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演员宋运成:中年改命,妻子就是他最大的底牌

艾总谈娱娱 2024-11-12 03:10:01

培根说过:"在人生中,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这句话用在国家一级演员宋运成身上再合适不过。

2017年,当他捧起国家一级演员的荣誉证书时,台下掌声雷动,但他的目光却一直望向台下那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他的妻子。

你可能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国兄弟连》《一路格桑花》《木府风云》里见过他。从朴实的农民到正直的军人,再到那些性格复杂的反派角色,宋运成用精湛的演技将每个角色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个来自哈尔滨的六零后,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从不设限,只要敢做敢拼,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如今62岁的他,不仅享受着国务院特殊津贴,更是中国话剧界"双金"得主——金狮奖和文华奖的获得者。在2010年,他以"特殊人才引进"的身份重返江西省话剧团,用七年时间专注话剧表演,终于摘得了中国话剧艺术最高荣誉。

2016年,宋运成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卖掉北京的房子,举家搬到江西南昌。这里不仅是他演艺事业的起点,更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要知道,能在演艺圈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站稳脚跟已经不容易,更别说像他这样能成为圈内"常青树"的演员了。

每当有人问起成功秘诀,宋运成总是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底牌就是我的妻子。是她的智慧让我在迷失时重新出发,是她的支持让我在绝望时找到希望,最终帮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这话听起来像是老一辈的情话,但细想之下,字字珠玑,句句真情。

这就是宋运成,一个在人到中年时依然敢于追梦,并且真的圆梦的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巅峰,不在于你起点有多高,而在于你是否有勇气不断向上攀登。

人生最难的,莫过于在失败后再次站起来。1998年,对38岁的宋运成来说,这是最后的机会窗口。张艺谋新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在选角,虽然只是个村长的跑龙套角色,但他知道,机会就是给有准备的人。

这年的北京,追梦者如过江之鲫。宋运成却和他们不一样,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北漂了。1996年第一次来北京时,他还带着几万块钱,住着体面的宾馆,一副要在北京大干一场的架势。

但两个月后,他就灰溜溜地带着仅剩的回程票钱回了家。

"走的时候,邻居朋友都知道宋运成去北京做演员了,现在这样感觉面子上挂不住了!"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五个多月,连门都不敢出。

但生活总得继续,1997年春节刚过,他跟妻子说了一句:"我必须再去北京做演员,即使死也要死在那儿。

这一次,他学聪明了。不再住那些贵的宾馆,而是搬进了每晚29块的小旅店。后来连这个都住不起了,就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旧宿舍楼梯下的斜坡空间支了张床。

冬天来了,又转战到一间挡雪不挡风的"偏厦子",夏天则是蜗居在潮湿的地下室。

条件艰苦?宋运成却觉得这才是真实的北漂生活。直到妻子从哈尔滨来看他,看到他的居住环境,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那一刻,他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自己可以吃苦,但不能让最爱的人跟着自己受罪。

就这样,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在各种试镜现场,宋运成凭着这股劲儿一直坚持着。《我的父亲母亲》的村长角色,就是他在无数次试镜中终于等来的转机。

虽然是个小角色,但他用自己的专业和认真,让这个本该被人忽视的配角,在电影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个转折点之后,宋运成的演艺之路开始步入正轨。戏约一个接一个找上门,他在北京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终于给妻儿一个安定的家。

谁说北漂是年轻人的专利?38岁的宋运成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中有梦,就永远不会太晚。

人生最美的时刻,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在哈尔滨的一场普通婚礼上,宋运成作为主持人,正流畅地说着台词。台下一个女孩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他,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

婚礼结束后,她走上前真诚地说:"你主持得真好,有才华,将来一定会有大发展的。

这是宋运成回到哈尔滨后,第一次被人这样毫无保留地夸赞。为了感谢这位姑娘的欣赏,他请她吃了顿饭。饭桌上,他发现这个女孩不仅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有见地、善良,还有份体面的工作。

就这样,两颗年轻的心靠近了。

不过,爱情的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女孩的父亲并不看好这段感情,在他眼里,一个学演戏的,现在连份正经工作都没有,怎么能托付终身?但宋运成没有放弃,用整整两年的时间,用自己的品行和行动,最终打动了未来的岳父。

结婚后,宋运成事业有了转机,成了一家公司的副总。整天穿着体面,开着吉普车,月薪优渥,看起来风光无限。

经过暗中调查,她发现这是家皮包公司。当时正得意的宋运成根本听不进妻子的劝告,最后还是在全家人的联合施压下,他才不情不愿地辞了职。

一个月后,这家公司东窗事发,老板在逃避追捕时跳楼重伤。那一刻,宋运成才如梦初醒:"家有贤妻,为夫不做横事,这话太对了,谢谢你啊。

但摆脱了骗局的宋运成又陷入了迷茫。此时,妻子再次成了他的指路明灯。她不仅给他买来表演方面的书籍,还邀请他以前的同学来开导他。

1996年的第一次北漂失败后,是她默默陪在他身边;1997年他决定再次北上时,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积蓄交到他手上。

在宋运成最艰难的日子里,妻子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这个女人,用她的智慧和坚韧,一次次帮他走出迷途,找到正确的方向。

或许,这就是培根所说的:妻子是中年时代最好的伴侣。对宋运成来说,遇到这样的妻子,是他最大的幸运。

谁的青春不迷茫?在1984年,刚从江西省文艺学校毕业的宋运成,意气风发地加入了江西省话剧团。那时的他,以为自己终于站在了梦想的起点,每天醒来都是充满希望的。

但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八十年代中期,话剧市场开始走下坡路,观众寥寥无几。在话剧院的收入也只有两部分:一个是每月固定的40多块钱工资,另一部分就是演出费用。

可问题是,根本没有演出机会,这意味着一个月就只能拿那可怜的40来块钱。

要知道,这可是谈恋爱的年纪啊!虽然这点工资对普通工人来说不算低,但对一个满怀艺术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

看着同期考进来的伙伴们陆续离开,宋运成心里不是滋味,但他还想再坚持坚持。

然而现实不给机会,1986年,他不得不放弃梦想,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哈尔滨。回到家乡的他发现,找工作比想象中还要难。

为了生存,他开始了人生最忙碌的阶段:白天在哈尔滨火车站前摆地摊,卖电子表、台灯、录音机卡带;晚上则去夜总会当主持人。

那段日子,他还接到一份给墨西哥电视剧配音的工作,有七八十集。虽然工作不稳定,但他并不觉得辛苦,因为这些工作让他始终和表演有着某种联系。

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至少能养活自己。

这段经历,让宋运成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也正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妻子。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在他最迷茫的时候,上天给他派来了一个贵人,帮他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

回望那段岁月,宋运成常说:"年轻时的挫折不是坏事,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生活。"这大概就是生活的魅力:当你以为是低谷的时候,可能恰恰是转机的开始。

谁也没想到,一场话剧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17岁那年,宋运成偶然看了话剧《悲喜之秋》,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此之前,这个哈尔滨男孩从没想过自己会和表演扯上关系,家里也没人是搞艺术的。

但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18岁那年,他就接到了人生第一次触电机会,在宋春丽主演的电影《奸细》中露了个脸。

虽然戏份不多,但这次经历却让他尝到了表演的甜头,演员梦就这样在心里悄悄扎了根。

对于一个刚开始接触表演的年轻人来说,1984年的江西文艺学校就像一座遥不可及的殿堂。那一年,"三大校"都没有面向黑龙江招生,但机会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

江西省话剧团为了储备人才,把目光投向了哈尔滨。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考上的人不仅能直接进入江西省文艺学校就读,还包食宿,全部免费,还有干部指标。

消息一出,整整4700人蜂拥而至,但最终只要16个人。宋运成就是那个幸运儿之一,成为了十六分之一的概率。

来到江西的宋运成,每天过着"闻鸡起舞"的生活。为了能留在这个神圣的艺术殿堂,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个决定会让他在几十年后收获如此丰厚的回报。

如今的宋运成常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敢想敢做。"从17岁的戏剧初体验,到18岁的银幕首秀,再到江西文艺学校的求学经历,每一步看似偶然,实则都是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这段经历告诉我们:梦想不分年龄,机会永远眷顾准备好的人。就像宋运成一样,从哈尔滨到江西,从话剧舞台到荧幕银屏,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就一定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