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一个工日一块多,高的地方三块多,非空穴来风,地区差异

桃成柳老人 2024-06-07 05:29:16

文/柳成荫

总有人不相信,七十年代农民的一个工日高达一块多;但也有人不相信,一个工日仅三四毛钱(至于说一个工日三分、五分钱的,那是无稽之谈,是把工日和工分的概念混淆了,一分工三分、五分钱,一个工日为10分工)。

这就是地区差异

七十年代,有的地区一块多一个工日,高的地方达到三块多,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先来看一幅照片(见下图),你说,这是农村,还是城里?这是现代,还是六十年代?

昆山县农村,汪文华摄于1965年

其实,这就是六十年代的江南农村,让你惊掉下巴壳吧?这幅照片是汪文华1965年摄于苏州的昆山县,这是昆山县某个农村,图片中是村办厂,一座新建的小型化肥厂。

据从六十年代走过来的粉丝告知,七十年代,苏州的某些村庄已高达三块多一个工日,在全国为数不多,甚至连笔者听都没有听说过。

就在同一个年代,人均工日达到一块多的已经是农村的佼佼者了,正常处于八毛一个工日,更有三四毛的。

拿一块多一天的人永远不相信还有人仅拿三四毛一天;拿三四毛一天的人打死他也不相信有人拿一块多一天。

因为,那个年代的农民都是“井底之蛙”,他们只看到头顶上斗笠大的块天空。

有知情粉丝私信告知,在七十年代末分田单干时,苏州某些农村从干部到群众都有强烈的抵制情绪,他们知道,一旦大队和生产队解体,也就意味着他们苦苦经营的集体经济将会夭折。最终,胳膊扭不过大腿,在“不换思想就换人”强势压迫下,“一刀切”切掉了这些村办、队办企业,集体经济就这样永远离开了农民的视线。

贫穷的地方分田单干很顺利

富裕的地方分田单干一刀切

七十年代农民精神面貌

为什么会出现高收入的地区,这与死种田关系很大

无论什么时期,农民靠死种田、种死田,永远不能致富,这与农民的积极性无关。他们为什么能富裕?工业和副业很关键。

笔者曾写了一篇文章,叙述的是七十年代,一个农村家庭过年要花二百元,一石激起千层浪。富裕地区的网友给予充分肯定,评论说花三四百的都有;贫穷地区的网友则认为是“神话”,说是过个年仅花五块钱,更有人说花两块钱,还是借的。

这还是地区差异

七十年代初期,我们生产队一个劳动力(10分工)为八毛,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飙升到一块三四,一个成年劳动力在年终分配时能分到四五百块,一个三口之家能分一千多块。

耕地还是那么多,那为什么变化会这么大?那就是大力发展队办工业,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各位看官,请看一下七十年代我们生产队的工业和副业,你们那里是不是更胜一筹?

队办工业:粮食加工厂(为社员加工米面)、育珠场(养蚌育珍珠)、柳编厂(编制外贸柳条工艺品)、小型农具厂(铁匠铺)、砖瓦厂(烧窑)

队办副业:栽桑养蚕、养猪场、种猪场(饲养种公猪)、养鱼塘(卖鱼和分鱼)、种植亚麻(供销社收购)、种植蓖麻(供销社收购)、种植油莎豆(国营油厂收购)

无论是在队办厂上班,还是在副业组干活,都是不发工资的,统一记工分,年终统一分配。那个年代,集体经济搞得好的,生产队都设有副业队长,专门抓经济建设。你说,既有工业,又有副业,年终分配收入怎么会低?

小型农具厂,就是铁匠铺

七十年代,你们有哪些队办工业和队办副业?

相信,头条里还有不少像笔者一样从生产队年代走出来的读者,他们依旧记得那个艰苦奋斗的岁月。你们所在的生产队有哪些队办工业?又有哪些副业项目呢?你们的年终分配收入又是多少呢?不妨聊聊。

想想,人家为什么吃肉喝汤

比比,自己为什么吃菜咽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