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纯粹的矿区小城,看淮南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大城市的?

头题城是 2024-07-26 01:45:01

在安徽目前下辖的16个地级市当中,除了最后设立的亳州市以外,其他还有淮北、淮南与铜陵都是后期设立的资源型城市。

在三个矿区城市当中,目前淮北与铜陵规模都较小,而其中的淮南在后期不仅逐渐变大,而且还成为了安徽省内仅有的三个大城市之一(其他两个分别为合肥市与芜湖市,标准主要以城区人口为基础)。

淮南与其他几个资源型城市一样与其他省内老牌城市比较历史渊源都不算深厚。

例如在淮南的记载当中主要就是“淮夷”起始,再到汉高祖时期的“淮南国”与后期的淮南郡之后,淮南的行政设置基本再无延续。

直至到了到了解放以后才在“淮南三镇”(田家庵、大通、九龙岗)设立了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随后又改为淮南矿区。

到了50年代初期,在矿区基础上先后设立了县级淮南市与地级淮南市;但当时的淮南仅下辖原矿区几个城区(其中大通区由原大通区、九龙岗区合并而成,潘集区由原古沟区更名)。

随着地级淮南市的不断发展,原矿区城区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于1977年将原属阜阳专区的凤台县划到了淮南市。

至此,淮南市面积增至约在900平方公里,人口也增加了约40万(按照当时人口数量)。

到了1999年淮南又设立了一个县级毛集试验区(非行政区),分别将凤台县、合肥市的长丰县与六安市的寿县部分区域划到了毛集试验区。

可以说,正是淮南的几次行政区划调整扩充才得以让这座之前纯粹的一个矿区小城成为了安徽省内一座Ⅱ型大城市。

到了2016年,寿县全域正式由六安市划到了淮南市;至此,淮南总面积达到了现在的5650平方公里,总人口在300万以上。

虽然淮南市目前城镇化率约在64%,‌但淮南的城市化在皖北地区还是较快进程中所取得的进展,特别是最新的城镇化推进增幅排名在全省位列到了前五。‌

这也是淮南进入到了大城市的一个主要原因。

虽然属于皖北地区,在目前合肥都市圈的辐射下,淮南的发展势头更是不减,尤其是在城镇化提升方面都快于皖北其他城市;因此,淮南的未来更是不可小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