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重典雅的大唐遗珍
唐代建筑造型浑厚质朴,庄重典雅,结构严谨大度,是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成熟的标志。山西民风淳朴,信仰虔诚。许多地形闭塞的偏僻山乡,战火难及,因而不少其他地区已绝迹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在山西得以幸存。至今在山西保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也可以说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标本。
唐代是一个可以让后人骄傲的朝代。唐代经济的高度繁荣推动了建筑艺术的空前发展。中国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架构和风格在这个时代成熟和定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外质内美,庄重大方,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宗教建筑是唐朝及五代建筑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唐盛世,寺院建筑和附属艺术得以继续发展,不断提高。遗憾的是经过唐武宗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大量殿宇遭到破坏,再加上后代的毁损,除个别殿堂如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等以外,并没有完整寺院存留,也远不能代表唐代建筑的整体风貌,但其朴实大气、雄浑舒展、凝练规整的结构,却是那个伟大时代精神的体现。
偏居乡野的唐风瑰宝
大佛殿
20世纪50年代,文物工作者在例行的文物普查中,在五台县李家庄村西的土岗上,发现了一座小小的佛教寺院。寺坐北朝南,布局呈四合院式,东西宽51.3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仅有3078平方米。寺内建有山门、东西配殿,正面土台上是南禅寺内的主殿——大佛殿。
大殿平面近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子的一半,大大突出了大殿的主体地位。单檐歇山式大屋顶,梁架举折相当平缓,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平缓的一例,出檐深远翼展,刚健轻巧,具有很浓的唐风。
殿周围由12根大柱支撑,柱体粗壮结实,柱头均设斗拱。殿内佛坛上还保存彩塑17尊,经仔细勘察,在大殿的平梁上发现有一行墨迹清晰题记,大殿重建于建中三年(782),可见大殿重修后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在全国大规模灭佛前的唯一遗构,其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足以改写中国的古代建筑史。
1953年10月,专家们对大殿的形制、结构和寺内遗存的碑刻及有关五台山地区佛教的传记、方志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的一致结论是:“该寺确是唐代建筑,并证实它的修建年代比10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国内现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唐代大中十一年(857)修建的五台山佛光寺还要早75年。”证实南禅寺大殿确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南禅寺与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不久,到两晋时已弘传到这一地区。隋唐时,五台山佛教发展到极盛。唐太宗李世民执政后不久,就下令在五台山“建寺十所,度僧百数”。
女皇武则天为了制造她君临天下的舆论,不仅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将她夺取政权说成是受到弥勒的授记,而且在长安二年(702)自称她“神游五顶(五台山)”,敕命重修五台山清凉寺,任命名僧感法师住持清凉寺,封他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主掌京国僧尼事”(《广清凉传》),五台山的住持成为全国佛教界的最高僧官。
由于唐代帝王的倾心供奉,五台山成为当时北方的佛教中心,全山有寺院360余所,僧尼“达万人之众”(《全唐文》卷621)。招提、兰若等小寺庙则遍及全山,南禅寺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建造的一座乡村小庙。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国家历经战乱,徭役日重,人民将寺院作为逃避之所,佛寺又乘当时均田制度的破坏、趁机扩充庄园,驱使奴婢,并与豪强贵族相互勾结,逃避赋税,多方牟利,从而与国家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废佛”事件的发生。
唐武宗在会昌五年(845)开始废除佛寺,没收寺产,遣散僧尼,全国共计拆毁大寺4600所,小寺4万余所,还俗僧尼26万人,解放奴婢15万人,收回民田数千万顷,佛教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南禅寺地处佛教圣地五台山,本属拆毁的范围,但因地处台外,又是建在乡间的小寺,在这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中竟奇迹般地被保存下来,并在五代周世宗灭佛和多次地震中幸免于难,使千年以后的今人能够目睹中唐时期木构建筑的原貌,确属奇迹。
五台山在隋唐时期是佛教华严宗的重要基地,天台宗、净土宗、律宗、禅宗等也开始流行。南禅寺就是禅宗建立在台外的一座佛寺。禅宗因其教义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又因在修习过程中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故又称为佛心宗。
宗派的创始人菩提达摩,在南北朝时的南朝梁普通年间(520~526)泛海来到广州,后应梁武帝的邀请到金陵(今南京)与梁武帝对答,因机缘不契,没有受到佛教界的重视,于是来到嵩山下的少林寺安心面壁,传授弟子。
到禅宗五祖弘忍时再传弟子慧能、神秀,开创了“南顿”、“北渐”二派。神秀是北派的首领,创立了北宗;慧能在江南传布,创立了南宗。但神秀一系的北宗在北方没传布几代就沉寂了,而南宗传播极广,遂成为禅宗的正宗。
隋唐时期,禅宗的南北两系在五台山均有弘传,解脱、巨方、神英、智通都是当时五台山的禅宗大师,南禅寺也就是在隋唐时期佛教分宗立派的背景下创建的禅寺,对于研究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流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寺内的正殿也称为大佛殿。殿宇建在高约1.1米的砖石台基上,殿前设有月台。我国现存的唐代建筑中殿前都不设月台,南禅寺大殿前设月台是仅存的一例。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近于正方形,上覆以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四周立有檐柱12根,西山墙内的3根是抹棱方柱,其余都是圆形,根据殿内梁架中唐代重修时的题记,方形木柱还是大殿创建时的原物。
四周的檐柱都向内微微倾斜,檐柱从中间向两侧微微升起,柱头上用长条形的阑额连接,在角柱的连接处阑额都插人柱头中,而不像后代建筑中阑额十字交叉出柱头,保存唐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大殿内没有内柱,梁架上也不设天花板,称为彻上露明造。大殿的梁架用两根通长的四椽袱(大梁)直接架在前后檐的柱头斗拱上,四椽袱上设有大斗、驼峰和捧节令拱承托着平梁(二梁)和平槫,平博的两端施有托脚,上用两个大叉手直接承托脊槫(脊檩),形成一种三角形的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仍保持着我国自汉唐以来形成的一种结构形式,至五代以后就不复出现。
大殿的檐柱柱头上设有五铺作斗拱,拱头上有卷刹五瓣,每瓣都向内凹,颤深约0.3厘米。这种手法在北齐、隋代开凿的天龙山石窟的窟檐斗拱上曾使用过,现存实物中则仅此一例。
南禅寺大殿用材较大,斗拱显得十分雄伟,是我国唐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大殿建成1000多年来,历经5务以上的地震8次,均未受到大的物坏,主要原因就是大殿用材断面合理,纵横构件构造牢固,巧妙地将力学与美学高度结合,体现了中唐时期的建筑技艺和水平已普及到了偏做的乡村。
大殿内设有宽大的佛坛,约占股内面积的1/2,砖砌佛坛的前沿饰有70幅精美的砖雕,还是唐代的原物。佛坛上保存有唐代彩塑17尊,主像为释迦牟尼佛,左为普贤菩萨,右为文殊菩萨,两边分别是弟子、胁侍、天王、供养菩萨、童子獠蛮和拂箖。像的布置仍存唐制,虽然塑造于中唐,却没有中唐趋向于绚丽装饰性的浓艳色彩,而是秉承了唐塑宁静古典、纯朴庄严的早期风格,堪与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媲美,异常珍贵。
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在八角束腰须弥座上,头饰螺髻,眉如弯月,面相丰满,微笑垂视,神态十分动人。像后的背光塑有莲花、忍冬、飞天、大鹏鸟王,内容丰富而图案线条简练,显示出唐代艺术创作的高度成就。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骑狮驾象,狮象具有动感,似在前行,而菩萨沉稳安详,端坐于狮象之上的莲花座上,动静结合,显示出唐塑的奇妙之处。胁侍的造型体态丰满,宽肩细腰,腹部微凸,身姿呈S形扭曲,突破了唐代以前双腿并立的呆板姿势,衣饰较唐代初年繁复,但璎珞简洁,天衣缠绕于两臂和腰间,头戴花冠,面形秀润。
供养菩萨半跪坐于高蒂莲台上,神情恬静,这种姿势为宋代以后少见。天王头戴盔,身着甲,束腰带,天衣自肩部披下,裤角绾结于膝下。头微侧,扭胯,左脚跨出,重心落于右腿,姿势生动而雄健。面部微含笑容,神情泰然自若,在勇武刚健之中,不失理想化的祥和神态,与宋代以后威严凶悍的天王造型有明显的区别。
全堂彩塑的造型、神态、衣纹和动作,各具特色,在总体布局中个性鲜明,而鲜明的个性又与整体十分协调,造型和神韵都极为谐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这组彩塑在元至正三年(1343)有部分进行过重新装绘,但相貌、衣饰、神态皆继承了唐代早期的特征和风格,是十分珍贵的唐代寺院彩塑艺术品。
寺内还保存有北魏小石塔1座、唐代石狮3只和2块角石。小石塔方形平面,每面宽0.26米,高0.51米,共分5层,塔第1层四角各雕窣堵坡式小塔1座,四面浮雕有佛传故事,第2层每面正中浮雕佛像1尊,两侧分为2层,各雕佛像4尊,第3层至第5层每面各雕佛像3尊,塔刹已不存,塔的造型精美,雕工细致,风格具有北魏塔建筑的特征,是十分难得的佛教文物艺术品。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积极调整产品供给与服务;完善产品设计思路和服务;适应新需求、把握新趋势、切换新赛道。
疫情即将过去,期望每一位“旅游人”,以自律和诚信为引导,助力旅游市场有序恢复;我们要置身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旅游行业大格局中,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更好地服务旅游者,在变革中开创新篇、行稳致远。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