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暴戾恣睢,耗费民力,搞得天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天下群雄纷纷揭竿而起,中国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混战当中。
在所有起兵反隋的义军之中,他们曾经创立的瓦岗军乃是规模最大的一支。然而,谁能想到,在撞出激情火花,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曾经的亲密无间竟然也会在权力面前剑拔弩张,反目成仇。
这两位英雄便是瓦岗寨的两位杰出领导者——翟让与李密。
死里逃生,创立瓦岗翟让原在隋朝担任“法曹”的低级官吏,谁曾想,因一次意外犯罪被判了死刑。就在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即将划上句号时,一个叫做黄君汉的牢头却给了翟让生的希望。
黄君汉素来钦佩翟让的忠肝义胆,骁勇豪迈,于是,便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将其释放。重获新生的翟让逃到瓦岗这个地方,在此招兵买马,天下群雄慕其大名,竞相归附,于是,瓦岗寨便日益壮大起来。
在此之间,他还招得单雄信与徐世勣两员大将,因久闻两位大名,便将他们当成亲信,成为自己得左膀右臂。
对于未来的规划,翟让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同单雄信、徐世勣二人商议。徐世勣经过一番缜密的思索后,觉得荥阳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汴水经此流过,若劫持来往的商船,则可源源不断地为他们补充军费。
翟让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便秣马厉兵,做好攻打荥阳的准备。恰在此时,同样死里逃生的李密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上了瓦岗寨,翟让对李密仰慕已久,他的到来,更加让瓦岗军如虎添翼!
那么,李密是因何事而被逼上瓦岗了呢?
起兵反隋,兵败被捉与翟让不同,李密出身显赫,身为四世三公的贵族后裔,李密仗着父亲的名望被升任为隋军的大都督,但是面对隋朝的衰颓形势,李密早已生起了异心。
李密在隐居之时,有幸与越国公杨素相识,杨素见他读书勤奋,聪慧过人,便要求他的的儿子杨玄感将李密当作榜样,在日积月累的交往中,杨玄感与李密也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这二人都怀着雄心壮志,默默等待着机会,成就一番霸业!公元613年,乘着隋炀帝杨广东征高句丽之机,杨、李二人觉得机不可失,于是集结兵马,起兵反隋。
当时,李密给杨玄感提出建议,称:攻打涿郡为上策,攻打长安是中策,而攻打洛阳是下策!但刚愎自用的杨玄感偏偏听不进李密的劝导,偏偏以“解救臣属家眷”为由攻打洛阳,结果,起兵还不到两个月,便被隋军打得落花流水,兵败自杀。
李密早就预料有此一天,但因念及情谊,始终对杨玄感不离不弃。结果,自己也被隋军捉住,隋炀帝下令,将其押往高阳开刀问斩!
当时,与李密一同被押解的难兄难弟共有七人,他们大多是家资颇丰的官宦子弟,于是,便拿出大量金钱诱惑官差,乘着官差管理松懈的岔子,打穿墙壁逃出生天,此后,才有了李密与翟让的瓦岗结义。
结缘瓦岗,五立奇功李密到了瓦岗寨以后,攻打荥阳的计划便被翟让提上日程。但是在此之前,为了让瓦岗军实力更加壮实强大,李密向翟让提出建议,应主动联合周围的大小起义军,这样才有足够实力与隋军对峙!
翟让对此点头称善,于是,便广发英雄帖,募集天下豪杰。周边地区一些小的反隋势力,瞧见翟让如此礼贤下士,于是,纷纷主动归于其麾下,瓦岗势力方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
此时,李密马上又向翟让建言:“我们现在兵强马壮,应该趁热打铁。眼下我们的问题是粮草已然不多,如果拖延下去,恐怕对我们大大不利!故此,现在是攻打荥阳的最佳时机,打下荥阳之后,可以以此作为基地,让我们的实力更加强大,届时,天下便唾手可得!”
翟让再次接受李密建议,连克金堤关等诸多县城后,一鼓作气,拿下荥阳!
这时候,荥阳太守杨庆和通守张须陀带兵讨伐翟让,翟让面对他们凌厉兵锋,惊恐万分,竟然生起怯战逃避之心。李密却不以为然,他告诉翟让,张须陀不过一介武夫,有勇无谋,尽管迎战,自己定然将之斩杀!
翟让听后,方才打开城门,迎击杨、张大军,翟让初战不利,立马撤退,张须陀杀得兴起,对翟让紧追不舍,正在此时,李密带领一支奇兵,突然从一侧杀出,张须陀慌忙不跌,连忙撤退,翟让与李密紧密配合,左右围歼,张须陀心慌意乱,被李密手起刀落,斩落马下!
拿下荥阳后,李密与翟让继续向北进军。公元617年的春天,他们率领七千兵马,越过方山,进入罗口,然后对兴洛仓发起袭击,一举拿下这个对隋朝来说极为重要的漕运要道!
这年二月,翟让命人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穷苦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纷纷自愿加入翟让麾下,瓦岗军势力再次得到壮大!
随后,瓦岗军一路北上,攻打洛阳,当时隋炀帝杨广尚在江都,洛阳由越王杨侗镇守。而此刻洛阳的粮仓已被义军控制,因此,翟让派李密率兵歼灭杨侗。
李密将军队分成十队,从四面八方围攻洛阳城,将洛阳守军打得狼狈不堪,损失了五六成的兵力。
五大功绩,尤其是洛口大捷,让李密获得了极大的威望,故此,翟让心甘情愿地将瓦岗军的最高领导权让给李密,将他奉为“魏公”!
不久,李密登坛即位,设行军元帅府,拜翟让为上柱国,从此真正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号令天下!
应该说,在瓦岗军起义的前半场,李密与翟让这两位同病相怜的“革命战友”,配合默契,友谊深厚,彼此都对对方相当敬重与仰慕。
可惜,权力与欲望有时候会变作疯狂的魔鬼,让原本顺风顺水,大富大贵的命运急转直下,直至跌入可怕的深渊!
手下撺掇,反目成仇李密被封为“魏王”,成为瓦岗军的实际领导者后,翟让展现出非常豁达的气度,总是竭力服从与配合李密分配下来的任务。
但是,翟让本人心胸开阔,礼贤下士,并不代表他的部下与亲属都与他一样,都拥有高风亮节。
当时,翟让的属下中有一名叫做王儒信的官员,十分轻视李密,有意让翟让取而代之,对此翟让不置可否,一笑了之。
这时候,翟让的哥哥翟弘竟然以恐吓的口气说道:“将皇帝的位置拱手让人,是何道理?弟弟竟然不愿当,那哥哥我就来代劳吧!”当时,翟弘的这番话,翟让并没有往心里去,只当听了个笑话,根本没有当真。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翟让这般憨厚,这话进入李密耳朵里后,不但没有当成笑话,反而被认为是翟家人的警告。看来,翟让不得不除啊!
除了口头上的威胁以外,行动上翟让也多次有僭越之嫌。翟让归根到底是个粗人,从来不懂得三思而后行。比如,在处理隋朝降臣冯慈明这件事情上,他就让李密失了威信。
原本,对于投降的隋朝官僚,李密始终保持着“宽大处理”的原则,何况冯慈明的父亲与自己的父亲还是故交,因此,任凭冯慈明如何折辱自己,李密始终放冯慈明一条生路。
谁曾想,翟让对于屡次企图逃跑的冯慈明却极端气愤,一次,当李密再次放冯慈明一条生路的时候,翟让却不管三七二十一,手起刀落,让年过花甲的冯慈明提前见了阎王。
翟让的私斩降臣,让李密大为忌惮,于是,心中杀念遂起,但念及翟让毕竟是瓦岗军的首任领导,便暂时压制怒火,没有发作。
然而,随后的翟让 “索贿”事件,却成为了让李密将翟让送上断头台的导火索。出身贫苦的翟让天性贪婪,在瓦岗军是出了名的,但谁能想到,翟让竟然会将贪婪的双手伸向本应属于瓦岗全军的战利品上。
这事儿发生在汝南被攻下之后,当时翟让料定,汝南是个大郡,缴获的战利品必然不少,于是,他便找负责看管战利品的左长史房彦藻索要。
房彦藻按照规矩,一口回绝,翟让听话,老羞成怒,说出许多对李密大不敬之语。事后,房彦藻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向李密禀报,并说:“翟让反心已起,若再留他性命,不仅对魏王您不利,更对整个瓦岗军是个巨大的威胁!”鉴于翟让多次违拗乖张之举,此时的李密已然决定,务必将翟让除之而后快!
公元617年十一月十一日,李密假意为翟让庆功,邀请翟让参加酒宴。酒宴开始前,李密便掏出一张弓让翟让把玩,正当翟让全神贯注观弓之际,李密心腹大将蔡建德重重地往翟让身上砍了一刀,翟让遂倒在血泊之中……
随后,李密将翟家人悉数屠杀,这场瓦岗军后期最大的喋血事件才落下帷幕。
结语李密斩杀翟让后,引起了瓦岗军内部极大的动荡,之后在与隋军的交战中,屡战屡败,最终在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
李密带着残兵败将投到了李渊帐下,但不久又叛唐自立,最终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李密与翟让原本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战友,最终却被权欲迷失本性。李密斩杀翟让,实际上是自断其臂之举,就如同天平天国运动后期,诸王自相残杀一般,实际上这是最为恶劣的一种自我消耗!毕竟,任何政权组织都经不起祸起萧墙的折腾。
这不禁让人感叹: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炷香!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李密好色失人心,三十六假道义一哄而散[吐舌头眯眼睛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