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老弟苏辙有多牛?为捞哥哥差点当皇帝,苏辙:我太难了

念桃说历史 2024-01-22 05:42:16

中国封建社会先后经历了两千多年,不仅是在时间上的跨度,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朝代的兴盛和灭亡,在这一段时期之内,政权更替时常发生,但精致的文化素养却是一直在累积和延续的,比如不断丰富的文学体裁和形式。

先秦时期呈现井喷的“诸子百家”,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艺术形式,到了汉朝时期,出现了赋,随后的大唐盛世,出现了唐诗,这种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的文学形式是全新的题材,但拘泥于句式和韵脚,直到后来宋词的出现让文学变得不拘一格。

婉约派以李清照为代表,豪放派的主要任务就是“东坡居士”苏轼,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展现思念的千古名句,随后出现的佳作也让苏轼名声大噪,人们不知道的是,其实他的弟弟苏辙同样成就非凡。

或许是哥哥的光芒太过耀眼,但弟弟苏辙的才华同样不容忽略,他曾为了捞哥哥苏轼,险些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苏辙与苏轼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不只是这二人,要说苏家的豪杰和人才,还得带上另外一人,他就是苏洵,他是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父亲,与他们并列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足见这个家族的不平凡,苏洵虽然是父辈,但无论是才华还是名声都比不上两个儿子。

再看苏轼和苏辙,虽然在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但苏轼的知名度的确是要更高一些的,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苏轼在当时是一等一的社交天花板,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的兴趣爱好广泛,这个特点就可以把他区别于父亲和弟弟。

寻常人所了解到的苏家,只是外表上看起来的“苏门三学士”而已,如果详细了解,就会发现苏轼其实是三人之中最为显眼的一个,不仅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超高造诣,是他兼容性极高的交流方式,即在社交之中没有人群和阶级的区分。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向上可以和玉皇大帝聊天攀谈,向下可以和坐在田埂间乞讨的叫花子畅聊,丝毫不会因为对方身份的高低产生态度上的变化,因为在苏轼眼中,天下之人都是好人,这种认识或许就是他豪放派的本质。

但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苏轼和苏辙二人的多方面成就除了自身的天赋之外,少不了父亲苏洵的培养和引导,这一点也是兄弟二人之后有所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因为父亲苏洵的博学多识,所以从小就是兄弟二人文学道路上的引领人,不仅是基于亲情和血缘关系的父子,还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到后来学有所成之后,更是文学上互相切磋进步的朋友,三人在血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亦师亦友的重要关系。

再者,长兄如父,苏辙年幼,所以除了父亲的影响之外,哥哥苏轼对他在生活中的帮助更大,因为二人几乎同龄,所以在平时的交流和切磋次数就更多一些,另外,这种建立在兄弟默契之间的惺惺相惜如果运用到文章上,或许会产生锦上添花的独特效果。

二人的兄弟情谊

其实从根本上来讲,兄弟二人的文学天赋是毋庸置疑的,父亲苏洵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只起到了开端的引导作用,此外都是二人在互相帮助学习,比如苏辙小时候的识字读文,几乎都是跟着哥哥苏轼进行的,苏辙后来对这一点也是十分肯定。

他曾经说过,自己幼年在学习的时候是没有老师教授的,乃是“幼学于兄”,即大都为哥哥苏轼的文化灌输,所以真正亦师亦友的关系,是苏轼和苏洵之间,因为兄弟二人在后来曾经发生了许多无可奈何的聚散和别离,还产生了许多情感共鸣。

比如求学途中,兄弟二人曾一起读到了韦应物的诗,几番研读之后,二人发现其中的离别之意跃然纸上,不禁悲从中来,再看到夜里旁边的树木寂寥空虚,顿觉思绪万千,于是二人便相约一起回家,同榻而卧,珍惜兄弟二人相聚的时光。

这便是二人所说的“对床之约”,因为兄弟二人自幼开始就是形影不离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知道彼此在将来的分离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所以便争取在没有彻底分开之前多次进行对床之约,这其实从侧面反映出兄弟二人关系的深厚,也为后续的事件埋下伏笔。

后续随着二人高中为官,自然是难以避免分道扬镳的结局,嘉佑年间,苏轼被外调至凤翔,苏辙则留在京城协助自己的父亲苏洵,二人临别之际,苏轼曾写诗相送,悉心劝解,这便是兄弟二人的第一次分离,后来遇到苏轼调职,苏辙亲自出京城前去迎接。

最终二人在河南地区相会,不仅作诗表达了双方相见时候的激动之情,二人也是实现了久违的对床约定,当然后来还有过几次分别和相遇,但这些并没有冲淡二人之间的感情,只会因为长时间不见而变得更加深厚。

苏辙其人与成就

虽然苏辙在文化成就和历史影响力上无法与苏轼相比,但其起到的作用却是无法替代的,他之所以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因为苏辙在政治,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表现,相比于这些,苏辙更加值得去重视的乃是他政治家的身份。

从当时的情况看,苏轼属于在外当官行列,真正是“山高皇帝远”,所以行事作风更加偏向作诗,并非是一些政治斗争,苏辙则与其相反,因为经常待在京城,其父又在欧阳修的提携之下名声大噪,所以入朝为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就在这时,朝廷的一件事情出了问题,那就是王安石变法,这场变法的主要目的是拯救宋朝政治上所面临的一些危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目的是好的,但最终却夭折了。

变法开始执行是在宋神宗年间,但提出的一切措施都有一些理想化,导致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出现了偏差,再加上王安石所用之人的执行力不到位,进而导致了多种负面效果出现,不仅让王安石的相位坐不稳,还引起朝中多人的非议。

早从这时候开始,王安石变法就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趋势,虽然有皇帝的支持,但在很多方面已经难以继续执行了,随着宋神宗去世,所有变法的措施全都废除,包括苏轼在内的一众变法支持者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当时苏轼尚且在外,但遭到了朝中小人的陷害,诽谤其作诗歌污蔑朝廷,就这样,苏轼被捕入狱,直接被关在了御史台,污蔑朝廷这种罪名在当时的定罪不亚于造反,所以苏轼在狱中几乎是受尽了苦痛折磨,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死亡离自己不远了。

于是便用自认为的最后一段时间,写诗给自己的弟弟苏辙,在这篇诀别之作中,苏轼首先对皇帝进行了一番夸奖和赞扬,其次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一番忏悔,最后才是写给弟弟和家人的话,也正是因为这番慷慨陈词,让苏辙开始想方设法解救蒙难的哥哥。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在王安石变法这一方面,苏辙和苏轼的态度是相反的,也就是说他并不支持王安石变法,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两人出现了相反的命运,苏辙在宋神宗时期并没有受到重视,等到下一位皇帝彻底废除变法之后,此前反对“青苗法”的他重新被重用。

随着皇帝对苏辙的重用,他的政治蓝图就此展开,并且官职一路平步青云,不断向上提升,最后直接被任命为副宰相,这个官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此时的苏辙自然是知道哥哥苏轼的处境,所以主动担任起了照顾苏轼的责任。

但苏轼命运的波折总是接二连三的,就在不久之后,因为自己的政治立场问题,再次被朝廷贬谪,直至偏远的黄州地区,从此与弟弟山水相隔,尽管是这样,苏辙依然选择义无反顾追随自己的哥哥,带着自己的家小直接赶往黄州。

这一场寻兄之路似乎并不平坦,苏辙还因为中途风浪过大被滞留在路上两天,为此他甚至因为自己延误了时日作诗自我调侃,诗中曾表示自己和哥哥即使跨越梦境也要前去相会。

最终在经历一番苦难之后,兄弟二人再次相会,苏辙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哥哥苏轼摆脱了困境,回首看来,这种种困难也很难让苏辙不感叹一句,“实在是太难了”。

不得不说这种血浓于水又双向奔赴的兄弟情着实是让人感动,并且苏轼和苏辙将兄弟情也践行到了最后,二人先后去世之后,就连墓穴也是相邻的。

7 阅读:4774
评论列表
  • 2024-01-29 13:46

    哪里写了差点当皇帝?举报[抠鼻]

  • 2024-02-06 19:59

    当皇上不可能,但是苏辙为了他哥,也是操碎了心!为了捞他哥,不得不把官做大,不然,人微言轻,怕捞不出来[笑着哭][笑着哭]

    我敬酒杯子一直都很低 回复:
    其实只捞了一次,其他几次都是事不大放浪形骸喜欢作,被贬以后过不了多久就被赦了,虽然没有直接捞但是不排除苏澈在朝里的影响力[呲牙笑]
  • 2024-01-27 19:16

    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续人间未了因。

    用户10xxx69 回复:
    更结来生未了因
  • 2024-02-02 12:07

    不可能皇帝的,宋朝官职太多太混乱,弟弟干到了排名第四的副丞相,当的起一声苏相公

  • 2024-05-12 18:21

    苏轼是不赞同变法的, 但不像司马光那样强硬的反对。

  • 2024-04-17 20:43

    胡说八道的小编

  • 2024-06-07 10:47

    标题党,废话太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