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咽气,第一件事该做什么?

芸芸评文化 2024-05-17 15:16:40

家中老人咽气,出现丧情,丧事启动,第一件事应该做什么?各地传承不同,做法不同,说法也不一样。我们以规范礼仪典籍和礼仪制度为依据,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必须清楚的是,古法丧礼在人还没死就启动了,而现实丧事操作是人死之后才开始的

(1)古人吃五谷杂粮,喝江河湖水,风霜雨雪,花鸟虫鱼,人与自然共存共处,有病了中草药慢慢调理,死亡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有时还可能出现生死反复。

所以,在丧事操作上,《礼记---丧大记》说:“疾病,外内皆扫。属纩以俟气绝。”《仪礼---士丧礼》说:“死于适室,幠用敛衾。”《朱子家礼---丧礼》规定:“疾病迁居正寝。内外安静,以俟气绝。”

就是说,人年龄大了,各种器官衰竭不行了,病态很重,眼看要死,这时候,子女家人等将他迁居到正寝,安安静静,看着他等着他死,民俗上叫“挺尸”。

所谓适室,即正寝,就是家庭最大的那间房屋,一般是待客会客、议事定事的地方,即正屋、正厅、正堂等,名称叫法不同,功能都是一样的。在正屋、正厅、正堂寿终,就是寿终正寝。

(2)现在人吃的喝的,都是反季节的,化肥催长的,转基因的,化工处理过的,等等,人已经被吃得不是一个自然的人,而是科技产品塑造的人,所以,生命越来越脆弱,蹊跷莫名的病也多,癌症、脑血栓、心肌梗死、中风、糖尿病等等,说死“嘎嘣”一下,就死了。

现实社会条件下,人活得都很费劲,子女与父母祖父母住在一起的也不多,各人有各人的活计,各人有各人的艰辛。老人有病,自己挺着,大凡还有一口气,都不想麻烦子女。只有死了,需要办事,子女才会回家。

所以,由于社会形态不同,生活逻辑不同,古今丧事的启动时间点是不一样的。传统丧礼,人快要死但还没死的时候就开始了。现实丧事,人死之后才正式启动。

2、需要知道的是,古今丧事的启动时间点虽然不一致,但丧事操作的第一件事是一样的,古代是移寝,现在是移尸

就是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丧事操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丧事对象放到礼仪规定的地方。丧事启动后,这个地方停放逝者及棺柩,就是灵堂。

所以,现实生活中,家有丧事,第一件事就是停尸,即将逝者停放到礼仪祭奠祭拜的地方。之后实施洗沐、穿戴、饭含等。

按规范礼仪设定,逝者停尸在与逝者有最大利益关系的家庭,一般礼俗规定是长子家,即长子家庭的正寝,一般农村叫堂屋。

国家工作人员死后在殡仪馆办事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殡仪馆,确定停尸停柩停灵的地方,然后才正式开始启动丧事,布灵、通丧、吊唁等。

3、应当明白的是,停尸是什么?停尸是确定逝者的礼仪位置,是丧礼操作的前提条件。将逝者停尸正位,安顿好逝者,就是设置和确定好礼仪对象,之后才能开始礼仪操作

《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钦定大清通礼》,是唐宋明清四朝朝廷诏令全国统一实施的礼仪制度,其中“丧仪”篇的第一段即丧礼的第一道程序就是“初终”,初终的第一句就是“疾病迁居正寝”。

北宋司马光作《书仪》,南宋朱熹作《家礼》,是后世影响较大的礼仪典籍,在“丧仪”篇中,都将“初终”作为丧事操作的第一道程序,都将“疾病迁居正寝”作为丧事操作的第一件事情。

归结一下。传统文化条件下,老人能够“寿终”在“正寝”,肯定是因为子女都在身边。“寿终正寝”意味着老人尽天年,享天命,一生无憾。老人死了,子女不在身边,不能迁居正寝,就是不能“寿终正寝”,即“不得善终”。

停尸正寝是丧事操作的第一件事,你没能做到,是因为你没在父母身边,古法伦理上叫不孝。

实际生活中,老人感觉自己不行了,要求穿上寿衣,要求拆门板,把自己停放到堂屋客厅或放进棺材,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性,也完全符合丧礼规定,不必违拗,也不要大惊小怪,很正常,这里面没有任何禁忌和忌讳,做就是了。

5 阅读:2328
评论列表
  • 2024-08-10 14:42

    2019年12月22日冬至!在没有择日的情况下,把奶奶和二伯的坟墓挖开掘出金埕骨灰,又把爷爷的坟墓挖掘开,再把挖掘出奶奶和二伯的金埕骨灰埋葬落爷爷坟墓里,之后惨事发生:堂哥和四叔出事惨死,二伯母和四婶出事惨死!外嫁的亲堂姐一家四口出车祸也全惨死了!堂哥的儿子去当兵也惨遭意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