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灭一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王玄策

老荣讲历史 2024-08-07 00:58:24

唐代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多年以来一直被后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而1990年5月一支考古队在西藏吉隆县城以北海拔4000多米的阿瓦呷英山口崖壁上发现的一块石碑,为世人揭开了这个谜团。

这块石碑因有“大唐天竺使出铭”的字样,被后人称为《大唐天竺使出铭》摩崖石碑。

《大唐天竺使出铭》石刻

斑驳石碑现存铭文共24行,约310多个字,因多年风化侵蚀严重,有许多字已不太清晰,但从题铭中“大唐显庆三年”的刻字来看,应该是公元658年所做,文中记述了大唐使节王玄策等人不远万里,出使古代天竺(今印度),一路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到达此处,不免感慨万千,因此决定修碑刻铭,以记功德。

王玄策

王玄策是何人?唐代洛阳人,曾任广西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为朝散大夫,从唐贞观十七年第一次护卫来唐修好的印度戒日王回国开始,先后三次出使印度,对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而这个“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便发生在他第二次出使印度的途中。

王玄策出使路线图

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刚踏上印度国土,就赶上印度国内发生暴乱,当朝国王戒日王被宰相阿罗那顺所杀,并自立为王。对于唐朝时节王玄策一行不仅没有好好招待,反而抓起来投入大牢。丝毫不顾及我大唐威严。期间,王玄策趁机逃脱,日夜兼程,一口气来到了尼婆罗国边境。为什么会跑到这儿呢?这里给你详细说一下。王玄策是个聪明人,逃脱路上就考虑清楚了,受皇上旨意出使印度,啥事没办成,还落得此番模样,这样回去,没法交差,不仅自己脸上无光,就连大唐也颜面尽失。既然这样,就得想办法把颜面找回来。外交事不成,那就一个字“打”。

尼婆罗国就是今天的尼泊尔,它的地理位置正好夹在大唐与吐蕃国之间,那时大唐和吐蕃因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早就成了亲家,王玄策就以连姻国吐蕃的名义让尼泊尔出兵,大唐使节发话,就代表大唐天子啊,尼泊尔可不敢怠慢,随即调动七千人精兵强将表示,愿前往攻打印度;那边大唐亲家吐蕃也不可能坐视不理,虽说国力一般,但也尽力而为,派出1200人精锐部队和尼泊尔军组成讨伐联军,一路杀回印度。

一番恶战,结果王玄策直接灭了中印度,最后生擒了阿罗那顺。这还不解气,为啥?因为事件发生时中印度旁边的东印度曾经给阿罗那顺支援,王玄策岂能放过他,继续发兵东印度,东印度王尸鸠摩听此消息后吓得站都站不住了,立即派出使者送去牛羊、珠宝无数与王玄策和谈,王玄策这才作罢。

一人灭一国

王玄策以一人之身借来上万兵马大破印度军,生擒阿罗那顺,导致印度灭亡,“一人灭一国”的称呼由此而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