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解读李贺不写七言近体诗的诗意抉择与遗憾之美"

樵耕诗话词有谈 2024-09-13 14:57:15

"苦吟诗人"为何不写七言近体诗?

李贺写诗之谜

在我国唐代诗坛上,出现过一位才华横溢但短命的诗人。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许多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诗篇。这人就是李贺。

李贺字长吉,家住在洛阳附近的福昌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宜阳)。李贺的家世特别显赫,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的后裔,不过到李贺出世的时候,他们家已经闻不到一点儿皇亲国戚的气味了。他父亲只是边庭上的一个小官儿,受苦受累又受气。

李贺自幼丧父,家里生活也不富裕,但他很看重自己的贵族身份,开口闭口自称是"陇西长吉"。陇西,是唐代李氏皇族最初的发祥地,可李贺一辈子也没有去过那儿。他从小性格孤僻,从来不去找同伴玩儿,只是一个人看书,一边看一边思索,再就是写诗。他不但人特别,写诗的习惯也特别,喜欢跑到野外去写。每当天气好的时候,他就骑上一条小毛驴儿,背上一个又旧又破的绸布口袋(李贺管它叫"锦囊"),带上一个年纪跟他差不多的书僮,一直朝城外走去。

福昌县郊外的风景非常好,清澈的洛河从绿色的崇山中蜿蜒流过,山里还有"兰香神女庙"等名胜古迹。李贺一边观赏着青山绿水,一边思索着新的诗句,每想好一句,就赶紧把它记在纸条上,放进"锦囊"里。这样一句一句地写得不少了,他就回到家里,把零散的诗句拿出来,加工组合成一篇篇完整的诗。

他是一位著名的"苦吟诗人",他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经过苦苦思索、反复推敲得来的,是很费工夫的。正是由于这样呕心沥血地苦吟,所以他写诗的水平提高得很快。

在李贺17岁的时候,他带着自己的一包诗稿来到洛阳,拜访大文学家韩愈。

韩愈为人热情,交游很广,朋友很多。当时他刚送走一位朋友,觉得有点累,想休息一会儿。但他在翻阅李贺送来的诗稿的时候,却被这样一首诗吸引住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雁门太守行》,写的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它把战争的险恶形势和惨烈气氛形容得十分逼真,把勇士以身报国的悲壮情绪描写得非常感人,浴血厮杀的场面,就像在眼前一样。韩愈看了之后,觉得心驰神往,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了。他立刻把李贺请了进来。交谈之中,韩愈发现这个年轻人有理想、有才智,是个很难得的人才。从此以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李贺胸怀大志,决心在政治上也干出一番事业,以无愧于他的祖先。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意思是说,光当个书生,是不了万户侯这样的大官的。应当拿着武器去平定四海,立下大功,使自己的画像挂到凌烟阁上去。凌烟阁是长安城里的一座高楼,唐太宗当了皇帝之后,曾经把辅佐他打天下的24位开国元勋的画像,挂在了这座凌烟楼上,让万民瞻仰。这在当时是一种最高的荣誉了。但李贺自己也清楚,他不过是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雄心壮志再大,也不能到战场上御寇杀敌,报效国家。他只能通过科举考试去做官。

在李贺20岁那年,他来到长安,报名参加取进士的考试。可他哪里知道,由于他有理想、有才华,性格又很骄傲,自尊心很强,不肯去巴结那些有权有势的官僚们,所以这些人就跟他作对,想办法把他排斥到仕途之外,让他当不成官。

当李贺在考场里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主管考试的官员却通知说,他不能参加考试,否则就犯了"讳"。什么叫"讳"呢?这是封建时代一种可笑的规定:凡是高贵的、尊长的人,比如皇帝或者自己父亲名字里有的字,做臣下、儿子的就不能使用,这就叫"讳"。谁要是用了,就是犯了"讳"。如果非用不行,就必须换个同义字。比如汉高祖名叫刘邦,为了"避讳",该说"邦"的地方就都说"国"。唐太宗名叫李世民,为了"避讳",该说"民"的地方都说成"人"。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清朝。那么李贺考进士,又犯了什么"讳"呢?原来,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所以他如果考进士,就是犯了父名的"讳"。李贺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人,但也有口难辩,只得怀着满腔怨愤退出了考场。

这件事对李贺打击很大,严重伤害了这个有志青年的心。韩愈知道这件事以后,也很气愤,就提笔写了一篇名叫《辩讳》的文章,有力地驳斥了这种同音相"讳"的荒谬。他说,父亲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那么如果父亲名叫"仁","仁"与"人"同音,是不是儿子就连做人的资格也没有了呢?尽管韩愈说得有理,但他当时的政治地位不高,所以也无济于事。

转眼到了第二年,韩愈由洛阳调到长安做官。因为他很赏识李贺的才华,同情他的遭遇,就费了很大力气,推荐他做了个"奉礼郎"。这是最低一级的小官,只是"从九品"。任务是在皇家举行祭祀典礼的时候,帮着打打杂,平常日子没有什么事干。尽管李贺才高志大,不愿意做这种事,但为了维持生活,也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

李贺当了3年"奉礼郎",越干越觉得无聊。终于在24岁那年弃官为民,离开了长安。他曾经到潞州(今天的山西长治)去了一趟,这大概是他一生中走得最远的地方了。

公元816年,他突然得了一场大病,由于他体质很差,加上心情抑郁,又没好好地治疗,所以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临死前,他安慰母亲说:"上帝新建了一座白玉楼,他召我去写文章了。"这位"苦吟诗人"只活了27岁。

李贺的诗歌艺术别具一格,他的诗构思奇特,想象非常丰富,无论是描写历史事件、神话故事、自然现象,还是普通社会生活,他都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得五光十色,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李贺苦吟了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皆为后人所称道。但他的诗歌创作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在他写的诗里,大多数是长调,只有少量的五律和七绝,竟然没有一首七律和七言排律。

这是为什么呢?

千百年来的研究者们,各有各的说法。

有的学者解释说,李贺对七言近体诗一窍不通,根本就不具备写七言近体诗的能力,因此,只能写一些既不讲平仄,又不讲对仗的诗。

也有的学者解释说,李贺非常厌恶元稹、白居易所创立的七言诗,认为它只看重形式,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干脆就不写七言近体诗了。

但这两种解释都难以说服人,说李贺不懂平仄、对仗,没有足够的根据;说李贺讨厌七言近体诗,就连这种诗也不写了,思维方式也未免太极端了。

至于李贺为什么不写七言近体诗,现在仍然是个谜。

0 阅读:6