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部分)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03-01 21:24:54

作者:爱民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抗大总校

第二部分:抗大与毛泽东

第三部分:抗大分校及陆军中学

第四部分:弘扬抗大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办抗大,为我党我军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干部队伍。抗大成为毛泽东战略布局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充分展示毛泽东雄才伟略,高瞻远瞩。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最后胜利,抗大功不可没。

美篇《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弘扬抗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让子孙后代了解抗大在战火纷飞年代经历过的艰难岁月,了解抗大前辈为我党我军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了解抗大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

第一部分:抗大总校

一、抗大历史沿革

  1931年9月,毛泽东在宁都县小布村接待奉命前来的何长工、邓萍两位红军将领时说:“新旧军阀都懂得‘有权必有军,有军必治校’这个道理。…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也需要办校治军,学习战略战术,提高素养,培养自己的建军人才。”,他委派何长工和邓萍到瑞金筹建工农红军学校。何、邓来到瑞金后,将闽西彭杨步兵学校和红一、红三军团随营学校迁到瑞金,合并组建工农红军学校,何长工任总队长兼政委,邓萍任训练部长,周以栗任政治部主任,校部设在瑞金城墙边的杨氏祠堂。

同年10月,第一期正式开学,招收学员783人,编为三个军事连队,一个政治连队,一个女子义勇队和一个司号连。

同年11月25日,学校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正式命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1931年冬,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从上海来到瑞金,特地到学校视察,在视察完后,他高兴地对何长工说:“这所学校比当年的黄埔办得好!教职员都是从战场上调来的骨干,军政素质高。有这么一个好学校,我们的腰杆子就又粗又硬了。”

1932年2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肖劲光任校长,何长工任政委。

红校自1931年10月成立至1933年10月分编,共举办六期培训,为中央红军和地方党政组织培训约11500多名学员。红校是中央红军最早创办的正规军校,被称为“抗大”的前身,红校为创办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3年10月17日,为适应反围剿斗争形势变化,中央红军迅速扩大,急需大批军政干部,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改编红军学校的命令”,对红校进行分编、扩大学校规模,将红校高级班、上级班改编为红军大学校(简称“红大”);将六期团队改编为红军第一步兵学校(又称彭杨步兵学校);将七期团队改编为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又称公略步兵学校);将工兵营、炮兵连、重机关枪连、防空和装甲车连改编为红军特科学校;将游击队训练班改编为游击队学校。

红大是我军创办的第一所红军大学,何长工就任红大第一任校长兼政委、钟伟剑任训练部长、徐梦秋任政治部主任、杨至成任校务部长。何长工身负重任,亲自负责红大校址的选定和校舍的设计、施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红大的建设中,成为我军军校建设的创始人、奠基人和杰出的领导人。(以上资料主要摘自《何长工纪念文集》)

1934年10月1日,因反围剿斗争失利,中革军委下令,将红军大学与第一步兵学校、第二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合并,恢复工农红军学校建制。

10月10日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时改称军委干部团,陈赓任团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钟伟剑(后毕士悌)任参谋长,莫文骅任政治处主任,方强任党总支书记。干部团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特科营、一个上级干部队,共1480余人。在长征途中,干部团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所培训红军干部的流动学校,始终坚持边走边教、边战边学。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后,干部团与陕甘宁红军军政学校合并,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周昆任校长,吴岱峰任副校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

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扩建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周昆任校长,吴岱峰任副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

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党的战略方针,决定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为红军培养大批量、高素质的军政干部,输送到抗日前线。

1936年5月9日,党中央在延川县大相寺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作《目前形势与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报告指出:“必须大数量地培养干部。党要有成百上千的新干部,一批又一批地送到各方面的前线上去”,“没有大批干部是不行的,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来会犯罪。”

5月14日,毛泽东在大相寺团以上干部会议上讲话,为红大招生发出号召。他指出:应该利用全面抗战开始之前的时机,抽调大批干部,从军团领导到连排基层干部,进红军大学学习。并要求各部队党委必须把选送干部入学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保质保量地把优秀干部选送到学校培养、训练。于是各部队立即行动,很快完成了选送学员的任务。

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瓦窑堡召开,专门讨论创办红军大学问题。会上,毛泽东就未来红大的教育方针、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教育方法、教员及组织机构等问题提出方案,会议一致同意毛泽东关于建立红大的方案。会后发布了红大招生广告,明确红大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抗日军政领导人才,造就大批红军抗日干部。毛泽东还明确指出:“革命青年”这四个大字就是红大入学的条件。要求做到:“革命青年,来者不拒”,要求把红大及抗大的招生广告从延安贴到西安,向全国青年大开入学之门。红大及抗大的招生广告吸引一批又一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他们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冲破重重封锁,奔向革命圣地延安。国际友人柯棣华大夫来到延安看到此景后,不由得发出赞叹:“奇迹,奇迹,这简直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

二、抗大光辉历程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米粮山上一座旧庙前举行开学典礼宣告成立。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他对学员们说:“我们这里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要我们艰苦奋斗。”毛泽东指出:“我们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是为了准备迎接民族革命战争的到来。为了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培养干部,提高干部。因此我们的干部需要重新学习,重新训练,以便将来出校以后,能够独当一面地去工作。”接着,毛泽东鼓励大家说:“第一次大革命时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成功,但到现在它的革命任务还未完成。我们的红大就要继承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即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1936年6月21日,国民党趁红军主力西征之际偷袭瓦窑堡,红大学员奋勇抵抗,掩护中央机关顺利转移。

同年7月,红大随党中央一起迁到保安(今志丹县),学校没有校舍,师生们就自己动手挖窑洞,将半山腰上废弃的石洞改造成宿舍、教室。新校舍建成后,毛泽东在开课当天来到学校,对学员们发表了讲话,他风趣的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什么时候下山呢?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红大访问,亲眼目睹红大的教学环境,在他写的《西行漫记》一书中对红大作了真实描述: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这就是红大,在窑洞里办大学,被称为“窑洞大学”,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学校。

毛泽东与林彪在红大

陕西瓦窑堡《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陕西志丹县《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位于志丹县城南桥沟半山腰。现存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党总支书记莫文骅。科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的旧居及部分教室、宿舍等十多孔窑洞。

1937年1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1937年1月20日,抗大随党中央迁往延安。1月21日抗大第二期在延安开学,同一天抗大教育委员会成立,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委员有林彪、刘伯承、傅钟、罗瑞卿、刘亚楼、杨立三、莫文骅。

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各地革命知识青年纷纷来到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教育培养知识青年成为我党的新任务。毛泽东及时为抗大作指示:要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就必须大大增加抗战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强弱的对比,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办报纸宣传抗日主张。这个增加抗日力量的方法是与其它一切增加抗战力量的方法相关联的总方法。”

1937年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门

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抗大在延安办学四期(第二期~第五期),招收学员共计14558人,其中第四期、第五期招收学员人数大幅增加,增加最多的就是外地知识青年。但仍无法满足八路军、新四军对干部的需求。由于国民党不断加强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知识青年投奔抗大的风险增大,学校后勤补给负担加重,在延安扩大招生困难重重。

1938年12月1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决定由抗大抽调部分干部和师生组建第一分校和第二分校,开赴晋东南和晋察冀办学。

12月13日,抗大在延安小礼堂召开“关于学校建制改变”干部动员大会,毛泽东、王稼祥出席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战争形势逐渐进入新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增加力量来停止敌人之进攻,最基本的推动全盘工作的正确方针是培植干部。

罗瑞卿副校长在会上正式宣布成立抗大第一分校和第二分校,任命何长工为第一分校校长,周纯全为副校长;任命陈伯钧为第二分校校长,邵式平为副校长。罗瑞卿在动员报告中阐明了成立抗大分校挺进敌后办学的深远意义:

1、为着迎接抗战新阶段与新的斗争环境;

2、为着不因战争形势发展而影响到学校的教育事业;

3、为着便于敌后广大青年来校学习;

4、为着理论与实践更能打成一片,使教育方针更好的运用与发挥;

5、为着毕业同学更便于分配工作;

6、更能吸收前线丰富的战斗经验。

12月13日,抗大二分校在延安成立,整编后于12月22日起,分成三个梯队分别从瓦窑堡、延安、蟠龙出发开赴晋察冀。1939年2月底,各梯队陆续抵达河北灵寿县陈庄。

12月25日,抗大一分校在陕西延长县成立,整编后于1939年1月3日从延长县出发开赴晋东南,1月21日抵达山西屯留县故县镇(详情见美篇第三部分)。

抗大一分校、二分校深入敌后办学,尝试敌后办学的可行性,为敌后办学摸索经验,这两所分校开启了抗大敌后办学的新篇章。

1939年1月2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了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通知,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学校于2月9日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制定具体措施开展生产运动。从2月20日开始,学校全体同志投入大生产运动,校领导和师生们一起参加劳动,教职员白天开荒,晚上办公,学员白天开荒,晚上学习,女同志替炊事员做饭、送饭、送水上山。经过两个多月的劳动圆满完成开荒任务。

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到晋东南的决定》,7月上旬为欢送抗大、陕公等学校深入敌后办学,中共中央机关举行欢送大会。毛泽东亲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当年姜子牙下山,元始天尊送给他四不像、打神鞭和杏黄旗,我也送你们三件法宝:坚持统一战线、开展游击战争、巩固内部团结,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总校遵照中共中央决定,对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抽调部分干部、师生组建抗大第三分校,留在延安办学,继续培养陕甘宁边区干部和革命青年。总校将校部机关和第一、二、三、四大队与华北联合大学合编为一个纵队,共计5000多人。为便于行军、作战和迷惑敌人,该纵队对外名称被称为八路军第五纵队,后又改称青年纵队。罗瑞卿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成仿吾任副司令员,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王智涛任参谋长。华北联合大学改称青年纵队独立旅,华北联大校长成仿吾兼任独立旅旅长和政委。

1939年7月10日,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中共中央和边区各机关团体的代表,延安马列学院、鲁艺、女大、党校、第三分校等院校的代表及延安当地群众上万人为出征队伍送行。毛泽东在欢送会上再次重申三件法宝:

(一)坚持统一战线;

(二)开展游击战争;

(三)巩固内部团结。

这是同志们上前线去的总方针,是拯救中华民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件法宝。

抗大副校长罗瑞卿

1939年7月10日,抗大师生向敌后转移前,罗瑞卿(右六)与大队长以上干部合影。

罗瑞卿代表第五纵队向党中央表示:坚决粉碎敌寇“扫荡”,到华北去保卫华北,到敌人后方去,坚持敌后抗战。

抗大总校挺进敌后预定的目的地是晋东南,在行军途中,因汾河水涨,无法通过,又值晋东南根据地正面临日伪军大“扫荡”,遂改向晋察冀边区进发。

7月15日,纵队抵达黄河西岸,8月1日渡过黄河到达山西境内,翻过吕梁山,跨越五台山,徒涉滹沱河,历时两个半月,途经25个县,行程2500华里。

总校第一、第二梯队分别于9月16日和9月25日抵达河北灵寿县陈庄一带。二分校将陈庄一带校址让给总校,迁往韩信台、唐县一带。

10月10日,晋察冀军区、八路军120师和抗大总校在总校政治部驻地张家庄共同举行“陈庄歼灭战暨青年纵队远征祝捷大会”,庆祝晋察冀军区和120师联合作战,取得陈庄歼灭战重大胜利和抗大总校青年纵队第一、二梯队远征胜利抵达陈庄。贺龙师长和罗瑞卿副校长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

1940年元旦,抗大总校第五期的教学计划基本完成。总校与二分校在陈庄联合举行第五期毕业典礼暨欢送毕业学员大会,欢送总校十三个连队学员毕业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和120师工作。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出席大会。总校在转移晋东南之前将未毕业的六个连队转给二分校培训。

1940年1月,总校派遣第三团团长刘忠,政委黄志勇率领第三团(又称抗三团)赴冀中平原,与冀中军区所属教导队合并,留在冀中办学,为冀中军区培养干部,该团于1940年8月31日回归总校建制,返回山西黎城。

1940年2月10日,抗大总校离开陈庄开赴晋东南,2月26日抵达山西武乡县的洪水、蟠龙一带。3月20日何长工率领抗大一分校留下的部分教职员和第二期招收的1330名学员抵达蟠龙镇并入总校,何长工改任抗大总校教育长。

1940年4月15日,抗大第六期在武乡县蟠龙镇举行开学典礼,朱德、彭德怀、傅钟等八路军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这一期抗大副校长罗瑞卿调任第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军委副参谋长滕代远调抗大任副校长。这一期是总校首次深入敌后办学,学校驻地经常遭到敌人的进犯和袭扰,为了避开敌人,学校被迫转移到黎城县西井镇、霞庄一带流动教学,师生们一边战斗,一边学习成为常态,“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成为抗大独特的教学方式。学校没有固定的校舍,师生们的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粮食供应紧张,要靠自己去背粮,吃的粮食主要是高粱和黑豆,师生们以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利用行军作战和背粮途中的间隙坚持学习,克服困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1940年11月4日,因日伪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大规模“扫荡”,抗大总校迁至河北邢台浆水镇。总校校部驻前南峪村,政治部驻浆水,供给处驻河东村,卫生处驻安庄,医院驻桃树坪,学员队分散在附近几十个村庄住宿。

抗大在浆水期间,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发动教职员工自编教材,包括文、史、哲、数、军以及战役、战术等教材41种,共发行18000多册,不仅满足了总校和各分校的教学需要,而且还提供给各部队使用。这套教材被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誉为“敌后教育的灿烂之花”。

1940年12月,总校第六期学员在浆水镇毕业,奔赴抗日前线。

1941年1月28日,总校第七期在浆水镇开学,至1942年2月学员陆续毕业。

1942年3月20日,八路军总部决定抗大六分校与抗大总校合并,3月29日六分校迁至邢台浆水镇并入抗大总校。在抗大总校奉命返回陕北时,总校从校部机关抽调部分干部,以基本科第一、二、三营为基础,重新组建抗大第六分校,隶属于八路军129师。

1942年5月1日,总校第八期在浆水镇开学,至1943年1月总校离开浆水。

抗大总校在浆水镇办学2年零3个月,成为抗大在敌后办学时间最长、人数最多,学习最稳定、最正规化,教学质量最高、成效最显著时期。

河北邢台浆水镇《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

河北邢台浆水镇《抗大陈列馆》广场雕塑

河北邢台浆水镇《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碑》。纪念碑正面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碑;纪念碑东侧由徐向前元帅题词:继承和发扬抗大的光荣传统,为改变老区的面貌而努力;纪念碑西侧由李志民上将题词:抗大精神永放光芒;纪念碑背面由何长工副校长题写:邢台浆水抗大总校太行山驻地纪念碑碑文。

抗大深入敌后办学推动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在敌后创办抗大分校,十所抗大分校、六所陆军中学和一所附设中学相继成立,遍布各抗日根据地。(详情见美篇第三部分)

新成立十所抗大分校:

抗大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在河南永城县李寨镇麻冢集成立;

抗大第五分校于1940年11月在江苏盐城成立;

抗大华中总分校于1942年1月由抗大五分校改编成立;

抗大第六分校于1940年11月在河北涉县固新镇成立;

抗大第七分校于1941年7月26日在山西兴县李家湾成立;

抗大第八分校于1941年5月4日在安徽天长县张公铺成立;

抗大第九分校于1942年5月在江苏南通启东市海复镇成立;

抗大第十分校于1942年2月在湖北随县白兆山成立;

抗大皖江十分校(又称第七师抗大十分校)于1945年5月在安徽无为县团山里成立;

抗大太岳分校于1944年10月在山西阳城县李庄沟成立。

新成立六所陆军中学和一所附设中学:

抗大总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5月在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成立;

抗大一分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8月在河南濮阳县琉璃井村成立;

抗大二分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5月在晋察冀边区行唐县的阎庄与灵寿县的大庄成立;

抗大七分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4月14日在山西兴县瓦塘成立(后迁至魏家滩);

太岳陆军中学于1942年5月在山西沁源县南石村成立;

冀南陆军中学于1942年初在河北元氏县成立;

抗大二分校附设中学于1942年1月5日在河北灵寿县陈庄正式成立。

这些学校的成立,使抗大的规模越办越大,越办越强,培养的干部越来越多。各学校就地招生,就地培养,就地分配,不仅提高了各部队在职干部的军政素质,还向各部队和地方党政部门输送了大批新干部。

1943年1月,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为了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最大限度的保存干部,准备进行战略反攻的指示,中共中央决定,将在敌后办学的抗大总校和第二、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附设中学转移到陕北办学。

1月24日,抗大总校除分配部分干部、学员留在晋冀鲁豫边区工作和陆军中学继续留在浆水办学外,其余干部、学员员约1600余人在副校长何长工率领下离开浆水返回陕北。

1943年3月上旬,抗大总校经历四十多天行军抵达绥德。校部机关驻西山寺,卫生部驻五里湾村,文工团驻辛店、裴家峁村。为解决绥德城区安置困难,学校将五个大队分散到绥德周边办学:

第一大队驻绥德城外二十里铺,第二大队驻清涧县城,第三大队驻瓦窑堡,第四大队驻子洲县双湖峪,第五大队驻校部附近一带。

1943年3月,延安军事学院(由抗大三分校改编)迁往绥德,并入抗大总校。

1943年3月21日,七分校副校长喻楚杰、政治部主任杨尚高率领七分校及陆军中学抵达绥德,七分校并入总校。

1943年4月上旬,二分校教育长熊伯涛率领二分校校部机关和高上科抵达绥德,编为总校第一大队。

1944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二分校陆军中学第一大队划归总校建制,4月该大队抵达绥德后编为总校第二大队。

抗大总校重组后,徐向前任代理校长,何长工、彭绍辉任副校长,李井泉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陈奇涵任教育长,徐文烈任政治部副主任。

抗大总校在绥德办学两年零七个月,圆满完成抗大最后一期(第八期)培训任务,培养干部6000余人。

抗大总校在绥德,除了教学外,还参加了两项重要运动。

一是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开展整风运动,整风运动主要是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师生们通过学习文件,联系实际,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党性意识,坚定了革命信念。抗大通过这次整风,加强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通过审干,确保了抗大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二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总校在十个月的生产劳动中共开荒7431亩,种植蔬菜100多万斤,养猪1174头,还养了牛、羊、鸡、兔、鸭等。在副业生产中,磨豆腐40,800斤,产豆芽2000多斤,碾米535担,运盐9700多斤。学校还开办了酒精厂、木工厂、屠宰场、教具工厂、开挖煤井及纺线织布等手工业作坊,学校的后勤保障基本自给自足。

全校共创造了价值476,187,939元的财富。大生产运动不仅改善了师生生活,而且还增强了师生的体质,提高了劳动观念,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绥德西山寺抗大总校旧址

1944年秋,抗大总校政治部副主任徐文烈与政治部干部科、组织科、保卫科、军教科、文教科、宣传科、秘书科的正副科长在绥德西山寺合影。

前排左起:张驾伍(干部科科长)、胡绍祖(文教科副科长)及女儿、徐文烈(政治部副主任)、叶明(保卫科科长)、王燕士(宣传科科长);

后排左起:张金辉(秘书科科长)、杨克武(组织科科长)?、贾力夫(军教科科长)、李剑白(文教科科长)。

?组织科科长杨克武未联系到子女确认。

抗大总校政治部部分干部在绥德西山寺合影。

站立左起:高林、张驾伍;

坐地左起:××、牛正中、曾桂友(女);

下蹲右起:刘鸿益;

右侧右起:周兆平、张际功、张立宪、丁一。

三、抗大主要领导

  红大成立后,毛泽东亲自为红大领导班子选调得力干部,强调红大的领导干部是“干部的干部”,必须要强,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一批优秀的红军高级干部调红大担任领导。

1936年6月1日(红大第一期),林彪任校长,毛泽东兼政治委员,刘伯承任副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莫文骅任党总支书记,刘亚楼任训练部长,杨立三任校务部长,傅钟任政治部主任。

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林彪任115师师长,刘伯承任129师师长,奔赴抗日前线,抗大工作由教育长罗瑞卿主持。

1937年8月(抗大第三期),罗瑞卿任教育长,刘亚楼任训练部长,杨立三校务部长,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任政治部副主任。

1937年12月,杨立三调任八路军兵站部部长,杨至成调抗大任校务部长。

1938年1月28日,罗瑞卿被任命为抗大副校长,刘亚楼任教育长,许光达任训练部长,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胡耀邦任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4月(抗大第四期),罗瑞卿任副校长,许光达任教育长,陈伯钧任训练部长,周文龙任校务部长,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

1940年4月(抗大第六期),罗瑞卿调任第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滕代远继任抗大副校长兼副政委,何长工任教育长。

1942年5月(抗大第八期),滕代远调任十八集团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何长工继任副校长,张际春任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3年1月调任中共北方局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袁子钦任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冬李井泉调抗大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5年7月调任晋绥野战军政委)。

1943年3月,徐向前调抗大任代理校长(1945年调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1943年3月,彭绍辉调抗大任副校长兼抗大第七分校校长。

1943年5月,徐文烈调抗大任政治部副主任。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兼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右2)和抗大校长林彪(右3)、教育长罗瑞卿(右1)等在一起

毛泽东、林彪、罗瑞卿、滕代远在抗大

1937年,林彪校长在延安抗大讲话。

1938年9月21日,朱德总司令(右3)、林彪(抗大校长、115师师长,右2)、滕代远参谋长(抗大副校长,左2)、肖劲光司令员(后方留守兵团主任,右1)在延安合影。

1938年,在抗大总校合影。左起: 陈明、韦国清、林彪、许光达、阎捷三。

四、抗大总校办学

红大成立后,总校办学共八期(红大无二期,抗大无一期),累计招收学员约2.9万余人,各期办学情况如下:

开学时间 学员人数 办学地点

第一期 1936/06/01 1065 瓦窑堡、保安

第二期 1937/01/21 2762 延安、庆阳

第三期 1937/08/01 1272 延安

第四期 1938/04/16 5562 延安及周边

第五期 1939/01/28 4962 延安、陈庄

第六期 1940/04/15 4900 蟠龙镇、浆水

第七期 1941/01/28 2551 浆水镇

第八期 1942/05/01 6000 浆水镇、绥德

红大第一期:

第一期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米粮山上一座旧庙前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1065人,学员主要来自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编为三个科,下辖九个队。

一科为高级科有一个队,科长陈光,政委罗荣桓,学员共40人,其中红军团以上干部38人,外国学员2人:武亭(朝鲜人)、洪水(越南人);

二科为上级科有二个队,科长周士第,学员为连、营干部,共225人;

三科为普通科有六个队,科长周昆,政委袁国平,学员为班、排干部和老战士,共800人。

1936年11月,驻甘肃环县木钵寺的第三科迁到甘肃庆阳镇,与红二、红四方面军的两个随营学校合并组建红大第二校。1937年3月,改称抗大附属步兵学校(又称庆阳步兵学校)。1938年8月庆阳步校第二期学员毕业后,该校以教职员为基础组建八路军随营学校开赴晋东南,在八路军总部领导下继续办学。

1937年4月28日,红大一期一科同学延安合影。

前排左起:1莫文骅、3罗瑞卿、4朱德、5杨立三;

后排左起:1边章伍、2张爱萍、4林彪、7罗荣桓、8苏振华、9贺晋年、11谭政。

抗大第二期:

第二期于1937年1月21日在延安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2762人,学员主要来自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陕北红军和外来知识青年。二期下设大学部和附属步兵学校。

大学部招收学员1362人,编为14个队,其中:

第1~2队学员为红军团以上干部,

第一队队长周子昆(先)、陈赓

第二队队长倪志亮

第3~8队学员为红军连、营干部,

第三队队长谭希林

第四队队长韩振纪

第五队队长苏振华

第六队队长曹里怀

第七队队长贾若瑜

第八队队长方正平

第1~8队学员共计753人

第9~14队及女生队学员为外来知识青年,被编为第四大队,学员609人,其中女生队学员59人。

第四大队大队长聂鹤亭、政委董必武

第九队队长聂鹤亭(兼)

第十队队长边章伍

第十一队队长何长工

第十二队队长刘忠(先)、周昆

第十三队队长谢翰文、文年生、刘忠

第十四队队长谭家述(先)、李干辉

女生队队长金维映

抗大附属步兵学校招收学员1400余人,编为四个营十三个队,学员为红军班、排干部。

步兵学校校长周昆(先)、袁国平

步兵学校政委袁国平

抗大第三期:

第三期于1937年8月1日在延安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272人,编为三个大队,下辖9个学员队。

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大队长韩振纪;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大队长苏振华;

一、二大队有6个学员队(1~6队),学员616人,学员为红军干部,主要是原红四方面军的干部。

第三大队为知识青年大队,大队长刘忠,三大队有3个学员队(7~9队),学员366人,学员为外来知识青年。

此外,三期还成立了三个培训新、老干部的训练队:一个培训老干部的军事训练队,学员112人;一个培训新干部的军事训练队,学员111人;一个培训老干部的游击训练队,学员67人。

抗大第四期:

第四期于1938年4月16日在延安开学,本期招收学员5562人,编为八个大队,下辖43个学员队,其中:有7个学员队为八路军、新四军和白区地下党选派来的干部,学员907人;有36个学员队为外来知识青年,学员4655人,其中男生队31个,学员4001人,女生队5个,学员654人。全部学员中外来知识青年占83.7%。

由于学员人数激增,延安校舍容纳不下,只好采取分散办学的方式。

第一大队驻瓦窑堡,大队长苏振华,政委胡耀邦;

第二、三、四大队驻延安;

第五大队驻甘肃庆阳,大队长何长工;第六大队驻洛川,大队长韦国清;

第七大队驻蟠龙,大队长徐德操;

第八大队(女生队)驻延安,大队长张琴秋。

抗大第五期:

第五期于1939年1月28日在延安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4962人,编为五个直属大队,学员主要来自外来知识青年,其他为八路军、新四军选送的干部。

1939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到晋东南的决定》,总校立即做出组织调整,抽调第一大队的工农干部队、第二大队的职工队、第五大队的敌军工作训练队和参谋训练队合编组建抗大第三分校,继续留在延安办学。总校校部及五个直属大队的其余学员队,在罗瑞卿副校长率领下挺进晋东南。于9月底抵达河北灵寿县陈庄,在陈庄一带继续办学。

1940年元旦,第五期学员在陈庄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

抗大第六期:

1940年3月20日在抗大总校抵达蟠龙镇后,何长工带领抗大一分校留下的部分教员和第二期招收的1330名学员也抵达蟠龙镇并入总校。

第六期于1940年4月15日在山西武乡蟠龙镇开学,本期招收学员4900多人,编为四个直属团,一个特科大队和二个直属女生队。

第一团团长苏振华、政委王赤军、政治处主任张力雄;

第二团团长郭林祥、政委杨光池、政治处主任傅崇碧;

第三团团长刘忠、政委黄志勇、副团长聂凤智、政治处主任张昌大;

第四团团长洪学智、政委穰明德、政治处主任铁坚;

特科大队大队长刘鼎、副大队长邓国卿。特科大队下设参谋连、机枪连、通讯连、工兵连和参谋、机枪、通讯、工兵四个研究室。

本期学员主要来自八路军、新四军、地方民主政权和山西抗敌决死队、民族抗日先锋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等抗日群众团体的基层干部。

1940年11月4日,因日伪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抗大总校迁至河北邢台浆水镇。

抗大第七期:

第七期于1941年1月28日在邢台浆水镇开学,本期招收学员928人,编为上干科和基本科,下辖9个学员队。

上干科科长胡汉标、政委李呈瑞、副科长赵玉珍、政治处主任雷钦;

基本科科长杨秀全、副科长吴恒夫、政治处主任张力雄。

学员队编为上干队、军事队、政治队、参谋队、敌工队、工兵队和青年队。学员来自八路军、新四军的团、营、连、排干部和少数班长、老战士。此外,总校还开办了一些军事训练队、干部轮训班、地方武装干部营和各种短期轮训班来培训干部,使第七期培训干部总人数达2551人。

抗大第八期:

1942年5月1日,抗大总校在邢台浆水镇举行第八期开学典礼和附设陆军中学成立典礼,本期招收学员2156人,学员主要来自八路军总部直属队、129师、晋冀豫军区等机关、部队的干部和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及少数新吸收的抗日根据地知识青年。

总校设大学部和陆军中学,大学部设两个科:上干科和基本科。

上干科科长汪乃贵,政委李呈瑞,政治处主任陈鹤桥,副科长赵玉珍。

上干科招收学员459人,编为五个队,其中:团、营干部队三个,学员261人;知识分子干部队一个,学员121人;轮训地方武装干部的短期轮训队一个,学员77人。

基本科科长胡汉标,政治处主任雷钦,副科长吴恒夫。

基本科招收学员1067人,编为三个营,每营三个队,学员为部队连、排干部和少数班长、老战土。

上干科和基本科的学制均为二年。

附设陆军中学校长由滕代远兼任(后由任白戈继任),史紫千任副校长。陆军中学招收学员630人,按文化程度编为六个队,学制三年。

1943年1月,奉中央军委之命,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率领下离开浆水返回陕北,3月上旬抵达陕西绥德,随后驻延安的军事学院(由抗大第三分校改编)、驻晋察冀边区的第二分校、驻晋西北的第七分校奉命迁至绥德,并入抗大总校。全校学员约6000余人,编为五个大队。

第一大队有8个学员队,大队长汪乃贵、高明亭、韩先楚,政委李呈瑞,副大队长邓岳,政治处主任余益元,一大队驻绥德城外二十里铺;

第二大队有5个学员队,大队长杨安文、李钟奇,政委王燕士、方国南,政治处主任黄作珍,二大队驻清涧县城;

第三大队有8个学员队,大队长赖光勋、徐韶华,政委雷钦,政治处主任徐兴华、涂锡道,三大队驻瓦窑堡;

第四大队有9个学员队,大队长吴恒夫、王泮清,政委徐凤翔、丁国钰,副大队长曾志生,政治处主任张义之、王英高,四大队驻子洲县双湖峪;

第五大队大队长赖光勋,政治处主任丁国钰,五大队驻绥德县城。

第八期是抗大总校办学最后一期,也是办学时间最长、招收学员最多的一期。

陕西绥德抗大总校第八期(后半期)组织机构

注:因各期招收的学员差异较大,学员入学有早有晚,学员队成立有先有后,致使部分学员队的开学时间与上面标注的时间不一致。

抗大学员高举抗大校旗

抗大学员在上课

抗大学员在图书馆

五、抗大校庆

1、抗大三周年校庆

1939年6月1日,党中央决定大规模地庆祝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包括:

(一)举行纪念大会,并举行阅兵式,邀请毕业后留延安的校友返校参加;

(二)举办展览会,展品有三千多件,包括抗大发展史、抗大的国防教育建设,抗大毕业同学在抗战建国中的功绩,在校同志的生活动态,以及外界对抗大的援助等;

(三)举办运动会,包括:田径、球类比赛,会操、武术、舞蹈、表演、集体游戏等;

(四)举办四天文娱晚会,包括:化装提灯游行、秧歌舞、大合唱、广播活报剧、京剧、话剧、歌唱、杂技等;

(五)出版《抗大三周年纪念特辑》及《抗大动态》两种刊物。

为纪念抗大三周年创作了《抗大纪念歌》,歌词是:

六一是抗大诞生的纪念日,

  我们庆祝您万万岁!

  您是国防教育的模范,

  您是革命青年的旗帜,

  您创造无数钢铁的干部,

  发挥无穷的抗日力量。

  六一是抗大诞生的纪念日,

  是历史上辉煌的一天,

  是共产党领导的胜利。

  是民族无尚的荣光。

  千百万的人们,

  在庆祝,在歌颂,

  继承抗大的传统,

  发扬抗大的作风。

  六一是抗大诞生的纪念日,

  我们庆祝您万万岁!

  您是国防教育的模范,

  您是革命青年的旗帜,

  您是反攻坚强的骨干,

  建设新中国的栋梁。

六月一日这天,延安南门外校部门前的体育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会场左面山坡上就地将青草剪成“抗大万岁”四个大字,右面山顶上扎着“抗大三周年纪念”几个大字。

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陈云、李富春、王稼祥、邓发、王明、肖劲光等领导和在延安的全体中央委员都出席了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在纪念大会上发表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抗大办了三年了,我们的抗战快两年了。抗大是抗日的,抗大的目的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抗大三年以来创造了很多的坚强的抗日干部,到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我们抗大的人,不能有一人不抗战到底,不能有一人不反对投降,不能有一人赞成和平妥协的;如果有一个,就不是抗大的学生,是抗大的败类,是中华民族的败类。陕甘宁边区高自立副主席、校友代表胡耀邦等同志也在大会上发言。

朱德同志从前方寄来了题词:“号召千万青年,走上革命战场,高举抗大旗帜,插遍整个中国!”世界学联秘书长柯乐满发来贺电说:“抗大的成长与其两个分校建立的消息,将为世界各地青年所欢欣祝贺。抗大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的事业,已闻名于世界各国学生团体,并深受他们的钦佩。”

1939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在延安南门外举行建校三周年纪念大会。左起: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陈云、王明、刘少奇、邓发等领导出席了庆祝大会。

在纪念大会上,抗大师生给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献旗献词。献词说:

您,人民的领袖,革命的导师。

亲爱的毛泽东同志!

您亲手抚养的抗大,已诞生三周年了,他将更加滋长,更加健壮!

我们仅将此旗献给伟大的领袖,

以代表着全校万人沸腾的热忱,崇高的敬意。

我们誓为母校艰巨的事业,奋斗到底,以完成您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献给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抗大的创始者毛泽东同志;

您亲手抚育抗大日趋壮健。

在纪念大会上,还宣读了抗大全体师生一致通过的《抗大誓约》:

当此民族革命的巨浪澎湃,抗日斗争更趋于艰苦、紧张,我们举行纪念三周年。为着向社会人士宣告我们的主张,发扬国防教育事业的伟大力量,为了表示我们坚决与团结的精神,为着勉励同志们今后更努力更向前进!我们全校的教职学员事务人员,特别郑重宣告坚决遵守以下誓约:

(一)我们是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女,我们永远忠实于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誓死驱逐日寇出中国,建立自由独立幸福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反对任何汉奸妥协投降的活动。

(二)我们要忠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坚决完成我们的任务,以最好的工作和学习的成绩,献给民族国家与中国人民。

(三)我们是学校忠实的工作者和学员,我们要坚决执行学校的校规和纪律,与坚定、勇敢、艰苦、灵敏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四)我们永远是抗大忠实的子女,我们爱护我们的学校,要象爱护我们的保姆一样,我们要与一切破坏母校的分子,做坚决的斗争。

(五)我们要遵守学校以上的誓约,如有违犯,愿受国人之谴责,校友之唾弃和学校纪律的制裁。

这次抗大校庆规模如此之大,规格如此之高,活动内容如此之多,在我党历史上极为罕见。“抗大万岁”标语出现在校庆会场,表明这条标语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认可,抗大成为我军第一支被称呼为“万岁”的部队。这条标语不仅是对抗大成绩的肯定和赞誉,也是对抗大工作的鞭策和鼓励。

2、抗大五周年校庆

1941年6月1日,根据党中央指示,抗大总校在邢台浆水镇隆重召开抗大五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为纪念大会题词:抗大的目的就是为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

中共中央北方局、第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和八路军主要领导朱德、彭德怀、左权、罗瑞卿也分别为纪念大会题词,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张际春、黄欧东等领导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讲话。

滕代远副校长在大会上表彰了五年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抗大模范干部、学员、战士及事务人员,其中:总校干部210人,分校干部88人,总校学员90人,总校战士及事务人员141人,还有总校牺牲的干部19人、战士2人,总计550人。庆祝活动历时七天七夜,先后举办阅兵式、运动会、各种展览、各种座谈会和文艺演出等活动。

抗大五周年纪念大会现场

六、抗大后续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的战略重点转向东北,并迅速派遣部队抢占东北,毛泽东亲自找何长工谈话,他说:“中央决定抗大开往东北办学校,培养当地人才。由你当副校长代理校长。军政大学的名字不要改,只改前二字即可,叫‘东北军政大学’。”

1945年10月12日,抗大副校长何长工、政治部副主任徐文烈率领抗大总校第一、第三、第四大队和学校直属队共4000多人,从绥德出发挺进东北。

1946年2月初,抗大总校经过长途跋涉,横跨陕、晋、绥、察、热五省区,成功抵达吉林通化。

1945年11月,抗大一分校教职学员在参教处处长邸怀珍、政治处代主任徐洪才率领下分批从龙口和栾家口出发,乘机帆船和木船渡过渤海,于1945年12月底抵达吉林通化,在抗大总校抵达通化后回归总校建制,1946年2月改编为东北军政大学第三大队。至此,从抗大总校分出去的三所分校(第一分校、第二分校、第三分校)全部回归。

2月1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布命令,将抗大总校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简称东北军政大学),林彪兼校长,彭真兼政治委员,何长工任第一副校长,朱瑞任第二副校长,吴溉之兼任副政治委员,徐文烈任政治部主任。

至此,抗大的历史使命圆满完成,将接力棒交给了东北军政大学。

抗大自1936年6月1日在陕西瓦窑堡成立至1946年2月10日在吉林通化更名为东北军政大学,历时九年零八个月,为我党、我军培养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10多万人,这些干部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磨炼,以胜利者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抗大工作、学习过的干部被称为从抗大走出来的干部(又称抗大干部),抗大干部人才济济,在他们之中涌现出一大批久经考验、功勋卓著的杰出领导人,其中:

党和国家领导人有: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杨尚昆、李先念、胡耀邦、滕代远、何长工、张际春、李井泉、邓子恢、耿飚、姬鹏飞、陈慕华等。

开国将帅有(519人):

元帅7人:

朱德、林彪、刘伯承、陈毅、徐向前、罗荣桓、叶剑英;

大将9人:

粟裕、罗瑞卿、陈赓、谭政、黄克诚、肖劲光、许光达、张云逸、王树声;

上将30人:

陈士榘、陈伯钧、陈奇涵、傅钟、韩先楚、黄永胜、洪学智、贺炳炎、刘亚楼、刘震、赖传珠、李达、李志民、彭绍辉、苏振华、唐亮、王平、王宏坤、王建安、韦国清、许世友、谢富治、杨成武、杨得志、杨至成、周士第、周纯全、张爱萍、张宗逊、赵尔陆;

中将106人:

丁秋生、王诤、王必成、王尚荣、王近山、王宗槐、方强、方正平、韦杰、文年生、孔石泉、田维扬、刘飞、刘忠、刘西元、刘兴元、刘光胜、刘浩天、刘转连、刘昌毅、皮定均、成钧、庄田、孙毅、孙继先、杜义德、李耀、李天焕、李作鹏、李成芳、李寿轩、陈康、陈先瑞、陈正湘、陈仁麒、吴克华、吴先恩、吴富善、肖望东、肖新槐、余立金、余秋里、汤平、旷伏兆、邱会作、冼恒汉、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张震、张仁初、张令彬、张达志、张池明、张国华、张经武、张翼翔、周彪、周仁杰、周志坚、郑维山、欧阳毅、罗舜初、徐深吉、徐斌洲、钟汉华、钟赤兵、赵启民、胡奇才、莫文骅、饶守坤、倪志亮、顿星云、袁子钦、郭鹏、郭化若、钱钧、陶勇、聂凤智、聂鹤亭、黄志勇、黄新廷、程世才、曹里怀、常乾坤、韩伟、韩振纪、梁必业、梁兴初、赖毅、彭林、彭明治、彭嘉庆、覃健、谭冠三、谭希林、谭家述、滕海清、温玉成、晏福生、阎揆要、曾国华、曾思玉、蔡顺礼、詹才芳、廖容标;

少将367人:

丁世方、丁先国、丁荣昌、丁菜夫、丁武选、万振西、马龙、马文波、马泽迎、王才贵、王光华、王兆相、王学清、王明坤、王英高、王奇才、王政柱、王振祥、王奎先、王集成、王诚汉、王智涛、邓岳、邓克明、邓仕俊、方正、方槐、方国南、方国安、孔飞、石志本、石忠汉、龙潜、龙飞虎、龙开富、龙道权、龙福オ、叶明、叶长庚、叶运高、叶荫庭、叶楚屏、白寿康、卢克、帅荣、田厚义、刘兴、刘汉、刘何、刘春、刘涌、刘彬、刘子奇、刘文学、刘少卿、刘其人、刘华香、刘绍文、刘清明、刘振球、刘辉山、刘健挺、刘毓标、刘懋功、朱火华、朱云谦、朱绍田、朱绍清、朱耀华、任荣、任昌辉、孙三、孙光、孙仪之、孙超群、安东、向守志、肖文玖、肖永正、肖全夫、肖学林、肖远久、肖思明、陈宏、陈浩、陈奇、陈钦、陈仁洪、陈文彪、陈华堂、陈金钰、陈明义、陈宜贵、陈远波、陈信忠、陈美藻、陈美福、陈海涵、陈锐霆、陈德先、陈鹤桥、李贞(女)、李平、李发、李勃、李人林、李士才、李文清、李中权、李木生、李夫克、李书茂、李书全、李光辉、李兆炳、李庆柳、李呈瑞、李佐玉、李良汉、李钟奇、李迎希、李赤然、李俭珠、李国厚、李荆璞、李继开、李家益、李道之、李逸民、李致远、何正文、何光宇、何以祥、何廷一、何济林、何振亚、何辉燕、何能彬、何德庆、吴忠、吴烈、吴世安、吴宗先、吴华夺、吴荣正、吴保山、吴林焕、吴瑞山、吴诚忠、余光茂、余成斌、余克勤、余洪远、严光、严政、严俊、苏进、苏鳌、苏焕清、宋玉林、宋维拭、杜文达、杜国平、邱蔚、邱先通、邱会魁、汪乃贵、汪洪清、汤池、汤光恢、沙克、沈启贤、闵鸿友、邹善芳、杨恬、杨大易、杨中行、杨尚高、杨永松、杨焕民、杨树根、张雄、张广オ、张太生、张云龙、张开基、张日清、张元培、张正光、张平凯、张百春、张吉厚、张汉丞、张学思、张英辉、张宗胜、张希オ、张秀龙、张培荣、张济民、张崇文、张驾伍、张新华、张树芝、张铚秀、张震东、张潮夫、周彬、周长胜、周发田、周明国、林伟、林彬、罗通、罗斌、罗仁全、罗文坊、罗华生、罗应怀、罗野岗、欧阳平、欧致富、欧阳家祥、金世柏、金忠藩、郑大林、孟庆山、官宗礼、幸元林、易耀彩、赵杰、赵文进、赵国泰、钟伟、钟辉、钟人仿、钟元辉、钟明彪、贺健、贺东生、贺庆积、贺吉祥、贺振新、贺晋年、贺盛桂、胡正平、胡定千、胡大荣、胡炳云、胡继成、胡登高、侯世奎、洪水、段苏权、胥光义、祝世风、姜茂生、姚国民、高存信、高志荣、高朗亭、高厚良、高维嵩、郭奇、郭林祥、郭宝珊、郭卓辛、徐文烈、徐体山、徐绍华、徐国夫、徐德操、唐凯、唐子安、唐青山、袁光、袁也烈、袁克服、袁佩爵、涂则生、涂锡道、贾若瑜、栗在山、钱江、陶汉章、翁祥初、阎捷三、黄霖、黄文明、黄立清、黄作珍、黄忠诚、黄思沛、黄荣海、黄径琛、黄胜明、黄振棠、黄新友、黄曹龙、黄惠良、黄德魁、曹广化、曹玉清、曹传赞、康庄、康健民、常玉清、符确坚、盛治华、谢良、谢锐、谢斌、谢云晖、谢立全、谢正荣、谢胜坤、谢振华、谢锡玉、谢镗忠、曾美、曾光明、曾克林、曾保堂、曾旭清、曾宪池、曾雍雅、程业棠、程儒珍、傅传作、傅绍甫、傅祟碧、彭盛、彭寿生、童陆生、童国贵、覃士冕、覃国翰、舒行、隆罗云、雷震、雷永通、赖光勋、赖春风、蓝侨、阙中一、廖海光、廖政国、廖冠贤、廖鼎祥、廖鼎琳、谭开云、谭友夫、谭友林、谭知耕、谭善和、蔡长元、熊伯涛、裴志耕、颜东山、颜德明、黎光、黎有章、黎锡福、潘焱、潘峰、魏天禄、魏洪亮。

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抗大干部撑起了共和国半壁江山。

抗大总校血脉延续

东北军大接过抗大的接力棒,迅速在东北建校办学,陆续成立了航空学校、炮兵学校、工兵学校、通信学校、外语学校等专业学校和东满分校、南满分校、北满分校、西满分校四个步兵学校;

1949年7月,东北军大在副校长倪志亮率领下离开黑龙江齐齐哈尔奉命南下,8月进驻湖北武汉;

1949年8月13日,东北军大更名为华中军政大学;

1950年1月更名为中南军政大学,并在中南地区新成立六所分校:商丘分校、信阳分校、长沙分校、南昌分校、桂林分校、广州分校;

1951年3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高级步兵学校,六所分校按全军统一序列更名:商丘分校更名为第20分校、信阳分校更名为第21分校、长沙分校更名为第22分校、南昌分校更名为第23分校、桂林分校更名为第24分校、广州分校更名为第25分校;

1952年1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

1955年5月更名为汉口高级步兵学校;

1969年8月汉口高级步兵学校撤销。

从1946年2月至1969年8月,抗大总校经过六次更名,延续了23年零6个月被撤销编制,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结局。但抗大有许多分校经过整编重组延续至今,从抗大走出来的干部遍布全军各军事院校,抗大血脉代代相传,抗大无愧为人民解放军最伟大的学校。

抗大总校完整血脉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31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2年2月)

→红军大学校(1933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4年10月)

→中革军委干部团(1934年10月)

校址:江西瑞金、干部团参加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5年11月)

→西北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2月)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

校址:陕西瓦窑堡、保安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1月)

校址:陕西延安、河北灵寿、山西武乡、河北邢台、陕西绥德

→东北军政大学(1946年2月)

校址:吉林通化、黑龙江北安、黑龙江齐齐哈尔

→华中军政大学(1949年8月)

→中南军政大学(1950年1月)

→第四高级步兵学校(1951年3月)

→第一高级步兵学校(1952年11月)

→汉口高级步兵学校(1955年5月)

校址:湖北武汉

回顾抗大走过的光辉历程,抗大旗帜迎风招展,抗大校歌慷慨激昂,抗大足迹踏遍万水千山,抗大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将革命火种撒遍全国各地。抗大各级领导及教职员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将抗大办成举世闻名的大学。抗大是培养干部的摇篮,是锤炼革命精神的熔炉,抗大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贡献,抗大的历史功绩永载史册!

抗大万岁!

【作者:爱民】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