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猪肉香,取消肉票后猪肉口味发生变化,淘汰土猪饲养洋猪

桃成柳老人 2024-04-15 01:35:11

文/柳成荫

【发文声明】作者是文字的搬运工,文中相关内容和数据来自官方媒体,如有质疑请自己查阅文献,尊重历史,就得实事求是还原历史,容不得背叛。

◆八十年代猪肉市场现状,依旧紧缺,仍需肉票。

都说六七十年代吃肉难,其实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年间吃肉还是难的,摸着石头过河,那道河还没过得去。

买肉要肉票,就是吃肉难,有钱买不到,何为不难?

也许不少人的记忆里只有六七十年代要肉票,那是记忆模糊。其实,八十年代还是要肉票的(农村除外,一直未限购),虽然改革开放了,吃肉还是困难。“在上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可说是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见下图:信息来源百度百科《肉票》)。”

百度百科《肉票》截图:90年代物资极其匮乏

有人说,分田到户的头一年就吃饱了吃好了,那是夸张说法,分田到户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大幅度提高,只是在逐步改善。那个年代的猪肉更不好买,城里人拿着肉票排队购肉,轮到自己时,猪肉已卖光,白排一场队了(见下图,1988年排队买肉现场。)。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8年12月,地点是贵州省贵阳市街头,事件是市民排队购买肉的情景。

到了上午八九点,肉店就关门了,突然来了个亲戚,那就走投无路了。在农村还稍微好点,农村人称肉一直没有要肉票,再加至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农民手上还是没有钱,舍得买肉的人家并不多,猪肉供应相对平稳。那个年代,苏中平原上的农村人进城走亲戚都会带上三五斤猪肉过去,过年送礼也是一只猪腿,可见猪肉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都说改革开放后物价猛涨,猪肉价格并未上涨,相当一段时间还是保持0.74元一斤的物价水平。直至八十年代末,肉票取消,敞开供应,猪肉价格已经成倍增涨。1989年取消肉票后的猪肉价格高达1.8元一斤,上涨243%。这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计划经济时代,物价平稳;市场经济时代,产量越少价格越贵。)。

八十年代的肉票上依旧印有“养猪业必须有一个大发展”的宣传标语

◆六七十年代,中国是猪肉生产大国,那为什么猪肉会紧张?

众所周知,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都有猪舍,多的生产队一年生猪出栏一两百头,少的生产队也有七八十头。为确保猪肉产量稳定,中央提出了确保“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计划目标(见下图,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全国约有595万个生产队,按照每个生产队年出栏量100多头计算,那全国生猪出栏量达到70000万头(含农户养殖量);那个年代猪是食草长大,出肉率普遍不高,正常6.5折左右,一头百七八十斤的猪可出肉115斤,一年可生产猪肉805000万斤;按全国六亿人口计算,平均一人一天可提供猪肉3斤多。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确保一人一猪,一亩一猪

论理不需要肉票了,谁家一个人一天能吃到三斤多猪肉?那猪肉又去哪里了?为什么还要限购?原因如下:

其一、抵还外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内根本没有像样的兵工厂,弹药补给也是严重不足,更别提国内的军工生产能力。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又面临朝鲜战争的压力,我国思虑再三决定向苏联求助,最终“老大哥”援助30多亿。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人向中国讨还外债,高额的利息算下来高达86亿。那时中国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现状,为了偿还,不得不用猪肉等农副产品偿还。

其二、出口创汇。六七十年代,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战争留下的创伤还没有愈合,没有拿得出手的出口物资,但中国是农业大国,有五亿多农民,唯一出口创汇的只有包括猪肉在内的农副产品。于是,国人勒紧裤带,用这些农副产品换取外汇,振兴工业,换取钢铁、纺织机械等。那个年代,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国人早已丰衣足食了。但正因为困难一时,才为现在的工业强国夯实了基础。

其三、备战储存。条友们对六七十年代“备战备荒为人民”这句口号应不陌生吧?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竞争导致全球紧张局势加剧,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且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紧张,1969年发生了中苏珍宝岛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在这种背景下,备战粮仓的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准备措施。除了备战粮食,还有备战猪肉。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两部分。国家储备肉是应对突发事件、平抑肉价波动的重要手段。中央专门制计了储备肉《管理办法》(见下图,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储备肉《管理办法》

◆八十年代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还要肉票?养猪数量下降?

1978年改革开放,1980年分田到户,1984年人民公社解体。且不再用猪肉偿还外债,农副产品也不再是唯一出口创汇的主要物资。在这种条件下,猪肉市场本来应该放开,但直至1989年才取消了城市猪肉限购,取消了肉票(注:农村一直没有发放粮票和肉票。)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其一、集体养猪流产。主要原因是人民公社解体,集体养猪不复存在。595万生产队被解散,曾经的猪舍被夷为平地,这意味着一年减少生猪出栏约600000万头,这是一个巨大数据。

其二、化肥的普及降低了农户养猪积极性。六七十年代,种粮主要靠农家肥,进入八十年代,化肥的普及,南宁化肥厂、柳州化肥厂等大型工厂相继投产,仅以氮肥为例,1980年999.3万吨,是1965年103.7万吨的近10倍之多(见下图,信息来源:观察者网)农家肥不再是垩田的主要肥料。有了化肥的投入使用,“一人一猪、一亩一猪”失去了政策性压束。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中国历年来氮肥产量

其三、规模化养猪尚未起步。

分田到户,人民公社解体,猪肉产量下降,而规模化养猪场尚未发展。根据年出栏量划分。规模化养猪分几个档次?大型规模化养猪场通常指年出栏量在1万头以上的养猪场;中型养猪场年出栏量在3000至5000头;小型养猪场年出栏量在3000头以下。根据存栏母猪数量划分。大型养猪场通常饲养500至600头基础母猪;中型养猪场饲养280至300头基础母猪;小型养猪场饲养100至120头基础母猪。

正因为上述原因,造成了自1984年开始(人民公社解体那一年),中国猪肉的生产一直滑波(见下图,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不得不实行限购,继续实行凭票购肉的制度。

中国猪肉产量占比情况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为什么现在市场上猪肉充足?

先来说个题外话:现在的猪肉有六七十年代的香吗?相信绝大多数条友会否定。现在的猪肉既没有香喷喷的肉味,甚至还有异味,且进口很柴(见下图:总觉得“猪肉”没以前香了)。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感触可能更强烈。小时候的猪肉一下锅,滋滋冒油、喷香扑鼻。谁家吃了一顿猪肉,隔壁都能闻得到。造成这一原因是“现在猪肉满足市场供应了”,也许有人说笔者无稽之谈,那不妨来剖析一下。

信息来源《生命时报》,猪肉没以前香了

其一、添加剂饲料诞生了速成猪。在七八十年代,猪的生长周期正常在10个月左右,喂的是猪草、稻糠、麸皮、豆粕。现在喂的是全价浓缩料,生长时间短,采用的“速成养猪法”,四个月即可出栏。饲料里的各种添加剂名目繁多,诸如:甲基盐霉素预混剂、土霉素钙预混剂、阿维拉霉素预混剂、恩拉霉素预混剂、吉他霉素预混剂、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预混剂、那西肽预混剂、杆菌肽锌预混剂、金霉素预混剂、维吉尼亚霉素预混剂,等等,既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又促进了生猪的快速生长,还降低猪病风险。并针对不同生长阶段备配不同的饲料,包括乳猪料、仔猪料、中猪料、育肥料。猪的整个生长周期都在使用饲料添加剂,加整了猪舍的周转,提高了生猪出栏量。吃化学饲料长大的猪,猪肉又焉能味香耐吃?

其二、土猪品种淘汰,洋猪引进。六七十年代,猪的品种以国产土猪为主,比较有名气的有汉普夏猪、互助八眉猪、新淮猪、三江白猪、陆川猪、新金猪、上海白猪、南昌白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宁乡猪,等等。仅江苏地区就有二化脸猪、姜曲海猪、太湖猪、苏紫猪、淮安黑猪、梅山猪、老淮猪,等等。国内土猪有耐粗饲,其肉味香味足等特征,但生长周期长,饲料利用率低,对提高出栏量有阻碍。

六十年代中期,国内尝试引种国外洋猪,并引种饲养成功。进入2010年左右,开始全面推广。仅2017年至2018年,四川省就引进国外“种猪”2500头(见下图,信息来源“维普网”)。现在,本土土猪基本上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巴克夏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等洋猪。因其生长快,猪圈周转快,迅速占领了养猪产业。

2017年四川大规模引进洋猪,信息来源“维普网”

其三、由猪肉出口变成依赖猪肉进口。六七十年代,中国是猪肉出口国,九十年代后依旧面临猪肉紧缺的矛盾,不得不采取进口措施,满足国内市场供应,从2008年开始成为猪肉净进口国。西班牙成为了中国进口猪肉的最大渠道,丹麦和荷兰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美国是中国进口猪肉的第二大渠道,巴西位居第三,加拿大位居第六。这六个国家占据了中国猪肉进口的近八成。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不得不禁止了从瑞典、德国、意大利等国进口猪肉。以2016年为例,当年猪肉进口量达到了162万吨,折合成生猪来算,相当于1350万头生猪,又是一个惊人的数据(下图为2018年至2022年进口猪肉统计,信息来源:海关总署)。

2018-2022年猪肉进口统计,信息来源:海关总署

其四、推行养猪补贴,向规模化,养猪发展。至2020年,全国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数量高达17.7万家。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养猪场在中国,那就是河南牧原集团建立的养猪场。该养猪场的占地面积为2500亩,内含有多栋楼房高的猪舍,其规模是美国最大养猪场的10倍,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养猪场。仅此一家规模化养猪场2020年生猪出栏量高达1811.5万头,可谓数字惊人。以2018年为例,全国生猪出栏总量为69382万头,接近六七十年代的真实水平。

不得不说,这其中原因与国家推行“养猪补贴”有关。养猪补贴政策是针对养殖户的一项政策,旨在鼓励养殖户增加生猪养殖数量,提高生猪出栏率,从而增加猪肉供应量。根据政策规定,有良种等级证书的公猪可获得2000元∕头的补贴,怀孕母猪可获得1200元∕头的补贴,空怀母猪可获得1000元∕头的补贴。而无良种等级证书的公猪和母猪,则只能获得500元/头的补贴。此外,仔猪和肉猪也分别有100元∕头和150元∕头的补贴(当然,各地生猪补贴可能存在差异)。这些补贴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促进生猪产业的发展。发放方式:中央财政通过“一卡(折)通”等方式直接发放到种猪场。

河南牧原规模化养猪场,信息来源《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最终,中国从猪肉出口强国变成了进口大国,这就是中国农村养猪事业发展的现状。

请记住特殊时期中国5亿农民兄作出的特殊贡献,你可以背叛历史,不可以背叛祖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