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学”漫观“物质能量信息序”人之生慧32(8-1)

中华文化健美课程 2024-03-20 04:10:09

究天人之际,健康你我他

(中华道学、中华儒学、中华佛学……中华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注2008北京残奥会徽“天、地、人”之“之”

“中华‘之’学”的人学行人类大健康工程,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华‘之’学”漫观“物质 能量 信息序”人之生慧32(8-1)

接上

可见,宇宙的秘密在于生命的奥秘,生命的奥秘在于意识。

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和语言同时出现的,一开始就是社会运动的产物。

人脑作为思维的器官,具有复杂的生理、物理、化学过程,但这还不是意识的源泉,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才会产生意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和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形象思维等理性形式,在感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理性形式。

《原善》:“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有心知于是有怀生畏死之情。”

相对于物质而言,意识是第二性的,但它对物质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动的。

《孟子·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认为性在于心,“竖心”则“生”之为“性”,尽心则能知性。

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意识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有目的、有方向、有预见地改造客观世界。

符合客观实际的意识对物质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荀子认为心为身之主宰,能节制情欲,改变人的本性。

随着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人工智能”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人脑的功能,但从整体来说,它不能超过人脑,更不能完全代替人的意识。

因之,用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体认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是“心率性合天来内省”的心密。

待续

注:

世界有多大,生命是什么?

中华文化健美身心,哲学“中华‘之’学”,康庄人类大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