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开年,就注定了是个不平凡的一年。A股基金调仓叠加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导致其水位持续下降,把股民的心都跌的拔凉拔凉的。原本以为可以拥抱着2020-2021这两年得之不易的些许盈利过个好年,却不曾想:这闷酒喝的比哪一年都要多。
开市后好日子没过上几天,俄乌战争又爆发了,然后是欧美对俄罗斯的高烈度制裁,以及美国加大对中概股的审查力度所导致的金融海啸,更是放大了A股本就脆弱的敏感神经,一路狂泻直奔3000点整数关口,其表现堪称为邋遢也不为过。面对如此惨状,若是真没点强大内心的投资者,恐怕早已“交枪投降”了。
人生便是如此,我们生来就是为了面对世间的跌宕起伏。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就是看他在面对困境时的表现。
投资更是如此,它更加直击人性之本,但凡能够应对自如之人,早晚都会成为人上人。
作为一位优秀投资者,万不能以“一杯清酒醉人心,安问世间沧桑事”的心态来对待这世事变迁,无论遇到何种情况,我们都提倡”保持理性思考,以积极心态去面对“。
2022年,我们的A股真的要令人摒弃吗? 答案是:未必。
我们心理清楚知道:如今的大跌行情,都是因为美联储加息、俄乌战争、俄罗斯受极端制裁、中概股上市受威胁等因素,致使非理性的情绪化所导致的。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2020年1月-3月疫情初发时,美股历经百年未遇的4次熔断,全球股市暴跌,资本市场一片哀嚎,几乎所有人对未来的看法都是悲观的。可是现在我们回头望去,恐怕都会有所悔恨地说:“如果当初不追涨杀跌该有多好;如果逆势满仓该有多好”......
而这也恰是我们该扪心自问的时候:当时的我们,到底内心是如何思考的?为什么?
是因为恐惧,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因为感性打败了理性。
这一次的市场行情,依旧是以情绪为主导,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该再让冲动的历史重演,是时候该理性了。
预判行情未来进展,我们通常会对三个”底“进行剖析,分别是“政策底、市场底、情绪底”。
首先是“政策底”,开年之后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定基调以稳增长为主线,而且在春节期间就将基建投资提前启动。更有两会上确认了GDP的增长目标为5.5%,这不仅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更是彰显了政府的决心; 同时,中央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人民银行上缴结存利润超过1万亿,用于留抵退税、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面对A股持续的情绪化表现,3月16日,更是由国务院召开金融专项会议强调,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这是对经济发展做了全面立体式的布局,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随着一季度经济逐渐走向触底的过程,相信还会有相应的政策陆续给到市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季度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政策底。
其次是“市场底”。 自2021四季度以来,我国经济景气指数缓慢下行,资本市场也有了同步体现,同时拥挤赛道的集中兑现和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致使市场加速探底。进入一季度以来,经济、货币政策持续释放,社融规模大幅增长,资金面逐步走向进一步的宽松状态,在这样政策引导下,PPI、 CPI 等宏观数据开始趋向良好,在稳增长的基调下经济活跃度有了显著上升,而对美联储对加息预期也得到充分的释放, 从中央的经济部署来看,今年一季度~二季度我们将迎来市场底的构筑,有望在第二季度后半段企稳,市场底就在眼前。
同时我们也知道,疫情肆虐的这2年多,作为世界上严控疫情几乎一枝独秀的国家,我们的经济增长并未受到疫情暴击,全国人民生产生活基本正常。我们的高端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医药出口等都走在了世界前列,经济更加稳步前行、基础更加坚实。我们也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超发货币导致“大水漫灌”最终自食通胀的恶果。监管层早已提前做好预防过度投机、和适时降温的预案,将A股市场控制在了合理的空间中。这些都是我们市场的基石。
再有就是“情绪底”,情绪是个无法标准化的东西,它的存在会让市场运行在相对的无序之中。情绪能够筑底的前提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干扰因素尽情宣泄,无限释放,释放到精疲力竭,释放到跌无可跌,释放到生无可恋,然后一切就清净了,一切也就该孕育了。所以即便是政策底、市场底都比较明确,情绪底也还是需要反复进行观察和论证,且大跌之后的情绪底也是需要夯实多次来进行确认的。所以于情绪来说,切勿随便言底。可能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可我们都深知,情绪化不会成为市场运行的主流力量,主流力量永远都会是经济基本面。我们需要反复提醒自己的就是:无论市场的情绪如何宣泄,我们都不该再让冲动操作的历史重演,否则浮亏就会成为实亏,而恰与反向操作的理念背道而驰。要用理性去思考问题,因为此时却往往可能孕育着不可多得的机会。
综合来看,A股市场这两年的状态更多是我国基本面的真实体现,而不是资本催生的“虚火”行情。在经历了前段时间的情绪化水位退潮期后,A股市场整体估值合理,尤其是核心资产的估值更具备一定优势,A股市场中长期不具备大幅下跌的动因。当然,我国经济也正在面临着非常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确定性的挑战,以及各种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即便估值相对合理,但向上大幅持续走高难度也是不小的。 我们可以多关注那些受到战略产业政策扶持,市场融合渗透力较强的相关行业,是仍然有望继续走出结构性的牛市来的。
在这注定不平凡的2022年里,世界仿佛真的打开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要面对的必然是更加复杂而多变的新形势、新格局,作为一个紧跟着金融与经济脉动的投资者,我们需要做的恰是厘清思路,提高认知,理性而主动的接受一切变迁。 真诚地祝福每位小伙伴投资顺利。
屈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