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后,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因为当时面对新的形势,国家需要一些有经验的老干部来治理,所以在华国锋和叶剑英的安排下,有许多有经验的老干部,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他在与一些老干部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些人的身体状况,已经没有从前好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不由得开始担心,这些老干部都身处要职,但是因为历史的特殊原因,又没有合适的年轻人能够接他们的班,要是他们有个闪失,那么该怎么办?
正常的职务交接,往往都是老干部带着中层干部,然后再由中层干部磨砺基层人员,只有不出现断层的情况,国家才能正常的运转。
如果到时候仓促的叫年轻人来接班,接班的人是否能够胜任呢?
而当时苏联就正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由于苏联领导层的老龄化非常严重,频繁的更换领导,后来才出了一个戈尔巴乔夫。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想到了一个决策,那就是尽快实行老干部退休制度,让老干部主动退下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新中国在1982年,建立了一套有关老干部退休的制度。
因为在老干部退休制度出来前,实行的是领导人终身制的政策,因为政策的改变,一些老干部还一时无法适应。
为了能让大家都能适应新的政策,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给大家强调了领导人终身制和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利弊,让大家清晰的认识到了培养年轻一代接班人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老干部和年轻一代干部的顺利交接,在邓小平的安排下,那些退休的老干部,进入了中顾委。
退休的老干部进入中部委后,还可以用顾问的身份,对接任的年轻人进行指导,这样就使得老干部顺利退下来了,但是又不影响工作的运行。
邓小平在安排其他老干部退休的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开始为自己的退休做准备。
当时在邓小平的带动下,例如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等人,也是主动要求退休。
由于之前没有退休制度,老干部们不自己辞职的话!他们是可以终身任职的。所以为了照顾老干部,当时国家会增加许多副职去帮助老干部工作。
当时国务院的副总理人数,就达到13人之多,在下面的工作部门,更是多达上百个。
为了解决职位冗余和部门重叠问题,于是国务院的副总理,也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减。
后来除了万里和姚依林两位副总理外,其余的11位副总理,全部退休。
在中央领导人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老干部,纷纷退出了重要的领导岗位,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腾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邓小平本人,也在1989年,主动提出了退休。
正是因为邓小平的高瞻远瞩,才让中国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机遇,让新中国的经济快速崛起。
今天中国的繁荣,邓公之功,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浓重一笔!
邓公千古
邓公高瞻远瞩
好
高风亮节
小平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