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39/j.cnki.cn33-1361/d.2021.z1.033
大约距今5300年—4300年间,良渚先民创造了辉煌的良渚文化,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实证了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尽管良渚与杭州城区相距30多公里,但仍有专家认为良渚古城是杭州城市发展的起源。那么,在良渚文明孕育、发展、消失的这1000年间以及以后的漫长岁月里,现在杭州主城区的位置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发生了哪些重大变迁呢?让我们根据地形地貌、文献、考古研究来推演一番。
良渚文明时期,杭州还是一片混沌
良渚古城遗址坐落于天目山余脉南北两列低山丘陵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发源于天目山系的东苕溪,在暴雨季节经常山洪暴发,泛滥成灾。而现在良渚古城遗址西北角10米处就是东苕溪!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如果5300年前东苕溪就流经这里,那么良渚先人怎么可能会在主水流方向建设王城?他们将如何面对经常泛滥的洪水?我的这个巨大的疑问却被良渚考古专家轻松解答:据考古研究表明,在5300年前的史前时期,由于没有人为筑坝规定水流方向,苕溪处在漫流状态,主要水系并不流经良渚,而是从大雄山以南至西溪湿地的宽阔区域流过,流经现在的西溪、古荡、松木场、杭州主城区,在原江干区的位置汇入钱塘江。那时候钱塘江也没有大堤,钱塘江水、涌潮和苕溪水汇流冲刷,现在杭州主城区一带根本不符合原始先民的居住繁衍条件,处于一片混沌状态。现在梅雨季节杭州城西容易积水,就是因为这一带原来就是地势相对低洼的古河道。
据历史记载,距今4300-4000年左右,现在中国的很大一部分地区发生了大洪水,夏禹治水的历史传说大致就发生在那个时候。这和良渚文明神秘消失的时间基本吻合。良渚文明神秘消失有很多种推测,“洪水说”是可能性较大的一种。从此,现在杭州、良渚这一带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一千五百多年的荒芜、混沌期。
西险大塘是杭州的第一条生命线
历史的年轮迈入到春秋时期,杭州属于越,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记载,应该还是一块荒凉之地,但已从洪荒中慢慢解脱、苏醒过来。秦代秦始皇初设钱唐县和余杭县,归属会稽郡。秦汉之际,朝廷已经开始重视水利建设,因此设钱唐县大概率是为了治理钱塘江,设余杭县主要是为了治理苕溪。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余杭县令陈浑组织制定苕溪治水方案,一是在余杭县城西南筑塘围成南湖,以分杀苕溪水势;二是开始修筑苕溪的右岸大堤,大堤因位于杭州之西拱卫杭州,故称西险大塘。西险大塘汇流了发源自临安天目山的南苕溪、中苕溪和发源自余杭的北苕溪,在瓶窑汇流成东苕溪,全长44.9公里,流域面积2260平方公里,其中杭州市境内长38.9公里,流域面积1600平方公里。
正是有了这条西险大塘,大塘以东的杭州主城区域才可能从洪水泛滥、冲刷的支离破碎中解脱出来,慢慢有人居住、耕作,人烟逐渐稠密起来,形成了杭州这座城市。所以说,没有西险大塘就没有杭州,西险大塘是杭州的第一条生命线。东汉余杭县令陈浑是杭州城市发展的第一大功臣。当然,如果不建西险大塘,钱塘江和苕溪的交汇处也会诞生一座大城市,大江大河的交汇处有大城市产生是一个普遍规律。所以,杭州城市的产生、发展,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又在历史的偶然性中带有必然性。
西溪湿地是苕溪的古河道
杭州是一座“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城市,里面的“溪”现指西溪,其实“溪”应该指苕溪更为合适。笔者考证,在东汉建筑西险大塘之前,现在的西溪湿地、五常湿地、和睦湿地甚至古荡、武林门都是苕溪的河道和河漫滩。西险大塘把苕溪向北引向太湖,西溪湿地、五常湿地、和睦湿地就从自然河道、河漫滩变成了湿地地貌。现在西溪湿地是国家5A级景区,国内外知名度很高,但很多人却不知西溪湿地是苕溪改道的产物。
西湖的最终形成与钱塘江大堤的关系
据考证,西湖原来是钱塘江下游入海口的一个浅海湾,随着海潮的冲刷和钱塘江带来泥沙的沉积,形成的沙洲将西湖和钱塘江隔开,形成地质学上称为的“泻湖”。西湖以东临湖地带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成陆,但这片沙洲经常会被潮水侵袭、淹没。假如5000多年前的良渚人能够跋涉30多公里来到西湖边,应该可以看到钱塘江潮水漫过沙洲进入西湖的景象。传说秦始皇还能乘船进入西湖在宝石山揽船,说明一直到秦代,西湖仍有水道通钱塘江。
西湖的最终形成应该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直到秦汉之际,特别是建设西险大塘之后,钱唐县这一带人烟开始稠密起来,人们开始利用江与湖之间的沙洲进行种植、居住生活,但经常受钱塘江潮水侵袭。为了保卫生产生活成果,人们开始修筑堤塘抗御潮水的侵袭。据考证,东汉会稽郡议曹华信组织民众修筑的海塘在今天的中山路到中河一带,吴越国钱镠组织修筑的捍海石塘在江城路一线,明清之际的鱼鳞石塘在杭海路一线。钱塘江大堤最初的建成并不断向东推移巩固,就把西湖和钱塘江彻底分开了,西湖最终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同是在东汉,钱塘江大堤的修筑、西湖的最终形成与西险大塘的修筑是具有一定关联的,甚至具有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西险大塘,苕溪的洪水会把现在杭州主城区一带冲得支离破碎,土地不能利用,也没有人居住,就没有人修筑钱塘江大堤。那么,当时也就没有形成杭州这座城市的可能性,西湖还是一个潮水经常侵入的泻湖。所以,把西险大塘作为杭州的第一条生命线是有理由的。
大运河是杭州的发展命脉
隋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钱唐郡设杭州,才第一次有杭州这个地名。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隋朝大臣杨素组织民众在杭州凤凰山修筑杭州城垣,这是杭州首次建造州城。尽管当时国家的经济政治中心都在中原地区,但杭州的发展潜力逐步为隋朝统治者所认识。隋炀帝组织修凿沟通的江南运河联通杭州和镇江,充分利用历代修建开凿的水道,加以集中统一的拓宽、疏浚和沟通,这段运河成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杭州作为中国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通过江南运河沟通了隋朝的东都洛阳,实现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沟通,杭州的交通、经济、政治地位日益提升,获得了千年一遇的发展良机,大运河成为杭州的发展命脉。元代在北京建都后,又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的大沟通,杭州又成了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因河而兴”的城市。
对杭州城市发展的几点思考
从建设良渚古城算起,杭州城市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沧海桑田,变化巨大。但从山形水系、城市乡村的历史地理变迁中,我们仍能汲取营养、获得启示。
杭州到了做足苕溪文章的时候了。近2000年前的东汉建筑西险大塘,人为地将东苕溪由向东进入钱塘江改变为向北流向太湖,主要是为了保卫苕溪南岸的余杭县城,这在当时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现在,东苕溪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水质,优良的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如果再按2000年前规划建设的河道白白流走非常可惜。而且东苕溪流域1600平方公里范围全部都在杭州市域范围内,杭州完全掌握苕溪保护和利用的主动权,这和钱塘江、运河是流经水系完全不同。杭州现在有了千岛湖引水工程,但千岛湖60%的水量来自安徽新安江。杭州要未雨绸缪,掌握主动,建立苕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规划大型自来水厂,以确保杭州城市扩大后对水源的进一步需求。尽管现在杭州城市水系已经比较优化和发达了,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东汉形成的苕溪治水格局,重新将苕溪分流引向主城区(余杭塘河就是从苕溪引水与运河交汇),甚至与钱塘江交汇,将会极大地丰富杭州城市的水系结构、改善城市河道水质,为杭州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水源,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在这次杭州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中,设立了新的余杭区,也为苕溪水系的优化利用提供了历史的契机。
为杭州城西治涝提供了历史借鉴。由于杭州城西曾经是东苕溪的古河道和河漫滩,地势相对低洼,每遇大雨容易积水成涝。现在市政府已经将城西排涝工程(南排工程)提上议事日程。根据杭州的气候与城西的地形条件,非常有必要建设深隧系统(是指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的简称)进行排涝,深隧系统是指埋设在深层地下空间,用于调蓄、输送雨水的、通常具有较大调蓄容量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参考日本东京、马来西亚吉隆坡外围排水系统的成功经验,在杭州城西建设由若干处集水口(城西范围大,一处集水口是远远不够的)和巨大地下储水空间(一般长宽高各为几十米,可以瞬间集纳涝水)、深隧的连接管道和向外排水管道组成的深隧系统,将城西涝水向南排向钱塘江,从根本上改变杭州城西雨季易涝的现状。
充分挖掘苕溪流域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杭州文化旅游的新亮点。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和无尽的奥秘。东苕溪流域滋养了临安、余杭两座古县城,孕育了瓶窑古镇、南湖、西溪湿地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正如东晋名士郭璞咏诗言景:“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东苕溪流域自西向东形成了高、中山向丘陵缓坡过渡、丘陵缓坡与平原湿地交织、平原阡陌纵横的壮美秀丽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原住民安居乐业,新集聚的创新创业人群为梦想而奋斗,这真是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走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美山水人文胜景,这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打造杭州文化旅游新亮点提供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