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三个妻子,他最爱的是哪一个?

小高语文在线 2024-09-28 12:00:50

苏轼的一生中有三位重要的女性伴侣,她们在不同时期陪伴着苏轼,很难确切地说他最爱的是谁,因为她们在不同时期都与苏东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他来说都有着独特的意义。

王弗:

出身背景:王弗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王方是进士及第的人才。

婚姻状况:16 岁时嫁给苏轼,当时苏轼 19 岁,两人育有一子苏迈。

个人特点:王弗聪慧且有才华,却不轻易显露。苏轼在思考文章时,她能在一旁准确地帮其回忆。她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看人很准,苏轼在前厅会客时,她躲在后面听,事后对客人的评价往往十分准确,是苏轼的贤内助。

与苏轼的感情:苏轼对王弗感情深厚,王弗的离世对苏轼打击很大。王弗死后,苏轼非常悲伤,在她墓前亲手种下三万多棵松柏树。在王弗去世 10 年后,苏轼还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来悼念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句词流传千古,充分体现了苏轼对王弗的思念之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在 1075 年担任密州知州时所作,当时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已有十年。全词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上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开篇便点明了时间的跨度以及对亡妻的思念之深。十年阴阳相隔,即使不刻意去想,亡妻的身影也始终在词人心中难以忘却,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王弗的坟茔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眉山,而苏轼此时在山东密州为官,距离的遥远让他连到妻子坟前诉说心中凄凉的机会都没有,更增添了孤独与哀伤。“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想象着即便有一天能与亡妻相逢,自己也因历经沧桑而容颜衰老,灰尘满面、两鬓如霜,亡妻恐怕都认不出自己了,既有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着对生死相隔的无奈。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苏轼在夜里梦到回到了故乡,看到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打扮,这一场景是如此的熟悉和温馨,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梦中的夫妻二人相对而立,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泪水不停地流淌,将那种思念、悲痛以及重逢后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结尾处苏轼想象着每年的明月之夜,在那长着矮小松树的山冈上,都是自己思念亡妻而悲痛欲绝的地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这种哀伤和思念延续到了未来的每一个日子里。

整首词以白描的手法,如话家常般地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娓娓道来,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是中国古典诗词史上最有名气的悼亡词之一。

王闰之:

出身背景: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比苏轼小 11 岁。

婚姻状况:在王弗去世后,王闰之成为苏轼的填房。她与苏轼育有两个儿子,苏迨和苏过。

个人特点:王闰之性格温和,知足惜福,是个贤妻良母。她将苏轼和前妻王弗的孩子视若己出,把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为苏轼解决了后顾之忧。

与苏轼的感情:王闰之陪伴苏轼度过了 25 年,是陪伴苏轼时间最长的人。苏轼对她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她去世后,苏轼撰写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表达了 “唯有同穴,尚蹈此言” 的同生同葬的愿望。

王朝云:

出身背景:王朝云是江南女子,因家境贫寒,被迫落入风尘,后成为苏轼的侍女。

婚姻状况:12 岁时进入苏门成为婢女,18 岁时被苏轼纳为小妾。

个人特点:她能歌善舞、聪明有灵性,不仅能为苏轼解乏,还能读懂苏轼的诗词,了解苏轼的心境,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与苏轼的感情:苏轼被贬惠州时,王朝云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苏轼也写了很多诗词赞美她,如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据《东坡笔记》记载,苏轼一日退朝,饱餐一顿后摸着自己肚子问身边人:“你们说说,我这里面是什么?”一个婢女回答:“满腹文章。”又一婢女回答:“满腹才智。”苏轼均不以为然,连连摇头,此时,朝云面带微笑,朱唇轻启,回道:“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轼闻言捧腹大笑,赞曰:“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王朝云 34 岁时在惠州感染瘟疫去世,苏轼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并为她写下《墓志铭》。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