这些观点的逻辑性如何,仅就第一点而言,就存在明显的漏洞。

首先,人工智能和算力无疑属于技术领域,它们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算力的优化都将无从谈起。技术是我们进步的基础。

其次,院士们不仅精通技术,更对产业和经济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是科技创新的推动者,不仅在技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密切关注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市场需求、商业模式有着独到的见解。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他们为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项立刚的第二、三点观点更是缺乏确凿证据的主观臆断。他指责院士、影射政府、质疑国家政策,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如果不听院士的,那我们应该听谁的?

对于这一疑问,项立刚在之前的视频中已给出了答案——“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都不如我”;“中国水平比我高的人可能不超过五个”。

院士“无差别”攻击

浏览项立刚的社交媒体账号,不难发现他与“院士”乃至整个“科学界”、“学术界”都保持着鲜明的对立态度,甚至达到了“无差别”攻击的程度。

对于院士群体,项立刚多次质疑他们的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甚至声称“院士制度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没有实质性意义”。他认为“院士制度是反科学的”,因为“院士称谓背后可能隐藏着看不见的利益,如权力、资源,这导致了腐败”。

不仅如此,项立刚还对一些知名院士进行了尖锐的个人化批评,用“无知”、“无能”、“无贡献”等词汇来形容他们,这种批评方式已经接近人身攻击。

例如,他认为粒子物理学家何祚庥“知识匮乏,不懂装懂,一生都在搞空洞的理论”;数学界泰斗丘成桐“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回国只是为了荣誉和财富”。

对于“科学界”和“学术界”,项立刚更是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他批评说:“科学界最大的热情在于发表论文,而不是解决问题,对产业发展也不了解”;“中国科技要发展,不能靠科学院和高校,他们不可信”;“现在很多高校的研究人员,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发表论文上,这样的研究有何价值和质量可言?”

那么,是什么触动了项立刚的神经,让他如此频繁地发表“金句”,如此“勇敢发声”?

“流量密码”背后的动机

答案可能隐藏在他深谙的“流量之道”中。

项立刚的言论,表面上看似“勇敢发声”,但仔细推敲,却充满了为了吸引关注而刻意制造的争议和话题。他不仅仅是对“院士”、“科学界”、“学术界”进行无差别的攻击,而是对所有他认为能引发公众关注的人和事都进行了无差别的批评。在荒谬的公众情绪和极端群体的推动下,他的言论被不断放大和传播,“流量”也因此源源不断地涌向他。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里,项立刚利用这种非黑即白、偏离客观理性的表达方式,迅速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从而实现了其“赚取流量红利”的商业目的。

如今,项立刚的微博粉丝数已突破百万,他也开始涉足带货领域。无论是抽奖送粉丝、转发别人的好物推荐,还是自己的“良心”推荐,他的微博里充斥着各种五花八门的产品从华为智能产品到按摩仪、大豆纤维被、茶叶、冲鼻器、鱼油、螃蟹等应有尽有。

在舆论场上,真假难辨。我们呼吁大家保持警惕,不要被那些深谙“流量之道”的大V所误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