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的体坛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不用想都知道,那必然是乒乓球大满贯选手樊振东宣布退出世界排名,这一决定在体育界引起轩然大波。
值得注意的是,乒乓球运动员的世界排名与其国际赛事的参赛资格关联,一旦退出世界排名体系,他们可能会丧失参加WTT和ITTF冠名的国际赛事的资格。
此外,若樊振东希望参加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国际赛事,他将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争取参赛资格,比如从支线赛或资格赛开始比赛。
但是我相信,像樊振东这样用实力说话的选手,就算是从头打起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他宣布退出世界排名的原因,就值得讨论了。
樊振东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消息,称已无力承担 WTT颁布的不参赛就罚款的规则,所以选择退出世界排名。
但他同时又说道,退出世界排名并是不打算退役,依然会努力参与到不同的赛场中。
在樊振东发文两小时后,本届巴黎奥运会女单冠军陈梦也随即发文,同样也是不满此规定宣布退出世界排名。
WTT的这条规定到底有什么不合理,为什么让两位乒乓球热门选手赌上职业生涯,相继宣布退出世界排名?
根据WTT的相关规定,存在这样一条条款:若单打选手在获得WTT系列赛资格后,因个人原因(除受伤、生育外)选择退赛,将面临罚款。罚款金额会根据选手的世界排名而定,对于世界排名前10的选手,罚款金额将高达5000美元。
这条规定的本意是为了确保赛事的稳定性,避免高排名选手频繁退赛影响比赛的整体质量,但是规定中缺乏了对运动员本身的考虑。
首先,这一规定无疑增加了运动员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对于那些排名较高的选手来说,罚款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压力。
其次,这种强制性的参赛要求可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和身体健康,迫使他们为了避免罚款而频繁参赛,从而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再者,这种规定也可能导致一些有潜力的选手因为经济原因而被迫退出国际赛场,这对乒乓球运动的长期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此规定引发广泛争议,诸多球迷与业内人士皆对WTT这一决策产生质疑和不满,觉得其忽视了运动员的实际困境。
事情持续发酵,官方媒体也下场为两位运动员发声。
CCTV13的新闻频道就本次事件发声,指出WTT规定的不合理之处,等于是在力挺两位运动员的立场。
在记者连线中,专家指出,商业比赛的盈利性直接受赛事精彩程度的影响,而赛事的吸引力主要源于运动员的卓越表现。从长远角度考虑,如果运动员持续过度劳累,在比赛中无法展现出最佳状态,导致赛事缺乏观赏性,这可能会对商业赛事的观众关注度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记者还提到WTT中国大满贯仅门票收入就高达6000万元,但冠军的奖金却仅为10万美元,相当于72万人民币,这种悬殊的分配比例,与网球大满贯百万元的巨额奖金形成了鲜明对比。
《东方体育日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点评WTT的行为是向“钱”看,用“霸王条款”过度压榨运动员。
早在4月份,就已经有国外的运动员对此发出质疑,非洲名将阿鲁纳在社交媒体上称自己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受到WTT接连2次的处罚和罚款。
首次事件发生在韩国釜山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期间,他因患上腹泻而无法正常参赛,但由于未能及时向国际乒联提交医生的诊断证明,他遭到了罚款。
第二次是阿鲁纳所在俱乐部的比赛,与国际乒联在韩国举办大仁川冠军赛时间冲突,基于和俱乐部的合约,他选择缺席仁川冠军赛,并提前一个月通知官方,但还是受到罚款。
同时他还爆出自己此前参与的国际乒联参与举办的各类国际赛事的奖金至今没有收到。
阿鲁纳在社交账号上大喊冤屈,称自己作为运动员也是需要生活的,比赛奖金没到手却要先交罚金,是不公正不能接受的。
不少网友也为他鸣不平,认为阿鲁纳并不是WTT的雇员,现行的计分罚款制度显然是在剥削运动员,这种行为就是变相的向运动员收取,想在国家级比赛中节省体力的“保护费”。
目前,网络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已经沸沸扬扬,此时最感到头疼的无疑是兼任中国乒协主席和WTT董事会主席的刘国梁,在事情发生后,整整两天时间他都没有以个人身份在公开场合对此发表意见,甚至连人影都见不着。
在昨日乒超联赛总决赛的开幕式上,久未露面的刘国梁终于亮相,令人意外的是,在镜头捕捉到刘国梁的那一刻,弹幕中满屏都是“下课”的字样。
粉丝的反应其实很容易理解,作为国际乒联决策层的关键人物,刘国梁在制定相关规定时,肩负着平衡商业利益与运动员权益的责任,如今让国乒选手权益受损,失望退出,他应该站出来化解难题。
然而,面对此次风波,刘国梁的沉默和迟缓反应,让部分粉丝感到失望和不满,认为他未能及时站出来维护运动员的权益,这才引发了“下课”的呼声。
这不仅是对刘国梁个人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整个乒乓球运动管理体系的挑战,只有通过透明、公正的沟通和决策,才能重新赢得运动员和粉丝的信任,确保乒乓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期待刘国梁能够以实际行动回应质疑,给所有乒乓球运动员及支持的粉丝一个合理的说法,一个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展现出作为领导者应有的担当和智慧。
参考资料:
1.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 WTT“新规”引争议 光明网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