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斑驳了时光丝丝回忆,驼铃惊醒了梦中的童年。成年人中记忆的世界里,就如百科全书一样,都是有故事情节的,虽然不是每一件都是那么美好,不是那么纯真,但是每一件都是值得怀念,值得回忆的,打开记忆里的闸门,又如老旧留声机里的唱片一样“嘎嘎吱吱”地转动着,又如磁带的录像机,一幕又一幕铭刻下天真的过往。往事,曾经以为忘却,但是又不能忘又难以释怀,它是删除不掉的铭心刻骨,又是难以割舍乡愁和怀旧,有些事在记忆的深处永远那么如新,如梦如幻的青春,对于小编来说早已远去,悠悠光阴所经历过的事依然清晰……
对于出生于70后的人,发生在这个时代农村的事,都是很深刻的!七十年到八十年代这一段时间,日子 比较特殊,没有经历过的人不知道的,整个人群,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状态,都是处于建国以来重大转型期,如果说解放战争是对老百姓追求和平安稳生活上的解放,那么八十年代对于老百姓,就是思想和探寻追求生活水平提高,解决温饱问题的精神上解放。转型期老百姓状态就是求进和保守,陈规和陋习,原地观望和积极探寻,想去做点生意改善一下生活,又怕扣上资本主义尾巴 ,所以说这一段时间,也是众多70后人的记忆里“黄金期”,尽管这一阶段大家过得日子比较清苦,精神世界中还是斗志昂扬。
那时人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头脑中对生活的定义,就是饭能饱腹,衣能遮体,居挡风雨。所谓穷开心!生活要求比较简单。很少有攀比的心理,不像现在的人这么势利性,对钱财这么看重 ,不过有例外,就是对极个别生产队或者大队的干部有些看法,与其说看法,还不如说是等级的差异,有一些人本来是普普通通老百姓,没有当干部之前,和老百姓打在一起,当上芝麻大的“官”以后,就觉得高人一等自以为是了!老百姓这这一小类人还是非常反感的!
在八十年代能当个村干部,也是不错,那也是拉开阶级层次的一个渠道,那时候大家也没有什么工作能赚钱,唯一能改善生活的渠道,就是当个“官”。那时候纵观全村 ,老百姓普遍住的清一色绿色生态,冬暖夏凉的茅草屋。随便去村里走走,那家身份显赫,一观便知贫苦还是尊贵。
那家是“官宦之家”,那家是老百姓,从房屋淋漓尽致的格局,一眼就能瞅出来,从高墙大院辉煌气派,到简单无华小屋陋居,三岁小孩也能分辨出,那个“官那个民。从墙上到墙角的茅草,再到泥巴打的墙,老百姓玩的是绿色生态,田园味泥土味十足的简单质朴。老百姓屋顶是草压的,他家是瓦盖的,这就是差距 ,老百姓人家是没有家院,干部是有家院的!当然农村极个别冒尖户人家,也有家院的。当然区别身份时候,从走路的姿势也可以看出不一样的端倪。一般情况下,大队干部或者生产队长走路姿势是昂首挺胸,气势恢宏。老百姓走了神态可能有气无力 ,像吃烟油一样无精打采的!如今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境界格局,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以前那种静懿安然,简单悠闲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伴随我们却是浮躁功利,好慕虚荣随其左右。其实不管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人生,都不如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来的实在 ,来的安然,名利虚荣只是过眼云烟,唯有风轻云淡才是最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