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大银幕3年的诺兰,终于带着新片《奥本海默》和观众见面。
影片讲述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原子弹的故事,上映后获得如潮好评。
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通过诺兰极具个人风格的拍摄方式,又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中国,也有这么一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原子弹创造史。
这段故事也被拍成了电影,并收获了极佳的口碑,被誉为最好的国产主旋律电影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中国版《奥本海默》”。
横空出世导演: 陈国星
编剧: 陈怀国 / 彭继超
主演: 李雪健 / 李幼斌 / 高明 / 陈瑾 / 滕汝骏
类型: 剧情 / 历史
上映日期: 1999-12-12(中国大陆)
片长: 110分钟
这部影片是建国50周年的献礼片,堪称国产主旋律电影的巅峰。
影片汇集了诸多实力派演员,阵容十分强大。
饰演冯石的李雪健,是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第九届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在金马、金鹰、华表都荣获过表演类奖项。
他是很多观众心中的“国宝级演员”,在影视行业留下过诸多经典作品和角色。
往近了说,《流浪地球2》中的中国政府代表,以及《封神第一部》中的姬昌,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封神第一部》剧照
李雪健 饰姬昌
饰演陆光达的李幼斌,是国家一级演员,在《亮剑》《闯关东》等作品中均有精彩演绎。
尤其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一角,为整部剧集注入灵魂,成为国产军旅中最经典的角色之一。
《亮剑》剧照
李幼斌 饰李云龙
除此之外,还有陈瑾(《三体》)、高明(《暗算》)、刘琳(《父母爱情》《隐秘的角落》)等戏骨加盟出演,为影片质量保驾护航。
《三体》剧照
陈瑾 饰叶文洁
《横空出世》上映后,斩获当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等六项大奖。
豆瓣上,超过8万人评价,评分9.4,堪称主旋律影片的标杆。
在这部影片一开始,就为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
从朝鲜战争爆发,再到美国与台湾当局签署《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始终叫嚣着要对新中国实施核恐吓。
值此危难之际,中国于1955年1月做出了研制原子弹的战略决策。
一群怀揣着崇高理想的人,开始前往西北的无人之地,朝着研制原子弹的目标艰苦奋进。
《横空出世》全片贯穿着两个主要角色,即李雪健饰演的冯石,以及李幼斌饰演的陆光达。
冯石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功绩,接到上级的指示后,他承担起了主导原子弹研发的工作。
陆光达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科学界精英,他精通核物理学,是技术层面的主要负责人。
上:冯石
下:陆光达
他俩一动一静、一文一武,带领所有士兵和科研人员在罗布泊荒漠上,推进这项关乎中国命运的伟大事业。
在此期间,两人也闹出了诸多矛盾。
比如陆光达对施工的标准和要求极为严苛,不允许用盐碱水来搅拌混凝土,否则就白费了所有科研人员一丝不苟的坚持。
而冯石深知士兵取水不易,光是生活用的淡水就要跑到几百公里外的地方去拉,若是增加施工用水量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两人的性格、办事理念、出发点都不尽相同,在观念、作风产生了种种冲突。
但即便龃龉不断,他们最终都在相同的目标下,实现了一次次的和解与统一。
而他俩代表的,是知识分子和军人两股不同的力量所付出的不同的努力。
在当时内无相关经验、外断苏联支援的困境下,制造原子弹难如登天。
不仅任务艰巨,而且时间紧张,外部政治局势步步紧逼。
一方面,数万大军在戈壁上喊着号子、一锤一锤地打夯,做着工程庞大的基建工作。
他们还经历了狂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断粮危机,以及生理上的各种病痛、心理上思乡念家的重重折磨。
另一方面,在北京的科研团队也并不轻松,他们承担起了整个原子弹的设计和数据计算工作。
没有先进的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代替,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没日没夜地计算。
用片中的话来说,他们计算的稿纸可以布满整个罗布泊沙漠,可谓呕心沥血。
众志成城,才能奇迹般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1964年10月16日,在万众期盼之下,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大漠。
随着蘑菇云的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这一天把中国历史分为两截,影片也在这场壮观的景象后落下帷幕。
作为建国50周年的献礼片,《横空出世》的创作故事也十分值得一提。
在影片诞生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有着明显的界限,从立项开始就不会有太多的商业考量。
到了拍摄制作的环节,更是不计成本、诚意满满,只为了影片最佳的呈现。
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诞生出了《巍峨昆仑》《大决战》《开国大典》等一批有口皆碑的经典好片。
到了《横空出世》拍摄时,导演陈国星同样煞费苦心。
拍摄之前,他观看了大量相关纪录片,并走访了核试验场,以及当年生产核燃料、原子弹和氢弹零部件的一些保密工厂,从当年的科学家口中获取一手信息。
而为了真实呈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整个剧组深入罗布泊搭建核试验基地。
期间共用了整整60吨钢材,搭建了60多米高的铁塔,并且在铁塔的周围,一比一修建了战壕和工事。
后来甚至还调来了坦克、飞机等设备,耗资达1500多万元。
在如此费心、费钱、费时、费力的努力之下,才使得这部影片得以诞生,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陈国星后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还透露了一个幕后的乌龙故事。
由于拍摄的位置属于敏感地区,阵仗又太大,被天空检测的卫星发现后,外国人以为我们要重启核试验。
短短几天时间内,检测的卫星就从两颗增加到了七八颗。
为了避免制造更大的麻烦,陈国星后来不得不在《人民日报》发文,澄清只是在拍电影。
通过这个啼笑皆非的故事,也足以看出影片的还原度之高,以及拍摄制作团队的用心程度。
同样聚焦创造制作原子弹的故事,《横空出世》和《奥本海默》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核。
《奥本海默》以制造原子弹的故事线为引,旨在呈现是其创造者奥本海默在光环之下,鲜少被人关注的重负与自谴。
影片一开头的神话,昭示了诺兰想让观众看到的喻言:奥本海默就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独自承受着盗火之后的痛苦与惩罚。
而《横空出世》则以最贴近真实的拍摄手法,旨在最大程度地真实呈现那段艰辛而伟大的历史。
影片中的每个主要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原型。
陆光达的原型融合了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冯石对应的是张蕴钰将军,夏世忠对应的是杨振宁等等。
可以说从始至终,所有的故事情节、人物矛盾、行为动机都围绕着制造原子弹的最终目标展开。
而它让观众看到的,是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如一的民族信念,和始终坚挺的民族脊梁。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横空出世》放在今天看依旧毫不过时。
恰恰相反,它就像一个最具教育意义的警钟,值得每个人反复观看。
它时刻提醒着观众,在物欲横流、信仰荒芜的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尤其缺乏片中的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它时刻警醒着我们,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也不应该丧失了那股艰苦奋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气神。
因为无论是是国家还是个人,只有进步和强大,才能不落后、不挨打。
才能在被欺负的时候,可以铿锵有力地说出那句:NO!去你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