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种类

人生啊言 2024-10-17 18:00:34

​​​

反坦克武器广泛用于美国、俄罗斯和北约国家的武装力量中。它经历了从第一代手动制导导弹到第三代自动导弹系统的演变。在 21 世纪的最新发展中,具有人工智能的导弹和完全自主的装置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各种反导弹系统的发展历史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系统

反坦克导弹的开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苏联和欧洲开始。它们的最初类型效果不佳且使用不便。效果取决于操作员的技能。他需要找到目标,发射导弹并在飞行过程中用操纵杆引导它,然后确定命中。

在此期间,操作员可能会被敌人发现。反坦克导弹系统操作员必须在炮火下继续控制。将导弹安装在直升机或坦克上并不能解决问题。载体必须在离目标一定距离处停下来,以便操作员瞄准并发射导弹。命中是偶然现象,而被击落的载体直升机是常见情况。

为了减轻操作员的难度,开始开发带有半自动制导系统。操纵杆被瞄准标记所取代。操作员仍然需要找到目标,但为了发射和引导导弹,只需将瞄准标记保持在目标上即可。

炮弹的飞行通过传感器跟踪其进行校正。这样提高了击中目标的准确性,包括从载体上发射时,并且操作员可以快速转向下一个目标。但被击中的危险仍然存在。引导和控制导弹需要 15 - 20 秒。这段时间足以让敌人瞄准。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典型代表是欧洲的 Nord SS.10 和苏联的“婴儿”系统。

Nord SS.10

第一批反坦克系统之一是由法国工程师让·巴斯蒂安 - 蒂里按照第三帝国时期世界上第一个可控导弹“小红帽”(Ruhrstahl X - 7)的模型设计的。1956 年,法国人在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战争中测试了 SS.10 装置,并于 1957 年将其投入使用。

导弹从地面发射装置以及从载体——装甲车、汽车和轻型坦克上发射。Nord 公司负责生产。这些系统供应给德国、美国、挪威和瑞典。

SS.10 反坦克导弹系统的特性:

导弹长度 860 毫米

弹体长度 165 毫米

翼展 750 毫米

起飞重量 15 千克

飞行速度 80 米/秒

射程 500 - 1600 米

战斗部类型 聚能装药

战斗部重量 5 千克

可穿透的装甲厚度 400 毫米

制导方式 手动

带有操纵杆的控制单元通过电线连接到装置上。从导弹到装置也有一根电线,通过它传输飞行校正命令。通过位于其底部的发光曳光弹观察炮弹。在演习中,目标有 90%的命中率,在战斗中只有 66%。一个反坦克导弹系统需要一名操作员、两名操作人员、一名司机和一名指挥官。

美国人在 1961 年购买了 1.6 万个装置。1962 年,反坦克导弹系统 Nord SS.10 停产,被改进射程和穿甲能力的SS.11所取代。

9K11“婴儿”反坦克导弹系统

苏联第一个国产反坦克系统也是按照德国的模式创建的。当美国购买法国导弹时,苏联在科洛姆纳的机械制造设计局对谢尔盖·帕夫洛维奇·涅波德米尼设计的系统进行测试。

“婴儿”反坦克导弹系统于 1963 年投入使用并开始生产。它具有当时所有系统的典型缺点,但以可靠性和简单的结构而著称。“婴儿”的技术特性:

DCF 1.0

导弹长度 860 毫米

导弹重量 10.9 千克

翼展 393 毫米

最大距离飞行时间 26 秒

飞行速度 120 米/秒

射程 500 - 3000 米

战斗部类型 聚能装药

可穿透的装甲厚度 200 - 400 毫米

制导方式 手动

导弹放置在玻璃纤维容器背包中,该背包同时用作发射装置。“婴儿”是便携式和可移动的。该系统的大部分元件由塑料制成。

控制通过微电缆进行。导弹在飞行中以每秒 8.5 转的速度旋转。为了执行战斗任务,需要三个人:指挥官操作员和两名操作人员。

苏联在 1984 年停止生产“婴儿”,但其他欧洲国家继续生产和改进它。在罗马尼亚版本中,战斗部借鉴了法德反坦克系统“米兰”。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系统

北约开发者在 1961 年在反坦克武器的设计中迈出了下一步。他们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了几乎所有元件,包括导弹的尾翼。新的反坦克导弹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穿甲能力提高了 1.5 - 2 倍;

平均飞行速度增加到 160 - 200 米/秒,而旧导弹的速度为 80 - 140 米/秒;

进入战斗准备状态所需时间不到一分钟;

在 50 - 75 米的短距离内射击效率提高;

可以在夜间找到并击中目标。

对操作员的要求几乎消失了。任何士兵都可以学会操作反坦克导弹系统。新的制导系统不会使操作员的神经系统承受沉重的压力。在地面和移动载体上工作时,可以有效地击中目标。

尽管改进后的欧洲反坦克导弹系统具有一系列优点,但仍存在一个主要缺点。射击产生的烟雾和命中目标前 20 秒的延迟会向敌人暴露射击位置。美国设计师在 1962 年认真地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在 70 年代初,美国拥有了 TOW 和 Dragon 系统。与此同时,苏联和欧洲也在进行反坦克武器的研发工作。

所有国家都得出了一个结论,反坦克导弹系统应该是:轻便的便携式和重型的可移动式,带有与发射装置相连的制导装置、用于导弹的运输发射器,以确保燃烧产物不会损害紧凑布置的系统元件和操作员。

以前导弹是通过位于其上的启动装置发射的。为了从发射器中发射,设计了弹出式装置,它与炮弹没有关系。苏联和美国的系统对后坐力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同。

“短号”反坦克导弹系统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系统于 1970 年在苏联出现。“短号”是由苏联图拉的仪器制造设计局设计的。

技术特性:

导弹长度 863 毫米

导弹重量 13 千克

翼展 369 毫米

最大距离飞行时间 11 秒

飞行速度 183 米/秒

射程 70 - 2000 米

每分钟发射次数 3

战斗部类型 聚能装药

战斗部重量 2.5 千克

可穿透的装甲厚度 200 - 600 毫米

制导方式 半自动

该系统的导弹通过ВДУ 发射。在“短号”中,通过喷嘴插件和保护反射器的装置解决了从运输发射容器中排出火药气体的问题。通过前部孔的排气产生了发射炮弹所需的压力,而通过后部孔的排气则补偿了后坐力。

“短号”导弹的原则上与“鸭式”不同——头部的空气动力舵。该系统的优势在于加速巡航发动机,在重量特性方面优于西方竞争对手。然而,“短号”在战斗部特性方面明显逊色:口径小 20%,重量轻 30%,装药量少一倍。

尽管存在不足,“短号”反坦克导弹系统在 21 世纪的战争中仍得到成功应用:在南奥塞梯、也门、顿巴斯。为了发射,使用了具有不同类型战斗部的导弹——聚能装药、串联和甚至温压战斗部。

TOW(BGM - 71)

美国的反坦克导弹系统由休斯公司开发。1970 年,美国武装部队获得了 TOW 系统——世界上最常见的系统,具有广泛的现代化潜力,但也有其缺点。

技术特性:

导弹长度 1.17 米

导弹重量 18.9 千克

翼展 0.45 米

飞行速度 278 米/秒

射程 65 - 3000 米

战斗部 聚能装药

战斗部重量 3.9 千克

穿甲能力 430 毫米

制导方式 半自动

在美国系统中,后坐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启动发动机装置的设计使得无法保证在运输发射容器内火药完全燃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发射装置上安装了一个排气管。此外,该系统还配备了在导弹命中目标后切断电线的装置。结果,美国获得了世界上最重的反坦克导弹系统。

设计师认为,该系统在最高零下 32 度的温度下就足够工作了。相比之下,法国的装置能承受零下 40 度,而苏联的能承受零下 50 度。发射容器由四种材料制成,这对技术特性没有影响,但可以提高购买者的价格,然后用便宜的材料代替昂贵的材料。

大型的 TOW 装置很容易被敌人发现,但也有其优点。紧凑型车载源的调制信号能很好地抵御干扰。

M47 Dragon 反坦克导弹系统

TOW 装置的竞争对手由麦克唐纳飞机公司设计局开发。该系统于 1969 年准备就绪,但由于越南战争的战斗加剧而后来才被投入使用,在越南战争中,主要问题不是坦克,而是隐藏在丛林中的游击队。

技术特性:

导弹长度 852 毫米

导弹重量 11.4 千克

飞行速度 278 米/秒

射程 1000 米

战斗部类型 聚能装药

战斗部重量 3.9 千克

可穿透的装甲厚度 330 毫米

制导方式 半自动

该装置在技术上很有趣,但具有与 TOW 相同的缺点:导弹飞行缓慢、发射时易被发现、尺寸大、后坐力大以及现代化困难。对 Dragon 反坦克导弹系统的需求明显较低。该装置的特点是通过每 0.3 秒成对触发的六十个脉冲发动机来校正导弹的速度和航向。

在 Dragon 装置的制造中使用了轻质铝合金。在运输发射容器的生产中采用了有趣的技术:外壳由带有环氧树脂浸渍的玻璃纤维编织而成。

与“短号”不同,Dragon 的结构中没有排气通道。后坐力通过运输发射容器的尾部以腔室的形式得到补偿。在其中,火药气体分为两股流,就像在苏联系统中一样:一股产生发射导弹所需的压力,另一股补偿后坐力。在这种情况下,电线线圈和塑料滤光片没有受到排气的保护。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系统

反坦克系统的发展在自动化和电子控制领域继续进行。以色列的设计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因此声称其反坦克导弹系统处于更高的进化阶段。

电子设备几乎不会影响系统的技术特性。21 世纪 20 年代使用的反坦克导弹系统基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项目。变化涉及导弹的机动性。系统仍然由操作员在地面、直升机或坦克上操作。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系统的主要优势是自主制导系统。操作员在发射后立即改变位置,而无需等待反击。导弹的控制可以转移到另一个装置。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系统的缺点是由于复杂的电子设备而成本高昂。它们的前身主要由廉价材料制成,而主要费用用于为载体设计的装置。

“长钉”反坦克导弹系列

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的装置是 21 世纪最畅销的。它在德国、印度、西班牙、秘鲁、荷兰、芬兰的武器库中都有。“长钉”导弹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首次发射,在加沙地带和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被使用。

该系统型号的技术特性:

射程 2500 米

导弹重量 4 - 70 千克

速度 130 - 180 米/秒

战斗部 串联聚能装药

Mini - Spike 1300 - 1500 米 14 千克

Spike - SR 50 - 1500 米 9.8 千克

Spike - MR 200 - 2500 米 14 千克

Spike - LR 4000 - 5500 米 13 千克

Spike - ER 8000 米 34 千克

Spike NLOS 2500 米 70 千克

“长钉”系统的导弹可以穿透 700 至 1000 毫米厚的装甲。在其头部有一个红外制导头。战斗部配备自动引信和引爆系统。不同的型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电控制,能够在飞行中找到并校正目标。

“长钉”反坦克导弹系统的积极区别在于高抗干扰性。如果自动化系统无法应对干扰,操作员可以进行手动控制。便携式系统可以扛在肩上。“长钉”也可以安装在地面交通工具、直升机甚至船只上。

“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

第三代系统在美国设计师的努力下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并与“长钉”一起成为武器市场上的热门商品。“标枪”这个名字翻译成“标枪”。该装置计划用于取代 Dragon 反坦克导弹系统。该系统由德州仪器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开发。

技术特性:

导弹长度 108.27 厘米

弹体长度 49 厘米

导弹重量 10 千克

飞行速度 100 米/秒

射程 1000 - 2500 米

飞行时间 4.6 - 19 秒

战斗部类型 串联聚能装药

可穿透的装甲厚度 600 - 800 毫米

制导方式 自动

导弹通过红外制导头自动瞄准目标,用于摧毁坦克、直升机和无人机。该系统自 1996 年以来一直在美国武装部队中服役,并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

“标枪”导弹在发射后向上飞行,爬升到 160 米的高度,并从上方沿弧线击中目标。由于这种轨迹,它击中坦克最不设防的车顶或炮塔。

有第四代反坦克导弹系统吗

在 21 世纪 20 年代,反坦克武器的开发在欧洲、亚洲和美国继续进行。预计第四代反坦克导弹系统将尽可能自主,以便即使在移动时也不需要操作员。

印度的 SANT(Standoff)系统——Nag 的一种变体,HELINA 的改进版本——被认为是新一代反坦克武器。这种用于远距离作战的穿甲系统于 2018 年 11 月推出,并在 2020 - 2021 年成功通过测试。它的新特点是电子光学热成像仪、位于导弹头部的毫米波雷达制导头。

法国制造商,就像以色列的“长钉”创造者一样,希望超越一般分类,并将 Akeron MP 反坦克导弹系统立即归类为第五代。他们的创新包括无烟燃料、具有人工智能的导弹和更广泛的应用,不仅用于对抗坦克。

奇怪的是,俄罗斯在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开发方面落后,仍在使用第二代武器。但俄罗斯国防部正在准备更先进的国产反坦克装置项目。

在世界武器市场上,第二代和第三代反坦克导弹系统同样受欢迎。因此,目前没有迅速出现第四代的前提。对更先进武器的需求目前具有情境性。

原则上,新的反坦克导弹系统可以取代以前的系统,但这个过程将是缓慢的。原型已经在设计实验室中诞生。如果有广泛的需求,它们将被投入生产,但目前现有的手段足以解决现代军事任务。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