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5日就要正式“入伏”了,估计现在很多的人对日子观念不强,可是上班族都是根据星期来记录时间的,因此在下周星期一就“入伏”了。
然而,今年的三伏天不一般,说是和往年不太一样。而为了让大家度过这个特别的三伏天,建议大家:1不去,2要吃,3不做,具体是指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提前了解下吧!
(1)今年的三伏天有哪些特别之处?其实吧,今年的三伏天和往年的区别不大,不过也有一些特点。根据民间的说法,今年的三伏天是“母伏”。
既然有母伏,也就有公伏。而三伏天的公母就是看入伏当天是单数,还是双数。而今年的三伏天是在7月15日,农历是六月初十,所以是双数,因此是“母伏”。在民间就有“公伏爽,母伏凶”的说法,这也预示着今年的三伏天很热,是比较难熬的。
其实今年的三伏天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又是加长版的三伏天,从7月15日入伏,到8月24日出伏,整个三伏天足足有40天。只因三伏天的中伏多了10天。因此从时间来看,比较长,这也意味着三伏天炎热的时间延长了。
今年已经是连续第十个年份三伏天是40天了,但是在2025年的三伏天,却是30天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近几年极端天气频繁,特别是南方在入夏后雨水较多,而根据经验,在三伏天期间的雨水偏少。再加上全球变暖的影响,估计今年的三伏天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个三伏天了。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更应提前做好准备,遵循“1不去,2要吃,3不做”的智慧法则,安然度夏。
“1不去,2要吃,3不做”,各是指什么?1不去,千万别去游野泳。
在炎炎夏日,清凉的水域无疑是人们心中的避暑胜地。很多人也喜欢去大自然,特别是有水的河边、湖边玩耍。
然而,在水边玩耍可以,却不可以私自在野外游泳。虽然三伏天期间气温高,水温也随之上升,人也会燥热难耐,但是野外游泳非常的危险,野外水域的复杂性远超想象,暗流、漩涡、水草等危险因素随时可能威胁到游泳者的生命安全。
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自身安全,切记不可以私自去野外游泳。
2要吃:食补养生,顺应时节。
面对酷暑,合理的饮食调节尤为重要。很多人到了三伏天就常常食欲不振,但是不吃东西怎么行,那样人身体会更虚弱,也就更容易生病。而在三伏天吃的传统美食也不少。
第一个是吃饺子。根据地域习俗,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传统,饺子象征着团圆和富足,同时面食易消化,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第二个是吃“叫公鸡”。这是在南方很多地方的习俗,所谓“叫公鸡”就是刚会打鸣的公鸡,在小编的家乡长沙就有入伏吃“叫公鸡”的习俗。民间还有“头伏一只鸡,一年好身体”的说法,认为头伏吃了叫公鸡,身体强壮,抵抗力强了,也就能少生病了。
当然了有些地方还有吃羊肉的传统,称之为“伏羊肉”。还有些地方则会吃狗肉,比如广西的三伏天吃狗肉很流行。总之,人们更倾向于食用公鸡或羊肉等温补食材,这些食物不仅美味,更能增强体质,抵御暑湿侵袭。
无论是饺子、面食还是滋补的肉类,都是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经验总结出的养生之道,旨在通过食补来调养身体,增强抵抗力。
3不做:守护健康,远离不良习惯。
三伏天里,人体阳气最盛,同时也是容易受到外界邪气侵袭的时候。因此,“3不做”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不赤膊贪凉,以免寒气入体,损伤阳气;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在三伏天都不要赤膊,特别是在吹空调、风扇的时候,不可以直接掀开衣服。或者是脱掉衣服来吹,这样很容易导致寒气入侵。
二是不过度贪食冷饮、冰淇淋等冷食,以免伤及脾胃,引发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三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在三伏天期间,千万要注意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千万不能熬夜。因为熬夜会消耗人体大量的气血和精力,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长期睡眠不足的话,很容易导致猝死的。
结束语不出意外,今年的三伏天应该是近年来最热的一个三伏天了,这也是其特别之处,所以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遵循“1不去,2要吃,3不做”的养生法则,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