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病重急需用钱,银行却逼他亲自来取,家属将人抬进银行后猝死

观山说事实 2024-11-20 11:16:42

为了给您带来更好的互动体验,麻烦您在阅读此文后,点击"关 注、点 赞"互动!

您的"点 赞、关 注"是对小编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更多精彩内容将持续更新...

文|小苏

编辑| 观山

“你们害死我爹,我要你们陪葬!”

2013年9月27日,广东农村信用社门口挤满了人。循着声音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辆破旧板车。

板车的上面,躺着一位失去生命特征的老人。抱着父亲的尸体,邓汉林怒不可遏。

听到这里,银行负责人既委屈又无奈。老人的死与银行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合乎规定。

双方僵持不下,谁都不愿后退一步。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老人的离开又该由谁来买单呢?

一、一波三折

常言道,人老病多,树老根多。家住广东高州的邓锦芳,对这句话简直再也熟悉不过了。

自从过了70大寿,他明显感觉到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源源不断的口服药物,更是成为了邓锦芳的家常便饭。

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逃脱病痛的折磨。2013年9月,邓锦芳忽然晕倒在家。

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四肢抽搐、嘴歪眼斜的症状。好在,邓锦芳的儿子邓汉林也在家。

来不及犹豫,他立刻把父亲送去了医院。没想到这一去,竟再也没有回头。

检查结果显示,邓锦芳患上了严重的中风。对于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个小毛病。

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为了给父亲治病,邓汉林前前后后交了十几万的医药费。

说实话,这对于普通的农村人家来说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眼看钱包见底父亲的病却还没有好,邓汉林心急如焚。

就在他不知所措时,病床上的邓锦芳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年轻的时候,自己曾办过一张存折。

每当手中有闲钱时,邓锦芳都会存进去一点。这么多年过去了,少说也有上万元。

钱虽然不多,但也能解当下的燃眉之急了。很快,邓汉林就找到了这张压箱底的存折。

与其放在一起的,还有一张陈旧的身份证。其中名字一栏,赫然写着3个大字:邓锦方。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两个“fang”不是同一个字。但这两张身份证,的确都是邓汉林父亲本人的。

原来是当年更换身份证时,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写错了字。这才将本名为“邓锦方”的老人,写成了“邓锦芳”。

以防万一,邓汉林把两张身份证都带了过去。谁知他刚把证件递进去,就被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泼了一盆冷水。

“请证明邓锦方和邓锦芳是同一个人。”

这简直太离谱了,本来就是同一个人又要如何去证明呢?不过细细想来,这倒也合乎常理。

用“邓锦芳”的身份证去取“邓锦方”的存折,的确需要找到两人之间的关系。或许是察觉出了邓汉林眼神中的无助,工作人员主动提醒道。

只要村委会愿意证明,这两个名字都是本村的同一个人就行。这事好办,邓汉林立刻骑着摩托车赶回了村子。

得知邓锦方病重正等着用钱时,村委会负责人二话不说便为其开了证明并盖了章。可当邓汉林风尘仆仆地再次赶到银行时,工作人员又忽然有了新的说法。

仅村委会盖章不行,还要有当地派出所的证明。说实话,此时的邓汉林已经有些愠怒了。

明明是一句话的事,银行却要三番两次折腾自己。但为了父亲,邓汉林还是强忍着怒意去了当地派出所。本想快点结束这场取钱风波,殊不知竟是闹剧的开端。

二、得寸进尺

派出所与村委会不同,邓汉林在这里没有任何熟人。再加上他文化水平有限,很多流程都不太懂。

前前后后折腾好几个小时,邓汉林才拿到了所谓的身份证明。这一次,银行没有理由拒绝了吧。

果不其然,收到证明后的工作人员立刻在电脑前忙碌起来。几分钟后,窗口递出来了一张新的存折。

“名字已经变更好了,但是取钱必须本人过来!”

听到这里,邓汉林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愤怒吼了出来。

“我爸如果自己能来,我还跑这么多趟干什么?”

可规矩就是规矩,谁也改变不了。哪怕邓汉林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和全家人的户口本,工作人员还是拒绝办理。

既然硬来不行,那就只能打感情牌了。紧接着,邓汉林便把父亲的身体状况一五一十告诉了工作人员。谁知话音未落,对方就不以为然道。

“就这么点钱,你们找亲朋好友借借不就行了?实在不行就把老人的针头拔了,用车拉过来给我们照个相再取钱。”

一听这话,邓汉林彻底绷不住了。这本来就是自己家的钱,银行却三番两次刁难。

再说了,邓汉林已经明确表示这是笔救命钱。万一耽误了治疗出了人命,他们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眼看邓汉林和工作人员争执不下,银行负责人只能出面解释。但绕来绕去,存折里的钱还是必须得邓锦芳本人来取。

眼看晌午将至,邓汉林觉得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当务之急,还是要把这笔救命钱给取出来。

来不及犹豫,邓汉林立刻赶回了医院。与兄弟姐妹商量后,大家决定用板车把老爷子拉到银行。

为了让父亲舒服一点,邓汉林还专门在板车两侧铺了很多纸壳。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一行人才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了银行门口。

然而让邓汉林没有想到的是,银行经理把他们拦在了门外。如果没猜错的话,大概是看老人的身体太差了。

万一出了点什么意外,他们可担当不起。但既然说了要本人取钱,银行也没有反悔的道理。

所以几经周折后,邓汉林一行人还是进到了银行大厅。但不知为何,工作人员在操作取款这项业务时一直磨磨蹭蹭。

几分钟就可以干完的活,足足拖了小半个钟头。待邓汉林拿到钱时,板车上的父亲已经悄悄停止了呼吸。

抱着父亲的尸体,邓汉林怒不可遏。

“你们害死我爹,我要你们陪葬!”

思来想去,银行决定寻求媒体的帮助。看到这里,想必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都是恶人先告状。

殊不知,真相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银行方面的回应与邓汉林一家的描述,简直大相径庭。

三、两败俱伤

据当日值班的工作人员回忆,他一开始就告诉邓汉林要准备两份身份证明。即村委会和派出所。

而且这一点,从现场的监控录像中听得清清楚楚。也就是说,邓汉林控诉银行的三番两次折腾自己根本不成立。

除此以外,工作人员也从来没有说过要拔邓锦芳的针头。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老人的病情到底多么严重。

至于让邓汉林借钱给父亲看病的说法,银行没有否认。可这一切,都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银行之所以要求邓锦芳本人到场,是因为他的存折没有密码。倘若随便一个人拿着存折就可以取钱,储户的资金恐怕就没有安全可言了吧。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面对那些实在来不到现场的客户,银行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而且在此之前,该行已经有过60多次的类似经验。可邓汉林从始至终,都没有表示父亲已经病重到无法下床。

乍一听,银行的说法也有几分道理。可邓家人明明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他们又为何故意拖延进度呢。

面对媒体的疑问,银行负责人不愿再多言。事实胜于雄辩,还是看监控吧。

画面显示,邓汉林的板车刚抵达银行门口就推进了大厅。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阻拦,更没有人推搡。

看到邓锦芳本人后,工作人员立刻开始办理取款业务。从邓汉林进门到拿到现金,前后不过6分钟。

而且此时的邓锦芳,明显处于清醒的状态。就在这个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拿到钱后的邓汉林并没有着急带父亲离开,而是向银行索赔一万元的误工费。在工作人员看来,这家人明显是在无理取闹。

从始至终他们都在按规章行事,又何来的误工一说呢?眼看银行没有赔偿的打算,邓汉林一行人索性闹了起来。

只见他们一会拍打着工作人员的窗口,一会又去门口故意引人过来围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板车上的邓锦芳有些撑不住了。

眼看老人的呼吸越来越微弱,银行工作人员立刻拨打了120。很快,救护车就赶到了现场。

但不知为何,家属故意用摩托车堵住救护车的路。没有办法,医护人员只能试图步行靠近病人。

谁知他们刚一下车,就遭到了邓汉林的威胁和恐吓。

“这件事和你们没有关系,快点走,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无奈之下,医护人员只能选择离开。但是医者仁心,院方很快就又派了一次救护车。

只可惜赶到之时,老人早已没有了呼吸。面对父亲的离开,邓汉林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悲伤。

紧接着,他便向银行提出了3个条件。其一是赔偿精神损失费,其二是负责安排后事。

最后一个也是最过分的一个,邓汉林要求银行负责人给父亲陪葬。说着说着,他竟然在银行大厅烧起了纸钱。

为了尽快平息此事,银行决定退让一步赔偿邓汉林13万元。当日的大堂经理及当班柜员,也都接受了停职处罚。

自此,这场闹剧才算是正式拉下帷幕。看到这里,想必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杆秤。

老人的离开,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责任。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先做到自己不亏心。

参考资料:

《焦点访谈》 20131026 取钱引发的悲剧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