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汤治疗胃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案
作者/孟昭强
病案详情
初诊:2024年6月30日。
姓名:孟某 年龄:51 性别:男 身高:175cm 体重:76kg地址:高阳职业:肉店老板
主诉:胃痛伴嗳气、反酸1月余。
西医诊断:6月25日河北某医院临床诊断为胃肠上皮化生及萎缩。
体征:体型中等偏胖,浓眉,M型脱发,面色憔悴,唇黯咽红,舌质黯淡,苔根部薄黄,舌下静脉中迂,平常吃饭快,头汗出。
腹诊:心下痞,少腹不仁,下肢怕冷,大便干。脉左关弦滑,双尺弱。
(患者舌诊图片)
(患者检查报告单)
中药处方
黄连汤加味:黄连4g、红参6g、制半夏15g、甘草8g、干姜8g、大枣20g、肉桂10g、木香10g、制大黄6g,5剂,每日2次。
复诊:7月16日。
胃痛消失,嗳气好转,反酸减轻,舌淡苔暗,舌下静脉曲张,腹诊:心下痞,少腹不仁。
处方:黄连汤加味
黄连4g、红参6g、制半夏12g、甘草8g、干姜8g、大枣20g、肉桂10g、木香10g、制大黄6g,5剂,每日2次。
患者因为店内忙碌于8月24日三诊,患者现仅有食后返流的症状,其他胃部症状消失,这一月未在发作。
处方:继服黄连汤5剂。
按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是指在胃黏膜上出现肠上皮细胞,通常与慢性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长期的胃部炎症是主要的诱因。
慢性胃炎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会引起胃部炎症,进而促进了胃黏膜上皮细胞向肠上皮细胞的转化。
虽然这种病变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因此,一旦发现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本案患者从体质入手开具处方,患者体型中等偏胖,浓眉,M型脱发,食欲可,但面色憔悴,唇黯咽红,舌质黯淡,苔根部薄黄,舌下静脉中迂,其腹诊:心下痞,少腹不仁,下肢怕冷,大便干。
考虑其为“上热、中痞、下寒”,故开具黄连汤,因患者便干加制大黄6g,二诊效果极佳,故原方继服加强疗效。
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汤的组方仅相差一味药,但方证差异较大。前者有黄芩而无桂枝,其方证多内有伏热,见唇舌红、心下痞的黄芩证;后者有桂枝无黄芩,其方证多有阳郁冲逆证,病程较长,见肠鸣漉漉兼腹痛泄泻的桂枝证。
哈。中医真好历害黄连汤治疗。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