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这是汉代一首歌谣,是当时全天下所有人对于卫子夫的羡慕嫉妒恨,是出于对卫霍两家烈火烹油般的富贵的仰望。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转瞬之间,人人艳羡的大汉皇后就自缢而亡,太子身首异处。
历史上对卫子夫的记载不多,但从她正位中宫陪伴武帝这种人几十年而没什么事,就可以看出情商绝对高,为人绝对小心谨慎,面对来势汹汹后来者如李夫人也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可以看出为人很稳很平和。
在许多人印象中的卫子夫,是一位美艳绝伦温良淑德的皇后,可问题是,在危机重重,美女如云的后宫,仅仅依靠外貌是不可能的,凡是在后宫生存下来的女人,每一个人都属蜂窝煤的,一百零八个心眼。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的面对汉武帝这样的皇帝,卫子夫也是一样,绝非傻白甜,要知道,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陈阿娇就是死于卫子夫之手。
应该说,卫子夫之所以能够独霸后宫近四十年,很大程度在于两点,第一不干预政务,早年,汉武帝先后受到两代外戚窦婴和田蚡的掣肘,这让汉武帝不堪其扰,因此汉武帝亲自政之后,十分反感后宫干政,而在这一点上,卫子夫就做的很好,对于国政基本上不闻不问。第二点就是娘家人争气,大将军卫青和封狼居胥的勇冠三军的霍去病,更让汉武帝欣喜的的,卫子夫并没有因此而恃宠而骄。卫子夫汉武帝身边正位中宫三十八年,在此期间,她生三女一子,不骄不妒,有开枝散叶、抚领后宫之功。这样面面俱到的卫子夫,被史家誉为百代皇后模范,司马迁评价她:“嘉夫德若斯。”
然而,也就是这样一位以温良贤德著称的皇后,最终却是以“谋反失败”的原因自杀。她所生的太子刘据,也在政变失败后自绝身亡,卫氏一家高开低走,在卫子夫身亡后四年后,汉武帝驾崩,卫子夫没有笑到最后,但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
汉王朝建立后,关东的权力真空迅速被地方上的豪门控制了。皇权和外戚之间的的博弈与平衡中一直延续到西汉覆灭,期间又加入了功勋门阀士族这一极为重要的新因素。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而一旦有一方失衡,就会发生流血的代价。
如今回头再看,在卫子夫沉默且得体的四十余年宫闱岁月里,是否能够窥到其隐微的政治诉求?
卫子夫出生寒微,其母卫媪曾为平阳侯家童,使得卫子夫在平阳公主府当一名歌姬,此时,她的弟弟卫青还是平阳公主的骑奴,外甥霍去病也才堪堪一岁,还是个幼子。《史记·外戚世家》:
“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盖其家号曰卫氏,出平阳侯邑。子夫为平阳主讴者。”
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驾幸平阳侯府探望姐姐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命府上教养的十多个歌姬给武帝跳舞,平阳公主的举动意思很明显,就是期望其中有一个被弟弟看中,使得自己能够一飞冲天。和当年姑姑馆陶公主“金屋藏娇”别无二致。
就在莺歌燕舞觥筹交错间,一名献唱的歌女反倒吸引了汉武帝的目光,并很快二人就在换衣服的尚衣轩车中完成了第一次,《汉书·外戚传》记载:
“帝祓霸上,还过平阳主。主见所偫美人,帝不说。既饮,讴者进,帝独悦子夫。”
洞若观火的平阳公主,立即就将卫子夫送入宫侍奉汉武帝临走前,平阳公主甚至颇具雅量地抚着卫子夫的脊背,像是在请她“苟富贵,毋相忘”。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卫子夫自此夜入宫后,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毕竟后宫的女人太多,宫里多一个卫子夫不多,少一个卫子夫不少。
一年之后,后宫宫女进行精简,不想卫子夫也其中,卫子夫便借此机会与汉武帝再次相遇,结果就是卫子夫因此复宠有孕,由此可见卫子夫能力和手段。此时汉武帝执政艰难,姑母馆陶公主多次干预国政,陈皇后生性善妒,自己膝下无子,这些都极大威胁了汉武帝政局的稳定性。
在这样的时局下,卫子夫恰好为汉武帝诞下一女,成为稳定刘汉皇室的一步要棋,恰在此时,陈阿娇得知卫子生娃,而自己却数年没能生孩子,就让其母刘嫖便派人去抓捕卫子夫的弟弟,当时在建章当差的卫青,欲杀卫青以恐吓卫子夫,万幸被公孙敖带人及时相救,此事使得汉武帝愤怒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汉武帝素以刻薄寡恩著称。他是绝对不能允许有人对他的地位产生危险,加害卫青实际上就是打自己的脸,这到不是说他有多宠爱卫子夫,日后巫蛊之祸的发生与卫子夫凄凉的身后事也在证明,都说明汉武帝的冷酷与残忍。
故而卫子夫及其家族的起势,不单单靠帝王真心,也不完全依赖于其所出子女。更不是依靠卫青与霍去病,在当时纷繁的政治时局下,汉武帝要培养自己的人。因为汉武帝从卫子夫与其家族身上看到了另一种他迫切需要的可能性,能够供制衡所用的才与德。
能力自不必说,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都是罕见的军政帅才。卫子夫常被诟病无功无过,倚仗亲族。但事实上,卫子夫掌权中宫三十多年中,后宫没有发生那样多惨烈的宫斗故事,或者说被消失在萌芽中,都足以证明卫子夫的能力。
卫家虽出身寒微,却似乎是天生有着政治嗅觉。不仅卫子夫,卫青也是这样人的人,正是这一家人在政局中善察时势,克己慎行的德。卫子夫及其家人,在漫长的三十余年里,始终保持着恭谨的作风。卫子夫在后宫修和维稳,卫青、霍去病屡立不世奇功,位极人臣,却从未结交群臣,豢养门客,更不曾得道干政,是难得的贤臣、能臣垂范。
最为关键的是是卫子夫一家的出身实是寒微,与朝中外戚、宗室、群臣几乎毫无瓜葛。完全是依仗皇帝的势力,一旦皇帝不再支持,卫子夫一家顷刻之间就会倒掉,这样的家族,作为刘彻一手扶持而用以制衡的政治势力,显然再合适不过。
如果没有巫蛊之祸,卫子夫或会以一位贤德、沉默、识大体的贤后形象在史书上落下人生的最后一笔。而她的爱子之心与政治手段,或也会湮没于煌煌史册。
随着卫子夫与刘彻年事渐高,卫家势力渐大,新的变故已然在暗中产生。在中宫数十年中有了自己的拥趸。卫子夫再不结党,身边自然而然也会聚集起一批利益集团,当时丞相公孙贺娶了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而在丞相与皇后这两位长辈的勋荣下,公孙贺之子公孙敬骄奢淫逸,曾擅自调动北军的军费,事情曝光之后,导致当朝丞相公孙贺父子下狱至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被杀。
此时的她本人逐渐衰老,不再得宠。二是因为当时她娘家不行了,在霍去病和卫青相继离世,加之年迈的汉武帝依旧犯了皇帝的通病,那便是疑心重,以及追求长生不老,巫蛊之祸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江充与太子刘据素有嫌隙,他借机陷害太子,假借清除宫内外巫蛊之物,大肆翻找各宫苑,甚至连卫子夫与太子刘据的宫室也被翻查。江充坚称太子刘据所居的东宫藏诅咒汉武帝刘彻之物最多,太子激愤之下,假传圣旨擒拿江充,还将与此案相关的囚犯放出牢门。
随后刘据派人带符节星夜赶入未央宫长秋门,将计划告知卫子夫。此时,沉默安定了近四十年的卫子夫,为了自己,也为了儿子。动用皇后玺绶,调发皇家车马,叫开武器库为太子军筹办军需,还调起了长乐宫的卫戍。这当然并非自保,卫子夫明白,大动兵戈向君王,几乎是在明晃晃地为太子刘据向枕边人刘彻发动兵变。这个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太子造反引发长安动乱,太子最终被镇压并自缢而亡,汉武帝对此事龙颜震怒,下旨追查太子,并派人追缴皇后玺绶,卫子夫得讯后,自觉出皇后玺绶,在椒房殿自缢而死。在刘据自杀的同时,已经彻底没了希望。因为卫子夫就这么一个儿子,而刘据自尽的同时,刘据的全家也都被杀绝了。就算是事后汉武帝能查清真相,卫子夫活着也没意义了。卫家也没了,卫子夫继续活着,也只能凄惨的度过自己的最后人生。
卫子夫及其家族,因制衡而起,亦以被制衡而终。诚是既以此兴,又以此亡。虽然最后查清事实,夷江充三族,修“思子宫”悼念枉杀的太子,却并未追封卫子夫。如果刘据更懂权谋斗争,如果霍去病没有英年早逝,亦或者卫青晚死几年,汉武帝早死几年。最后的结果,肯定都会截然不同了,可惜唯独历史不能假设。
可以说,在巫蛊之乱中,正是卫子夫在政变之时果决的调令,老练的策谋,乃至兵败后利落的自我了结,让历史看到了这位贤后的另一面,她并非沉默的娇柔女子,而是一位沉默隐忍、审时度势、伺机而动的政治人物。卫子夫的野心,在和平的时局中如春雨润物,内化为安定的宫闱;却在动乱之中显出刀刃斧锋般的锋芒。
不过,十多年之后,她的曾孙登基,也就是汉宣帝刘询。刘询即位后追尊卫子夫为“孝武思皇后”,卫子夫也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单独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的一生,经历过普通歌姬的微贱,也享受过母仪天下的尊荣。在得幸入宫,在兄弟甥侄功业滔天,封侯赏爵时,保持了谨慎,未有摄政揽权之逾矩。可当儿子出现危机时候,卫子夫表现出来的果敢让人侧目,这是值得称道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啥也别说,武帝老来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