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中央委任彭德怀去西南当第三副主任,他的三位上司都有谁

碧海蒼山玉宇 2024-12-24 15:17:51

1965年的秋天,在大西南的三线建设基地那里,漫天都是黄沙,尘土到处飞扬。

都快70岁的彭德怀,根本不在意环境有多糟糕,每天都自己到工地去查看。他特别关心工人的生活情况,就算气候恶劣得很,他也展现出了超强的坚韧劲儿和坚定的决心。

为啥彭德怀在家闲了好些年之后,又跑去干这样难搞的任务了呢?

彭德怀担任了大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的第三副主任。那在他前面,还有三个人呢,这三个人都是谁呀?

【彭德怀与大西南】

1965 年,中央安排彭德怀去西南,让他当三线建设委员会的第三副主任。为啥有这个任命呢?这背后的社会因素挺复杂的。咱先来讲讲彭德怀的这辈子的事儿。

彭德怀是1898年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家里出生的。他打小家里就穷,不过他意志特别坚定,心里想着一定要把自己的命运给改变了。

1928 年,彭德怀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没多久就变成了一名特别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在红军那个时候,他靠着很厉害的军事本事和特别坚定的革命信念,让全军的人都很敬重他,也成了红军的核心领导当中的一个。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彭德怀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他参加了好多关键的战役,在打击日本侵略者这件事上,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1945年,抗日战争打赢了之后,彭德怀在解放战争里接着担当重要角色,带领解放军打了好多胜仗,给新中国的成立立了大功。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受命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带着军队去朝鲜打仗。

在朝鲜战场上,他凭借着特别出色的指挥本事和顽强的作风,领着志愿军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1954年,彭德怀从国外回来后,当上了国防部长,还兼任国务院副总理,主要管解放军现代化建设这一块儿。

他使劲儿促使军队往正规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给国防事业立下了大功。

不过呢,1959年的庐山会议,让彭德怀的政治生涯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在庐山会议的时候,彭德怀对大跃进的政策表达了批评意见,结果就被说成是“反党集团”的头儿。

这事儿让他所有的军事职务都被给撤掉了,然后他也就慢慢被挤到一边,不受重视了。

虽说彭德怀还留着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可他心情不太好,慢慢地就很少在政治舞台上露面了。

彭德怀离开了中南海,去到了北京西北郊的吴家花园住下了。

在这儿,他的日子过得挺简单,种种菜,栽栽花,养养鱼,借此来缓解心里的不痛快。虽说日子过得挺安稳,可彭德怀没忘了国家,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份责任。他好多次都说要去农村实实在在地考察一番,想用实际行动给国家出份力。

1965年,中共中央给彭德怀安排了新工作,让他去西南,当三线建设委员会的第三副主任。

那是在1960年代中期的时候,中苏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国际形势也是变化多端。中央就做出决定,要在西南地区大力开展国防和工业方面的建设工作,这样做是为了防备有可能出现的战争威胁。

三线建设那可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事儿,彭德怀呢,他有着过硬的军事背景,领导能力也强,所以让他来负责这事儿,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彭德怀一开始对新的任命不太乐意。这时候,北京市长彭真接到命令,来找彭德怀,想劝他把这个任务接下来。

彭真直接跟彭德怀说这是中央的决定,可彭德怀觉得自己在工业建设方面没啥经验,再加上自己身份特殊,怕干不好这活儿。所以他就委婉地拒绝了彭真的提议,不过中央可没就此罢休。

9月23号,毛主席亲自和彭德怀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谈。

毛主席耐心地给彭德怀讲道理,真情实意地跟他交流,着重讲了三线建设对国家安危的重大意义,还表明了中央对彭德怀的信赖。毛主席这种坚决的态度,最后把彭德怀给说动了,他决定听从安排,再次给国家做贡献。

彭德怀最后接了中央给的任命,要去西南当三线建设委员会的第三副主任。虽说心里还有些疑问,可他还是听组织的,服从了安排,这体现出了他对国家的忠心和那份责任感。彭德怀的这个决定,意味着他人生有了新变化,也给三线建设带来了新的力量。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咱中国搞了个大规模的国防工业建设计划,这就是三线建设。这个计划主要是要在西南、西北那些战略要地,建一批国防、科研还有工业的基地。

那时候中苏关系变糟了,中央觉得北方边境不好防守,所以就打算把一些重要的国防工业还有科研机构,挪到相对更安全的内陆地方去。

西南那旮旯地理环境老复杂了,交通也不咋方便,基础设施也挺落后。要是想在这儿搞大规模的建设,那可得费老大劲去克服好多难题呢。

为了推动三线建设,中央弄了个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找了好多经验老到的领导干部,来统一安排、协调这个特别大的工程项目。

【三位上司】

彭德怀去当三线建设委员会的第三副主任啦,在他上面的有主任李井泉,第一副主任程子华,还有第二副主任阎秀峰。

李井泉啊,早年间在红军那时候当过师政委呢。解放后呢,他长时间在四川干活儿,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的主席,还是中共四川省委的第一书记。他对西南那片地方特别熟。

程子华当过红25军的军长,到了抗战的时候,他在晋察冀根据地和聂荣臻一块儿打仗,在解放战争里,他的表现也特别出色。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在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商业部、国家建设委员会等一些部门干过,在经济建设方面经验老多了。

阎秀峰一直都在地方工作。建国以后,他被调到了四川,在那儿担任过川西行署副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之类的职务,对地方上的事务还有建设工作很熟悉。

1965年的秋天,彭德怀出发去了西南。他亲自去建设的最前线,和工人们一块儿干活儿,还到各地实地查看矿产的生产状况。

彭德怀在西南干活儿,还是有了些成果的,不过麻烦事儿也没断过。他那股子劲儿和实际行动,在三线建设里可是股重要的力量呢!

彭德怀在西南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简单吃点东西后,就往各个建设工地赶。攀枝花、成都、重庆这些地方,他都去过。甭管天气多糟糕,他都要自己去查看,还会仔细打听工地的进度以及工人干活的情况。

攀枝花铁矿那可是三线建设当中的一个核心工程呢。

彭德怀到现场一看,发现这矿区的交通状况那叫一个难啊,运输的设备都很老旧,工程进度都被耽误了。他当下就拍板,要增加机械设备,还得把运输路线给优化优化。您还别说,这么一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不少。

在一次视察的时候,彭德怀亲自领着工程队去查看地形,想办法找出最合适的运输线路。他还亲自指挥工人去修临时的道路,好让重型设备能顺顺当当到达矿区。

在他的带领下,矿区运输的难题给解决了,生产的速度那是大大提升了。

成昆铁路的修建在三线建设里那可是相当有挑战性的一项任务。这铁路沿线的地方,山特别高,谷特别深,地质情况还很复杂,而且常年老是下雨,要施工那可太难了。彭德怀领着工程队,使劲儿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就靠着那有限的资源来搞施工。

有一回彭德怀在视察的时候,瞧见某段隧道开挖的速度特别慢,工人们因为没啥经验,设备也不行,工程就卡住了。他马上把专家找来给技术指导,还自己领着工人们改良施工的办法,最后成功把隧道的难题给解决了。

【与三位上司的合作】

彭德怀和他的三位上司配合得相当紧密。他们一块儿商量工作计划,把施工方案弄得详详细细的。每回开会,彭德怀都能给出很有用的建议,还特别积极地参加讨论,就是为了让各项工作都能顺顺当当往前推进。

冬天到了,西南那块儿的气候糟得不行。雪大得把山都封住了,交通也断了,物资供应也特别紧张。

彭德怀领着人弄了个应急预案,好让工程在大冷天里也能不停工。他还自己带着队伍把路给清理了,让运输顺顺当当的,另外也把物资储备的事儿安排好了,保证工人们在冬天能有足够的东西用。

1966年春天的时候,中央派了个视察团来瞧瞧三线建设的情况咋样了。彭德怀呢,亲自去迎接,还领着视察团把各个建设工地都逛了个遍。

他把工程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详细地说了一遍,这得到了视察团的大力称赞。视察团觉得彭德怀的工作干得不错,还说会更进一步地给三线建设提供支持。

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那可是三线建设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标志呢。靠着彭德怀和工人们一块儿使劲儿,这家钢铁厂总算顺顺当当开始生产啦。

当天,彭德怀亲手按下了启动的按钮,第一炉钢水就此出炉,他亲眼见证了这一时刻。这时候,现场的工人们那是高兴得又喊又跳,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彭德怀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那红彤彤的钢水,好像从中看到了国家以后的希望。

1966年年底的时候,好多工人和工程师费了好大的劲儿,成昆铁路总算全线都通了。

彭德怀去参加了通车仪式,还坐了首趟列车呢!这列车穿过了好多山山岭岭。在这个历史时刻,彭德怀可是亲眼瞧见了。一路上,那些村民都聚在铁路两边,冲着列车挥手,彭德怀也笑着跟他们挥手打招呼。

彭德怀在三线建设中的功劳那可是相当大。他实实在在地表明了,不管啥样的环境,自己都能给国家作贡献。在西南那段时间,他带头干,领着工人们把数不清的困难都给克服了,给国家的工业化还有国防建设打下了特别牢固的根基。

1967年,三线建设渐渐搞完了,彭德怀的任务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他怀着对工人们的浓浓情谊,带着对西南地区的美好念想,离开了自己曾经拼搏过的那片地方。虽说他的身子不似年轻时那般了,可他心里头依旧满是对国家的热爱,对未来也照样充满着期望。

彭德怀去搞三线建设,这在他的人生里可是很重要的一段经历,也是很大的一份贡献。他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表现出了对国家的忠心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使劲儿努力,用心付出,不光给国家的工业化还有国防建设帮了大忙,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还给后辈们留下了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宝。这段过往会一直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头,变成让后辈们不停向前走的一股劲儿。

咱这儿有个,叫《彭德怀在三线》,是199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的,作者是白宏 。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