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论我们接受与否,这是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世界。
强者,可以通吃一切,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弱者,终究被强者吃掉,别说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了,能够正常生存下去就不错了。
资源,包括了物质资源、地位资源、权势资源、人脉资源、背景资源、异性资源等。
机会,包括了就业机会、发展机会、升迁机会、做事机会、赚钱机会、繁衍机会等。
其中,异性资源和繁衍机会,最让人揪心。难道说,弱者就没有异性资源吗?难道说,弱者就失去了繁衍机会吗?
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说,不适应客观环境生存的弱者,终究无法将基因延续下去。自然界需要的,是更强者的基因。
这就导致,无数普通家庭,将见证子女活成最后一代。
02
以往,我们一谈到婚姻,都会想到男欢女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如今,我们一谈到婚姻,都会想到逢场作戏,等级分明,物质交易。
从人们对婚姻态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婚姻“变质”了,从基本的情感需求,变成了赤裸裸的物质需求。
婚姻市场,会要求男人有车有房,工作稳定,拥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实力。
婚姻市场,会要求女人有才有颜,温柔贤惠,拥有一定的情感提供价值。
要是达不到这些基本的条件,男人就会被人称之为“普男”,女人就会被人称之为“普女”。而普男和普女,都失去了婚姻的选择权。
不是只有普男失去了婚姻的选择权吗,为什么连普女也失去了婚姻的选择权呢?
因为竞争的淘汰机制,是客观存在的,对于男人、女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会因为某一方是雌性,而心慈手软。
不然,大城市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剩女了。剩女存在的本身,就是竞争的淘汰机制导致的。
03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本该是感情需求的婚姻,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残酷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给出了答案: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人道,都是减损不足的部分,来增添多余的部分。这就是社会经济学谈到的“马太效应”,穷者更穷,富者更富。
强者,不论男女,都可以拥有大量的伴侣和异性资源。弱者,都缺乏伴侣和异性资源。因为弱者的异性资源,都被强者吸走了。
举个例子。
工厂里边有1个老板,以及10个员工(5个女员工,5个男员工)。按照一一配对的原则,男女员工刚好可以一一配对。
这个时候,某个长得还行的女员工发现,老板很有钱,也有生理需求,所以这个女员工就会心甘情愿成为老板的地下情人。
其他女员工也有样学样,都想成为老板的地下情人。哪怕身材颜值不够,无法成为老板的地下情人,这些女员工也不会看得起同阶层的男员工。
04
为什么人们总是看不起同阶层的异性,而去跪舔高阶层的异性呢?
跟“慕强”的生物天性息息相关。
这种慕强的生物天性,就源自于“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客观环境规律。因为环境优胜劣汰,所以人们才会各种抱大腿,付出自己的一切,希望可以更好地生存下去。
婚姻的选择,就涉及到“慕强”的生物天性。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究竟是想找高阶层的另一半,还是想找低阶层的另一半呢?答案,肯定是前者。
哪怕是已经结婚的成年人,都会抱怨,自己选择了如此差劲的另一半。因为有对比,就会有不满。
当慕强的择偶心理成为常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那低阶层的异性就会被人抛弃。而这些低阶层的异性,其实是数量庞大的普通人。
现阶段的婚姻条件愈发水涨船高,本质就是择偶的一方,对于普通异性的淘汰。
05
写到最后
普通男人谈到婚姻,会认为女人给出的条件特别多,简直就是拜金女。
普通女人谈到婚姻,会认为男人毫无责任感,也不懂得付出,就想白嫖,不是好东西。
这种矛盾,不是一两代人可以解决的。现阶段越来越低的婚育率,就是这种矛盾尖锐化的最好例证。
随着物质化的加剧,未来的男女矛盾,尤其是底层的男女矛盾,不会越来越缓和,只会越来越严重,大概率会重复“日韩男女矛盾”的覆辙。
对于现代的婚姻,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一场人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交易。里边没有感情,没有爱意,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攀比、博弈、算计。
房子、工作、收入什么的,都是表象。真相是,淘汰的机制,更严重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