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铸重器中国能建的这些工程让世界瞩目

中新经纬 2021-10-03 12:34:26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付玉梅)千米高的悬崖峭壁下,薄如鸡蛋壳的大坝横锁在金沙江上与水搏击;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金湾,茫茫海面之上,成排大风车迎风旋转;天山东麓,新疆戈壁上,万余面定日镜,恰似“银色向日葵”与日共舞。

这不是科幻大片里的场景,而是中国能建铸成的重器。在时代发展、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一个个工程落地,撑起了大国发展的脊梁。

从“万里长江第一坝”到“最聪明的大坝”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工程声名远外,被誉为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葛洲坝工程 中国能建供图

将时间轴拨到1970年12月,葛洲坝工程破土动工。当时中国没有修建此类大坝的经验,建设者只能边勘测、边设计、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直至二期工程建设,火车、门机等设备的运用,才大大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在从人工到机械化的更迭中,葛洲坝工程历时十八载建成,创造了100多项当时中国水电施工的最高纪录。而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水电机组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水上“长城”葛洲坝工程的问世,给三峡工程做足了准备,葛洲坝集团在完成65%工程量中创造了112项世界之最,934项发明专利,以及135项质量标准。而围绕三峡产业链,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也整体崛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岁月更序,中国能建在建设1000多个水电工程中,亲历了中国水电从追赶到领跑、从人工到智能建造的蜕变。

在大风频发、昼夜温差大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如何避免世界最薄300米级双曲拱坝开裂,成为横亘在工程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他们做了一个大胆尝试,为大坝找“退烧药”: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这也是世界水坝建造史上的首创。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乌东德水电站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建设团队自豪地称其为“最聪明的大坝”。建成后也被业界专家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大坝”,破解了无坝不裂的顽疾。

如今,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已经发电,与中国能建参建的三峡、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以及独家建设的葛洲坝水电站共同构成世界最大绿色能源走廊,成为助力“双碳”的主力军。

新疆戈壁上的“银色向日葵”

作为在新能源热发电领域世界领先的集团,中国能建来到国家光照时间最充裕的地区之一,新疆哈密。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用一万多面镜子以同心圆形式围绕着中心吸热塔,建成新疆第一座光热发电站——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该项目也是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

新疆哈密项目资料图 中国能建 供图

项目采用先进的塔式熔盐发电技术,熔盐吸收热量后,可以像“充电宝”将能量储存。这样一来,在太阳“睡觉”后,电站依旧能够发电。全面投运后,每年可向电网提供清洁电力约1.98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6.19万吨。

无论是新疆哈密光热发电,还是中国第一座地热电站西藏杨八角电站,亦或是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中国能建在新能源项目的探索与开拓,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谋而合。作为能源电力建设国家队和排头兵,中国能建正在积极践行“30·60”战略,持续不断开展能源电力前沿技术研究。

中国能建的决心,从其发布的《践行“30·60”战略目标行动方案(白皮书)》中便可窥知一二。为推动能源电力转型,中国能建还将深入推进大型输电通道工程建设,助力清洁能源外送消纳,进军氢能、储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向新能源和综合智慧能源转型。

匠心温度,为重器“铸魂”

每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大国工程背后,都有数之不尽的艰辛时刻。也正是一名名工匠的赤忱坚守,使得一个个设想成为现实。无论是在建设世界十大火力发电站中6座电站,还是在修建世界十大水电站中的7个电站中,中国能建都留下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场景。

将时间定格在今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而谁又能将百万千万机组吊装与女子联系在一起。

“大钩起”“大钩停”……4月25日,46岁的梅琳操作两台载重1300吨的桥机,将2300吨的“巨无霸”转子吊进机坑,移动距离控制在1毫米以内,引领了巨型水电机组进入“摆度个位数”时代。

大国工匠梅琳 中国能建供图

“评价她我只能用一句话,那就是‘精、准、稳’。”在旁人看来,梅琳为了“求稳”下了很多功夫。她常把装满水的水桶当吊物,以水桶滴水不溢落入指定地点为目标练习。

“落子无悔”已成为大国工匠梅琳的人生信条。从业26年来,她参与了三峡70万千瓦、溪洛渡77万千瓦、白鹤滩100万千瓦机组的吊装。她的“吊装史”恰恰见证了中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正是中国能建人的写照。在海上风电领域,他们编制了《海上风力发电厂设计规范》,填补了我国海上风电场设计标准的空白。

2021年4月,金湾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投运。“你们看到的只是光鲜的喝彩。”中国能建广东院海上风电工程设总金蕾回忆道,“几年没有投产业绩,工作与其他同事毫无交集。”如坐技术“冷板凳”,团队成员也曾感失落,但相比之下,与海洋打交道才是更大的考验。

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 中国能建供图

2020年8月,12级台风“海高斯”过境,工程师被迫滞留。原本一周返岸的计划,变成了31天的海上生存挑战:到了第12天,能吃的只剩下两棵白菜,7人围着桌子,谁也舍不得先动筷。后来,岸上的同事们顶着狂风巨浪将物资送了上来,所有人热泪盈眶。

结果证明,团队这些年的选择与坚守没有白费。广东院以海上风电为着力点,在火电加速退场、清洁能源快速崛起的行业演变中,反而赢得了生存的先机。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之下,能源变革的号角再次吹响。展望未来,对投身于重器之建的工匠们来说,他们的目标早已在更远处的星辰大海。(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