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计了?欧美相继缩减海上风电,中国却还在大力发展,为什么

七七的话匣子 2024-11-21 18:11:56

欧美这些年大力吹捧海上风电,带动全球掀起开发热潮。但最近的转变却让人意外:挪威石油公司退出法国项目,丹麦沃旭能源撤出美国海岸线,连带裁员800人。反观中国,却在加速布局海上风电。这是咱们中了什么计吗?还是另有玄机?

欧美转向,为何减速风电?

说到欧美缩减海上风电这事儿,你可还记得他们当初吹得有多起劲吗?

那是恨不得把海上风电捧成救世主,什么“技术领先”“绿色未来”,把未来的能源夸得天花乱坠。

没想到几年过去了,他们自己却开始退场了。

咋回事呢?

咱得先从欧美为什么要力推海上风电说起。

欧美的能源可以说“成于化石,困于化石”。

工业革命那会儿,煤炭和石油是经济起飞的发动机,谁手里握着资源,谁就能当老大。

二战后美国靠着石油工业雄霸天下,欧洲则一头扎进了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链。

不过这种躺着拿资源的好日子并没有一直持续。

1973年那场石油危机,宛如晴天霹雳,把欧美的能源依赖问题暴露得一览无遗。

接着环保压力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更是逼着欧美必须在能源转型上拿出点诚意来。

陆上风电率先发展,但随着优质场址日渐饱和,目光转向了海上。

丹麦1991年建成全球首个海上风电场,开创了先河。

你想欧洲周围的北海、波罗的海风资源多得用不完,装上几排风机,既能发电还不排碳,多划算!

英国立马推出Dogger Bank项目,号称能满足600万户家庭用电;德国也不甘落后,在北海大搞风电场建设。

美国虽然起步晚,但也在拜登政府的推动下定了个大目标:2030年新增30吉瓦的海上风电。

听起来是不是挺靠谱?

但现实总是充满戏剧性。

最近这几年,欧美的海上风电真是遇上了里外夹击的难题。

先说成本吧,原材料涨价,再加上高通胀、高利率,直接把风电项目的预算给炸了。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Vineyard Wind项目,原本说好28-29亿美元搞定,结果超支到40亿美元,开发商一脸苦相,后续投资也缩水不少。

再说补贴。

早些年欧美国家大方得很,政府出钱贴补企业,大家干劲十足。

可现在财政紧张,补贴逐渐缩水,连英国的风电招标都无人问津。

今年的招标结果直接创了历史新低,企业怨声载道,项目也陷入停滞。

最后还有技术难题。

别看欧美的风机技术说得神乎其神,真到运行阶段,问题一个接一个。

西门子歌美飒公司爆出来的风机故障事件就挺让人头疼,光维修费用就烧掉16亿欧元。

更别提深海风电了,那维护成本是陆上风电的好几倍。

这么一来,欧美转向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不能忽视——中国在海上风电上的崛起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

咱们的设备成本低,技术水平也直追他们,这让欧美企业在市场上越来越难扛。

过去一年,全球推迟或取消的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相当于2023年新增容量的一半以上。

欧美的这步棋算是见招拆招吧。

一方面缓解短期内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试图在其他新能源领域谋得一席之地。

至于这一招到底是退让,还是蓄力反攻,恐怕还得看后续表现了。

信息来源:1、路透社.《GE Vernova计划精简海上风电部门,将裁员数百人》2、金融时报.《特朗普胜选后,RWE缩减550亿欧元可再生能源投资》

中国加码,海上风电为何逆势而上?

反观中国的发展路径却是别具一格。

咱们的海上风电起步虽然晚,但发展势头却一点都不输欧美。

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里,咱们的占比已经达到了50%,稳稳地把英国和德国甩在了后头。

为什么欧美都要放弃了,咱们还要这么拼命往前赶?

这事得从咱们的能源“家底”说起。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活跃,用电需求旺盛,可常规能源却相对匮乏。

而海上风电,既不用占土地,还能就地供应沿海城市的电力需求,一石多鸟,实用又划算。

更关键的是,咱们有完整的产业链做靠背。

从风机制造到安装施工,咱们的技术是一年一台阶地往上爬,成本不断被压低。

2023年咱们的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已经降到了约为0.33元人民币,比2010年足足降了近六成。

而美国的度电成本不降反升,较一年前上涨了近50%,加上补贴度电成本为0.1142美元(约0.83元人民币)。

也难怪欧美项目成本上涨的时候,咱们还能风轻云淡地保持竞争力。

所以这哪是什么“中计”,而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咱们常说的看事不能光看热闹,要看门道。

在能源转型中,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3910万千瓦》

1 阅读:430
评论列表
  • 2024-11-21 23:34

    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电价越来越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