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杂谈,梁山三任寨主为何皆无善终,他们名字背后隐含一个秘密

悲欢离合三味评 2024-05-19 06:13:07

一部水浒传,也不知道作者在其中埋下了多少伏笔和秘密,只有反复的去读,才能顺着作者留下的蛛丝马迹,发现其中的奥秘

众所周知,水泊梁山一共经历了三任寨主,分别是白衣秀士王伦,托塔天王晁盖和及时雨宋江,梁山的经历可以总结为起于王伦,成于晁盖,兴于宋江,也败于宋江,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梁山的三任寨主,看看是什么导致他们最后的失败,以及他们三人之中隐藏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穷酸秀才,占山为王

王伦是梁山的第一任寨主,虽是一个出场没两集就领了盒饭的角色,但在整部书中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而王伦就是一个屡试不中的秀才,灰心丧气之下,上山当了土匪,绿林中人一般都要给自己起一个响亮的绰号,可他手无缚鸡之力,胸无韬略之谋,只是一个落第秀才,所以才给自己起了这么一个听起来潇洒,实则不伦不类的绰号

很多人说王伦是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人,但其实他是一个对自己认识深刻,对手下了解清楚,对自己的山头定位简单的普通人,他不想把梁山做大做强,只想靠着柴大官人的资助,靠着隔三岔五下山打劫个小客商,带着杜迁和宋万两个废柴,过着安稳的日子

因为他知道强大了就会被人惦记,正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而他自己又没有能力阻挡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于是他只能千方百计的拒绝有真本事的人入伙梁山,生怕别人觊觎自己的头把交椅

所以在王伦眼中,落了难的林冲,依然是头随时都能吃人的豹子,而他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马戏团驯兽员,无论如何也驯服不了林冲这头野兽

王伦虽为一寨之主,但胆识与度量对他来说却是稀缺资源,他是个很矛盾的人,一边拒绝有本事的人上山,一边却又担心自己阵营没有能人而求贤若渴,所以他遇到杨志后,大喜过望,妄想用驱虎吞狼之计来牵制杨志和林冲二人,为自己所用

令王伦没想到的是,从他收留林冲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是在自掘坟墓了,既然选择收留这头野兽,就应该好好安抚对方,但王伦却时刻刺激和打压林冲,他的这一系列小动作终于让一直压抑着心中怒火的豹子头在断金厅里露出了獠牙,所以,王伦只能乖乖躺进他自己挖的坑里

其实王伦结局是显而易见的,他有点像三国时期的刘表,自己无雄才大略,手下也没什么能人,但却占据了一块好地方,所以,王伦之死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大的错事,而是“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退一步讲,就算王伦活着,他也没能力守住梁山,不被晁盖夺走,早晚也会被张盖李盖夺走,假如他占据的是什么黄门山,饮马川这种地方,肯定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王伦身在江湖却没有江湖胸怀,有的只是落魄秀才的偏狭与浮浅,最终用生命证明了江湖的狠辣与无情,可悲可叹

二、托塔天王,有勇无谋

再看梁山第二任头领晁盖,他虽是个护村队队长出身,但在众多读者心里,晁盖的形象近乎完美,,他有气魄,有胆识,有胸怀,堪称完美的草莽英雄,他的绰号也让人很有好感,“托塔天王”,高贵又霸气,而且晁盖为人武艺精熟,仗义疏财,知恩图报,侠肝义胆,几乎是一个偶像级的人物

晁盖入主梁山后,广开山门,收纳各路人马,好汉们劫富济贫,壮大实力,此时的梁山基本摆脱了靠柴进接济度日的窘境,实现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江湖理想,但等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晁盖却日渐没了光彩,寨主之位更是名存实亡,他心里也越来越压抑,却又无计可施,最后忍无可忍,贸然一搏,出征曾头市,结果不幸饮恨而亡

晁盖虽深受读者喜爱,但作为一个领袖而言,不论是城府还是格局他都严重不及格,更是一个政治上的傻瓜,梁山在他手中,永远也无法发展到后期那么大的规模,他也无法给梁山带来更光明的前途,如果他继续当寨主的话,梁山要么自生自灭,要么被朝廷消灭

这是不符合原著宗旨的,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更有能力的人来领导梁山,可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晁盖只能死

晁盖生前应该是对宋江招安的想法持反对意见的,只是二人的权力斗争始终处于暗处,没有公开撕破脸,所以在中箭临终之际,他立下了谁替他报仇,就传位于谁的遗嘱,直接在法理上剥夺了宋江继位的可能性,但人亡政息,梁山还是以宋江马首是瞻,活着的晁天王都令出不行,死了的晁天王更是一文不值

晁盖有英雄的光环,有江湖的胸怀,但也仅此而已,梁山在他手中看不到出路,他与宋江也不是一路人,就如同一个桶里的油和水,表面上很平静,但无论如何也混不到一块去

三、微末小吏,光大梁山

在古代,官和吏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官可以一步步的高升,而吏不行,一日为吏则终身为吏,而宋江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吏,没背景,没学历,没靠山,没形象,文不及第,武艺稀松,但他待人宽厚,敢于担当,善于布施恩惠,深通驾驭人心之道,更有一个另外107人谁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江湖资源,其人格魅力可谓是独步江湖,能让所有见到他的江湖草莽倒头便拜,甚至心甘情愿陪他去死

宋江为人城府极深,即使在杀死阎婆惜,走投无路之际,他也没有第一时间投奔梁山,因为他知道自己当时的实力还远远不如晁盖,一人独上梁山,必为晁盖所制,所以他兜兜转转,利用自己在江湖上的声望,集结了众多能为己所用的江湖豪杰,有了与晁盖相抗衡的资本后,才上了梁山

宋江上山后,不光给梁山带来了众多人马,也给梁山带来了之前没有的政治主张,他纠正了梁山“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理念,竖起了“忠义双全,替天行道”的大旗,梁山从此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可以说,梁山能发展到后来那么大规模,完全是宋江的功劳

晁盖死后,宋江大展拳脚,改匾易帜,一方面他让那些仍对朝廷寄予希望的人意识到,落草梁山只是权宜之计,日后招安了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还能回到庙堂之中,另一方面他用一个“义”字安抚住了那些桀骜不驯的江湖草莽,最后更是上演了一出“上应天星”的好戏,彻底稳定了梁山的局势,,108条好汉,出身不同,经历不同,诉求不同,宋江能让他们求同存异,异而不散,足见其非凡的领导才能

四、宋江招安,是对是错

很多人觉得宋江主持招安太窝囊,是投降的表现,而且下场也很凄惨,不如造反自己做皇帝,但宋江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自立为王,他的终极理想始终是通过梁山这个难得的阶梯,重新回到朝廷里,而且梁山并没有表现的那么强,朝廷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弱,真造反的话,梁山必定不是朝廷的对手,或许,宋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坚持招安的

宋江的确多次打退朝廷的围剿,但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梁山始终是个弹丸之地,如果朝廷围而不攻,山寨必定难以为继,梁山可以一直胜利,但只要败一次,那就是灭顶之灾,宋江也很清楚自己与朝廷之间的差距,梁山进攻祝家庄,曾头市这种势力比较大的民团武装都很费力,更何况打野战攻城了

一旦造反失败,梁山兄弟不仅下场凄惨,还要背负一个反贼的骂名,就算最后侥幸赢了,108将经过残酷的战争后也必然十不存一,假如宋江真的为了自己的皇帝宝座而造反,那才是真自私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招安都是最正确的选择,招安可以用最少得损失换回最大的回报,只不过宋江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他选择招安的时机不好,如果等朝廷把方腊等人消灭后再行招安或许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二是宋江毕竟是一个底层小吏出身,没有真正经历过上层官场的历练,他不明白,像梁山这样一群叛出朝廷的人,再想回去这有谈何容易,再加上高俅蔡京等人从中作梗,宋江在朝廷里也没有能替他说话的主事者,结果可想而知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原著中的伏笔,施耐庵作为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在书中安排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用意,在梁山三任头领的名字上更是下足了功夫,请大家将三位寨主的姓氏连起来倒着读,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的奥秘,看看哪位好汉能率先解读出来,别忘了在评论区告诉我啊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